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美国最新中国军力报告:中国海军与核武器受到关注

美国最新中国军力报告:中国海军与核武器受到关注
2021年11月07日 13:10 观察者网
缩小字体 放大字体 收藏 微博 微信 0

  本周,围绕中美两个世界上军事力量排行前列的大国,美国公布的年度中国军力报告让过去半年中各种围绕中国军事力量发展的推测和讨论,从单纯的舆论和学界走向了美国军界和政界。在这其中,美国对于中国核力量建设进度的更新与对中国核战略变化的推测,以及对中国海空力量进一步发展的关注,是今年军力报告的两大重点。

  再也回不去的军力报告

  北京时间11月4日的凌晨,美国国防部正式向美国国会提交了俗称为《中国军力报告》,全名为《2021年涉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军事与安全发展》的年度报告。这份报告耗资18.5万美元,全文192页,从国家战略、国防政策、军事力量结构、军队活动、军费和军事科技等一系列方面,对中国军事力量进行全面的评估和预测。

  今日强中

  相比2020年中国军力报告的200页整,2021年的报告篇幅只有细微的篇幅缩减,整体上依然继承了中国军力报告在过去几年中越写越长的总体趋势——2016年以前的中国军力报告总篇幅都不超过100页,而在2016年的中国军力报告一口气膨胀到156页之后,虽然2017年的报告一度“回归”到106页,但在2018年特朗普提出“大国竞争”的新国家战略之后,这份报告的内容又再度膨胀。2021年虽然是拜登政府执政的第一年,也是美国在诸多领域对特朗普政策“拨乱反正”后的首份中国军力报告,但仅从报告的篇幅就能看出,至少在对华军事层面,美国的态度和政策都表现出了鲜明的延续性。

  曾经很水的中国军力报告,比如2016版就有大量卫星图“凑数”

  这种延续性,与拜登政府在美国对华外交政策上与特朗普政府时期差别甚小的原因差不多:一方面国家利益的客观性让当下美国只要还坚持本国在国际体系中的全面第一,拒绝与其他后起强国分享权利,那么在对华军事和外交上已经不可能有第二条出路;另一方面,特朗普在执政的四年中,凭借一己之力已经颠覆了美国在国际上负责任、讲信用、重承诺的大国形象。在战略对手都强调底线思维,为两国关系的全面恶化甚至冲突开始准备的情况下,美国想要改变本国军事和外交路线“回到过去”的可能性,也已经被特朗普堵上。

  而沿着“独霸天下”的道路一路走下去,美国要面对的不仅是对抗性局势的进一步加剧,还有对于美国而言冷战后从未经过的“三十年之大变局”。

  惊人的中国核武与尴尬的选项

  这一大变局体现在2021年的中国军力报告上,便是报告提交时间的空前延宕。2021年中国军力报告11月3日的发布时间是历年来发布时间最晚的。相比去年的9月,今年的报告晚了将近两个月,而相比前几年中国军力报告大致5-8月的发布时间,2020年的报告已经属于姗姗来迟了。

  不难看出,2021年的报告延迟并非什么不必要的技术原因,而是扎扎实实出现了重要的“拖稿因素”。至于拖稿原因是什么,只要过去几个月里关心美国国内炒作的中国军事新闻,相信就不难了解——美国几乎是“突然”发现中国正在建设大量洲际弹道导弹发射井,并且显然打算快速扩充战略核武器的数量和质量。美国《空军杂志》网站11月3日在报道中表示,有关中国核力量建设、高超音速发展和台海局势都是近期的新闻。

  这些新闻都发生在年中

  对于美国而言,这一变化似乎应该是可以预料到的:2020年中国军力报告第90页上,展示了两张拍摄于2019年的卫星照片图像,这两张照片反映了当时中国正在建设的一座弹道导弹试验发射井。美方从照片中推断这个新发射井的尺寸无法容纳此前中国部署在发射井中的东风5系列液体洲际导弹,并推测这是为东风-41或者其他洲际导弹进行测试而建设的发射井。按照正常的装备研制进程,试验性导弹发射系统完成之后,接下来就应该进入大规模的实际生产和部署阶段。但直到2021年中国开建数百个发射井之后,美国军方才“如梦初醒”,对中国核力量的发展进度做进一步评估。

  基本上一个模子里出来的井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2019年的试验导弹发射井,还是今年美方报告中渲染的“数百个发射井”,最早发现、识别并做出判断的都不是美国政府官方或军方下属的研究机构,而是属于“非政府组织”的图像研究机构或者经验丰富的民间军事研究人员。这一事实既能表明美国民间各种卫星图像识别机构的能力强大和美国在情报研究领域百花齐放的态势,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美国官方情报部门在此类问题上的水平。

