新浪新闻客户端

美媒:美弹药生产未能弥补战争消耗

美媒:美弹药生产未能弥补战争消耗
2024年05月27日 17:00 参考消息
缩小字体 放大字体 收藏 微博 微信 0

  原标题:美媒:美弹药生产未能弥补战争消耗

  据美国《外交政策》杂志网站5月21日报道,美国国防部官员承认,他们从乌克兰战争中吸取的最大教训之一是:高强度冲突会消耗海量弹药,同时武器生产无法迅速扩大。负责采购与保障的国防部副部长威廉·拉普兰特在2023年底提出了“生产就是威慑”的说法,包括国防部副部长凯瑟琳·希克斯在内的其他高层官员也重申了这一表述。

  报道称, 不幸的是,五角大楼的实际行动并没有佐证上述论断。在美国国防部2025财年的预算申请中,用于关键的常规精确制导弹药的资金比去年少了12亿美元。

  报道认为,五角大楼不能继续这样逃避问题。追加拨款是必要的,用来补充提供给合作伙伴的武器库存,但这只是权宜之计,无法解决生产水平与现代战争强度不匹配这一根本问题。

  冷战结束后,随着超级大国战争的威胁消退,美国的武器库存萎缩,国防工业基地合并。在其后的几十年里,五角大楼寻求精简机构和提高效率,认为购买和储存大量可能永远用不到的武器是一种浪费。

  相反,美国国防部购买了少量(通常不超过几千枚)更先进、射程更远的导弹作为库存——比如“爱国者”PAC-3型导弹、“标准”-6、“战斧”或高级反辐射制导导弹。这些导弹可以通过准时制生产来补充。这种采购策略对于专注低强度反恐和反叛乱行动的美军来说是足够的,因为这种行动对武器的需求会很低。

  报道称, 但即使是很小的突发事件,比如2014年在叙利亚和伊拉克打击“伊斯兰国”组织的行动,也几乎耗尽了美国的关键精确武器储备。

  针对这种情况,美军 弹药采购遵循了“繁荣-萧条”的周期。在冲突期间消耗武器、库存降低时,军方会进行采购,而一旦这种迫切需求不存在了,就会迅速降低武器采购的优先级。不稳定的采购导致军工产业萎缩并失去迅速增产的能力,这是供应链日益脆弱和单一来源供应商增加的结果。例如,目前美国大多数导弹所装的固体火箭发动机,只由两家美国企业生产。

  美国 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杰克·沙利文表示,美国国防工业“仍然低估了”全球对武器的需求,并建议业内应根据预计的对外军售来投资生产能力。然而,对外军售还不足以加强美国的军工基础。这个行业不愿在没有可预测的需求信号(例如多年军售合同)的情况下进行投资,而且美国向海外出售武器的过程素来以缓慢和不确定著称。

  报道称, 美国国防部大大低估了对付中东地区对手所需的弹药数量,后者拥有大量相对廉价的导弹和无人机,更不用说对付更具实力的潜在对手所需的弹药了。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军事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sinamilnews)

热门推荐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