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军武次位面
最近半个月,俄军在卢甘斯克方向进展迅速,继完全控制北顿涅茨克、攻占泽勒特堡垒区后又向北压迫,最终控制了包括利西昌斯克在内的全部卢甘斯克区域。
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在向总统普京的汇报中,提及了利西昌斯克乌军在两周内的战损。
在人员方面,俄军宣称乌军的战损为5469人,其中2218人被打死。在装备方面,乌军的损失计有:196辆坦克装甲车、12架飞机、1架直升机、65架无人机、6套防空系统、97门火箭炮、166门火炮、216辆各式车辆。乌军在逃离利西昌斯克时,还丢下了39辆坦克装甲车和11门火炮。
按照乌军的编制,196辆坦克装甲车辆,可以装备6个整营。考虑到如今乌军重武器损失严重,大多部队不能满编的事实,其实相当于10多个营的坦克装甲车都损失掉了。
在火炮方面,166门火炮相当于大约9个炮兵营的装备;97门火箭炮则可装备5个火箭炮营。由于乌军炮兵装备此前也损失不小,不大可能处于满编状态,因此若真的摧毁了上述装备,那乌军成建制的损失还会更多。
此前乌军在利西昌斯克方向作战的部队计有:
正规军第10山地旅、第17坦克旅、第24机步旅、第58摩步旅、第72机步旅、第79空突旅、第128山地旅;外围还有第30机步旅、第80空突旅;国民卫队第4旅、第15团、第27旅、顿巴斯营;领土防卫军第101旅、111旅、115旅、118旅等部。
上述部队番号虽多,但大都是久战之兵,其中第24机步旅、第30机步旅、第79空突旅、第128山地旅都是一直以来在顿巴斯战斗的部队。
经过了长达几个月的战斗,其老兵骨干及主要装备基本都消耗殆尽。
为了维持基本战线,乌军先后多次向该战区投入生力军。
其中第17坦克旅是乌军现役的两个坦克旅之一,该旅原部署于顿巴斯的二线,为战区预备队,在俄军发起顿巴斯决战时,其即投入了作战。俄军于5月初的渡河失败,就是遭到了该旅的炮兵打击。
同时为了加强城区作战能力,乌军还从基辅方向增援了第4旅和第27旅。
上述这两个旅在基辅作战时曾伤亡不小,紧急增援到北顿城市群可见形势之紧迫。之后,乌军的增援仍陆续赶到。
其中第10山地旅、第72机步旅也是原先基辅战区的部队,经过了短期整补后作为预备队存在,为了筹划所谓的北顿反击战,这两部也被增援到战区。
另外第58摩步旅是在切尔尼戈夫—苏梅战线参战的部队,俄军撤走后经过必要整补,也增援到了北顿城市群。
乌军第80空突旅也是其精锐部队之一,原先在赫尔松战线部署,北顿战线吃紧后也增援了过来。
另外在俄军通报中还提及了乌军第14旅,该旅原在基辅方向作战,后部署于赫尔松战线。现在可能也有部队增援过来,当然更有可能是乌军预备役第14坦克旅在此方向参战,因为都是14旅,所以番号可能混在一起。
上述这些增援部队原本都是乌军作为预备队的存在,在整补充分之前本不应该贸然参战。但是如此急迫地参战,显然有在北顿城市群有所作为的意图。
另外由于前线部队的人员战损严重,乌军不断动员领土防卫军的部队到前线。
这类部队有时候会被打散建制补充到正规军中,有时候也会以单独建制存在,被放在战线上死守。
乌军前线的老兵对待此类部队的使用就是消耗方式,一般让其部署在最危险的地带,而当战局有变时,动员兵先挡着,老兵则先撤退,以此来保存老的基干。
但是这种作战方式造成了乌军巨大的人员伤亡,动员兵家属在后方的不满也是与日俱增。
如上所述,俄国防部长通报的战果是5469人,这是14天时间中的战果数,平均每天是将近400人。既然单独提到了乌军被击毙数,那这个战果统计就应当是正常的毙伤俘合计。
有网友总认为俄军战果水分不小,当然实际上确实会存在此类情况。
然而从乌军视角得到的信息是,顿巴斯作战已经给乌军造成了日均伤亡上千人的损失。而北顿战场作为当下最激烈的战场之一,有小四百人的日均战损似乎也不太离谱。
当然了,其实人员伤亡现在倒还不是特别关键,毕竟老兵早就损失极大了,重点是装备上的损失。
乌军在北顿城市群参战部队众多,依照其编制数,重武器数量也极大,但由于长期战损的因素,各部均不满编。甚至是补充了西方支援的部分武器后,还是不能满足需要。
所以,在北顿城市群的乌军,其实是在残缺状态下集合多支打散后重整的部队与俄军作战。同时也尽可能凑出了大量武器,去支撑战线。
然而在袋形阵地的不利形势下,乌军重武器的损失很大。
重武器的损失将对乌军战力造成极大影响,而西方能补充的远抵不上消耗。
目前西方支援的武器大约有250到300辆坦克,200多门火炮,500到600辆各式运兵车,其中还包括轮式车辆。
这些装备并没有全部装备于乌克兰西部的预备队,而是预备队本身就已经上了前线,并遭到很大损失了。
乌军在北顿城市群之所以能坚持这么久,就是不止两拨预备队增援的结果,如今这一部分也被消耗甚多,对乌军接下来的防御将极为不利。
由于大量载具的损失,利西昌斯克乌军很多都是通过徒步分散突围到塞弗尔斯克,这也将对其下一步的作战造成很大影响。
总的来说就是俄军的战报可能存在水分,但乌军在利西昌斯克遭受人员和装备上的巨大损失却也是基本事实。随着老兵和重武器的急速损耗,接下来的仗对乌军来说是更不好打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网友在新浪军事争鸣栏目上传并发布,仅代表发帖网友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sinamilnews)
热门推荐
推荐新闻
- 【 新闻 】 多地发布暴雨预警,这雨怎么没完了?
- 【 军事 】 俄乌冲突范围若扩大 这两个国家最不可...
- 【 财经 】 雀巢奶粉短斤少量?
- 【 体育 】 莱万当选世界足球先生
- 【 娱乐 】 台媒曝黄嘉千夏克立离婚 曾上《爸爸去...
- 【 科技 】 年薪涨2个月,互联网人:@老板,懂?
- 【 教育 】 麦田里的毕业照:缺席毕业典礼 但不缺...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