  如果这些导弹发射井全部竣工并且投入部署的话,中国的洲际核武器投送能力无疑会出现成倍增长,按照每枚导弹可以投送3个核弹头的保守估计,这些发射井内可以部署超过1000枚核弹头;如果按照每枚导弹6个弹头的稍高水平估计,这些发射井内甚至能部署超过2000枚核弹头;而如果按照部分西方媒体认知中“东风-41有10个弹头”的极端认知,光这些发射井里就能部署相当于美俄两国现部署总量的核弹头武库;即使每枚导弹只保留一枚弹头,由于发射井的庞大数量,其核弹数量也相当于法国核武库的总规模。

  按照美国国防部在报告中的判断,中国在5年内就会将核弹头数量增加到700枚。并且在10年内将这一数字进一步巩固到1000枚——在外界看来,相比目前已经发现的发射井数量,美国的推测对于美国似乎“更为乐观”,但即使这样,相比美俄目前各自保有1550件部署状态的核武器,这巨大的规模对当代全球核力量的对比,尤其是美国战略核力量的优势地位也会产生巨大挑战,导致美国国防部需要在相关情况被证实后延后发布了报告,以便美国国会准确及时地了解当代的中美战略力量变化。

  随着中国核载具数量急速提升,美俄的核优势并不大,甚至已经出现“三国鼎立”的形式

  对于美国而言,虽然在发现中国的核武库建设节奏上没有占上先机,但至少是在发射井投入使用之前就发现了相关情况,特别是由于美国现役几款战略核武器的换代计划目前都刚刚开展,再加上美国已有的核武库规模眼下还处于优势,理论上留给美国调整本国核战略的时间虽不充裕,但也说不上紧张。不过在此之前,美国需要在国内先制定一个重要的决策:面对中国在这一领域的发展及对美国原本绝对核优势的挑战,美国是对其听之任之,还是“迎难而上”,使用各种手段继续确保美国在这一领域的绝对优势。

  “承认现实”自然最为容易。无论是按照原计划有限地更新本国核武库,对中国的相关进展听之任之,还是主动与中国展开核武器领域的军控谈判,以美、俄、中三国部署核武器比例接近1:1:1的态势,控制各国的核武器总规模或者展开进一步的核武器削减工作。这样做要么不需要在现基础上额外增加美国在核武器领域的投入,要么还能因为核裁军减少美国维持核武库的支出,代价则是美国彻底承认中国与美国平等的核大国地位以及由此衍生而来的国家实力,并且重新定位和调整中美关系以及两国全方位的对华和交往方式。

  但至少从目前美国国内政坛的环境来看,无论是共和党还是民主党,在“从实力的地位出发同中国说话”这件事上都有着异乎寻常的执着,在美国实际能够做到对华优势,特别是绝对优势领域越来越少的时候,要让美国人在核武器这个从未受到中国挑战,并且在全球占据优势30年的领域放弃这一地位的难度异乎寻常的大。

  我国的态度可以看国防部的回应

  至于“迎难而上”,则是经典冷战思维下的对抗反应:既然美国要维持对华的核力量优势,那就应该针尖对麦芒地扩大核武库,同时更新相应的投掷载具和核弹。美国目前的确已经在进行新一代核载具的研制——B-21战略隐身轰炸机据称已经有了原型机,并将在一两年内展开试飞;“哥伦比亚”级战略导弹核潜艇的首艇也已经于2020年10月1日开工,计划在2027年左右服役;下一代陆基洲际弹道导弹(GBSD)也计划在2023年进行首次试射。相比中国下一代战略轰炸机和战略弹道导弹核潜艇的研制进度,美国人的进度甚至还要更乐观一些。

  但既然要获得核优势并且大规模扩核,那么许多单纯技术以外的问题就需要美国面对。首先致力于削减核武器的《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就不能留了,必须要撕毁或者等到2026年期满后退出;其次就是要将现有核武库全面扩大,采购更多的核轰炸机、核潜艇、陆基、潜射弹道导弹和空射导弹,并将更多原本处于库存中的核弹恢复到部署状态,同时增设更多的导弹发射井、潜艇基地,招募更多相关部队的人员……这一连串的操作都意味着更多的开支,不仅要挤占更多的美国国防预算,也会恶化本就不健康的联邦开支结构,最终对美国经济和社会造成更大的消极影响。

  这还没有考虑到俄罗斯的态度,毕竟作为昔日与美国平起平坐的核大国,俄罗斯在美俄核力量对比上的态度同样敏感。尽管今日的俄罗斯在经济上已经大不如前,即使加入这场可能的核军备竞赛也未必有太多后劲,但无论如何,美国的扩核都会让俄罗斯在战略上更倾向于和中国走的更近,而这也会对美国扩核的规模提出更大的要求……

