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我军新型122火箭炮演练新技能 增程弹打击海上目标

我军新型122火箭炮演练新技能 增程弹打击海上目标
2021年08月17日 15:09 新浪军事综合
缩小字体 放大字体 收藏 微博 微信 0

  来源:东方网·演兵场

  东方网·演兵场8月16日报道:近日,陆军第80集团军某合成旅在潍北某靶场,组织了一场跨昼夜实弹射击演练。演练中,罕见出现了11式122毫米自行火箭炮发射增程弹,打击海上目标的画面。作为一款主要装备于陆军中、轻型合成部队的中远程火力压制主战装备,打击海上目标,无疑让这款装备又获得一项新技能。

  图片说明:11式122毫米自行火箭炮打击海上目标画面 来源:中国军视网视频截图

  综合央视新闻频道《朝闻天下》和中国军视网的报道,凌晨时分,火箭炮分队在发射地域迅速进行弹药装填,完成射击准备。随后,导调组下达指令,海面出现敌目标,要求火箭炮分队马上进行火力覆盖。由于目标超出了预定的射击距离,普通弹种无法达到毁伤的要求。根据这个情况,该合成旅副连长白晓鹏下令选择改用增程弹,短短几秒时间,数炮齐射,大量火箭弹向海上目标倾泻而下,实现快速火力覆盖。

  图片说明:数门火箭炮齐射,海上靶标被摧毁 来源:中国军视网视频截图

  在此次对海上目标火力打击演练中,担任主角的便是被誉为“钢铁风暴”的11式122毫米自行火箭炮(下文简称“11式火箭炮”)。该型火箭炮系统配套齐全,独立作战能力强,自动化程度高,火力反应迅速。一次齐射可发射40枚火箭弹,最大射程可达40千米,火力毁伤强度大。可主要用于火力压制敌方阵地,摧毁敌方装甲目标,歼灭敌方有生力量。火炮发射完毕,1分钟内即可撤离阵地,从进入阵地到完成发射,不超过5分钟,极大地提高了战场生存能力,便于实现快打快撤的快速机动打击战术。

  资料图:11式122毫米自行火箭炮(上)和81式自行火箭炮(下) 来源:军网英文版

  从外形上看,11式火箭炮与我军此前装备的81式自行火箭炮有相似之处。不同的是,11式火箭炮配备了更为完整的炮控系统和火控系统,具有良好的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最值得一提的是,它采用模块化箱式设计,让火箭弹实现了存、储、射一体化。在它的发射装置上采用两个122毫米火箭模块化储运发射箱左右水平布置,每个模块化储运发射箱有20根122毫米火箭发射管,每根发射管装有一枚122毫米火箭,单循环运载火箭40枚。这种设计的最大特点就是可以实现火箭弹的整体吊装,从而极大地缩短战时火箭炮的弹药再装填时间,提高火炮战斗效能,保证火力打击的持续性。

  资料图:11式122毫米箱式火箭炮模块化吊装 来源:军网英文版

  其次,11式火箭炮的射程在81式的基础上提高了一倍,达到了40公里以上,已经超越了世界大部分产品。它可以发射各种型号的122毫米火箭弹,包括预制碎片弹、云爆弹、燃烧弹,还可以发射制导火箭弹、增程弹等先进弹药。特别是使用了卫星制导的122毫米远程制导火箭弹,不仅打击精度更高,同时射程提高到了40公里以上,有效杀伤半径可以达到射程约50公里时发射的远程火箭。再加上新一代车载信息化指挥控制系统、数字化火控系统等技术的运用,使得11式122毫米自行火箭炮也实现了自动调炮等功能,而这些都无疑进一步增强了11式火箭炮的战斗力。

  资料图:履带式底盘的11式122毫米自行火箭炮 来源:人民前线

  为了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作战地形下部队的实战化需要,11式122毫米自行火箭炮还采用了两种不同的底盘,一种为中型履带式底盘,一种为6×6轮式高机动越野卡车底盘,上述演练中亮相的便是轮式卡车底盘版本。这两种底盘各有千秋,履带式底盘的优势是越野能力更强,而轮式卡车底盘的优势则是公路机动能力更强,也更适应高原作战环境,同时经济性更好,并更加方便后勤维护和保养。因此,在实际中,用户就可以根据自己的不同需求而采用不同底盘的11式122毫米自行火箭炮。

  资料图:03式远火远程打击海上靶船 央视军事报道视频截图

  最后,再来说说火箭弹打海上目标这事,其实这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了。此前,央视就曝光了陆军第79集团军某旅远火营利用03式远程火箭弹对海上运动目标实施精确打击。从报道画面来看,该远火营装备的03式远火在内陆地区发起攻击,数枚火箭弹呼啸而起向远方飞去,对海上靶船实施精准打击。炮兵部队此次也解锁了陆军远程反舰这一新技能,进一步拓展了全军联合作战、全域作战的边界。

陆军火箭炮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军事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sinamilnews)

热门推荐

新浪军事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520066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