  对于美军而言,他们未来10年缺乏彻底换代核武库的能力

  沿着这样的思路推论下去,美国的核战略将不可避免地走向效仿英国首相弥尔顿1885年提出的“两强标准”。当时的英国皇家海军为了巩固英国在全球海洋上的统治地位和殖民体系,认定“英国海军必须保持足以与两个敌国的联合舰队作战的实力” ,并以此为依据同海军力量紧随其后的法国和俄国海军展开了军备竞赛。尽管依托当时超强的国力,大英帝国在整个19世纪末都保持了这一目标,但随着德国的崛起和英德海军竞赛的开展,到一战前夕,英国实质上已经无力维持这一标准,而是依靠英法、英俄的军事同盟才维持着对德国海军优势地位。如果英国遇到的是法德同盟,或者一个更强大、更富有同时也更富智慧的德国时,这场竞争的结局,也许会走向截然不同的方向。

  换人完成的“355舰海军”

  相比核武器和核战略领域规模巨大的新变化,2021年的中国军力报告中有关常规军事力量的部分相比就乏善可陈。不过在有关中国海军的发展情况中,美国海军的报告也出现了一些令人玩味的细节和内容,某种程度上也表现出美国海军在这场大国竞争的分赛场中的一些心态。

  这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中国军力报告中对于中国海军的规模,使用了“中国海军是数字上世界规模最大的海军,拥有大约355艘舰船和潜艇组成的作战力量”这样的描述。“355艘”这一数字无疑显得尤为扎眼,因为美国在特朗普时期制定并且通过的海军发展目标和相关法案中,对于美国海军的一个最基本的描述,就是构建一支355艘舰的大海军。这种“你的目标我来完成”的情境,无疑是让不少美国人感觉不舒服的一件事。

  有关中美海军规模的话题,近年来美国已经炒作过多次了。今年3月,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就以“中国建成世界最大海军”为题,表达了对中国海军扩张的担忧。在当时的报道中,中国海军2020年底的规模是“360艘”,虽然看起来更多,但嘲讽感其实没那么强。不过报告中这种数字的炒作,显然是五角大楼或者说美国海军希望国会“打钱”的一种技巧。

  这“355舰中国海军”的统计数字中,虽然有2艘航母、1艘两栖攻击舰、6艘弹道导弹核潜艇、9艘攻击型核潜艇等大舰,也有32艘驱逐舰、48艘护卫舰、56艘常规动力潜艇这样的大中型作战舰艇,但同时也算上了51艘轻型护卫舰、86艘导弹快艇以及57艘综合登陆舰、坦克登陆舰等两栖舰船。由于导弹艇的吨位普遍在300吨以下,轻型护卫舰也基本不足2000吨,加上中国海军的驱逐舰平均吨位普遍只有美国海军的2/3,航空母舰和核潜艇无论是吨位、数量和性能也远不如美国海军。这一数字的“含金量”客观上是不如美国海军的。

  美军这种统计,颇有一种“054+056=两条055”的感觉

  但在这一描述的背后,美国海军却有着自己的焦虑:一方面中国海军看起来几乎是“以美为师”,逐步构建起现代化的航母战斗群和两栖作战部队,同时也在不遗余力的增加新型作战舰艇的数量;另一方面随着美国海军“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和早期“伯克”级驱逐舰的老化,尽管是否要真的裁减掉部分老舰还没有准信,但美国海军面临比中国海军大得多的换装压力,海军规模进一步缩减的前景却已经几乎不可逆转。在这一升一降之间,中国海军已经展现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再依托于中国的区域拒之/反介入作战体系,美国海军在西太平洋地区面对中国的优势就算不是荡然无存,也已经是大不如前了。

  这种挑战某种程度上是美国海军历史上所没有见过的。无论是二战前美日海军之间的技术竞争,还是冷战期间美苏海军的军备竞赛,美国海军基本上都是在和一支作战思想和方式都与本国截然不同的海军在竞争,美国最终获得两次竞争的胜利,既有美军科技上的优势和经济上的“阔气”,也有这些国家错误的建军路线导致美国海军获得的体制优势。

  现如今的这支中国海军,不仅和美国一样在打造自己的先进舰队,在海军至关重要的舰艇制造行业上,还一反常态成为效率更高、成本更低,甚至在一些领域实现“技术更先进”的一支。在这样的情况下,美国海军想要依赖本国已经高度畸形的造船工业体系来对抗中国海军的崛起,实在是难上加难。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军事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sinamilnews)

热门推荐

新浪军事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520066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