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包容性让“大金砖合作”生机勃勃

包容性让“大金砖合作”生机勃勃
2024年06月11日 09:47 环球网
缩小字体 放大字体 收藏 微博 微信 0

  原标题:包容性让“大金砖合作”生机勃勃

  金砖国家外长会晤于6月10日至11日在俄罗斯下诺夫哥罗德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应邀赴俄出席。应邀赴会的除了金砖十国外长,还有上合组织、东盟等的轮值主席国,以及非洲联盟、阿拉伯国家联盟等的代表。在极右翼力量冲击欧洲政坛、巴以冲突分裂世界认知的今天,一个“盘子更大了”的“金砖”却保持着团结和勃勃生机,这种稳定性令世界瞩目。

  今年1月,沙特、埃及、阿联酋、伊朗和埃塞俄比亚成为金砖国家正式成员,金砖机制发展迎来里程碑,而“金砖”大家庭的扩员仍处于“进行时”,目前有意愿或正式提出加入金砖机制的国家达数十个之多。土耳其外长费丹6月3日访华时表示,土耳其希望加入金砖国家;5月底泰国政府批准了申请加入金砖机制的意向书草案。外界对这两国的“北约成员国”及“东盟国家”身份抱以极大兴趣,这不仅拓宽了“金砖”大家庭覆盖面的想象空间,也释放出“大金砖合作”独特的包容性信号。

当地时间2024年6月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下诺夫哥罗德出席金砖国家外长会晤 图源:外交部网站当地时间2024年6月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下诺夫哥罗德出席金砖国家外长会晤 图源:外交部网站

  事实上,金砖机制始终秉持“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精神,从一开始就将“不另起炉灶、不搞阵营对抗、不想取代谁”作为自己的角色定位,无论在扩员前还是扩员后都没有变。发展中国家打心眼里认同金砖精神,认可金砖合作机制。尼加拉瓜总统顾问劳雷亚诺·奥尔特加将金砖国家比喻为一个“伟大的家庭,正在为建立一个更公平的世界而努力”。对国际社会来说,这不仅意味着经贸金融领域的更多良性合作,为全球经济走出困境提供更多动力,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如此规模的人口将有望得到正当合理的话语权,这本身就是国际秩序实现公平正义的题中之义。

  说来也巧,本周(6月13日—15日)七国集团(G7)将在意大利举行峰会。但会议尚未开始,强推单边制裁、挑动阵营对抗的议程已被媒体曝光。据报道,预计G7除了在俄乌冲突问题上继续拉偏架,还将污蔑中方“协助俄罗斯逃避西方制裁”。由美国及其核心盟友组成的G7,代表着全球最富有国家群体,如今却常常表现出排他性、针对性的小格局。这种为了维护其全球霸权动不动就对外挥舞“拳头”的架式,着实令人反感,也难怪G7的声望和影响力大不如前。

  与G7不同,“金砖”大家庭提倡的行为模式不是“挥拳”,而是“拥抱”。在尊重各国主权和核心利益的基础上建立政治互信,在尊重不同文明、历史和发展道路的诚意中展开人文交流,在平等互利、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的前提下拥抱经济和金融合作。金砖机制本身是一种开放性的制度安排,不是非友即敌的阵营,也从不搞对抗,这样的包容性安排令成员国没有选边站队的压力。

  在吸引众多新兴国家的同时,金砖机制的平台也并不排斥发达国家,包括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等都欢迎发达国家加入。在“全球南方”国家日益展现出自信、不再愿意只是被动地作为国际体系的参与者之时,“大金砖合作”顺应了历史发展的呼声。今年金砖合作的工作重点,包括13项政治与安全合作、17项经贸金融合作和10项人文合作,其中“务实合作”是关键词。“大金砖”包容开放的合作内容,既深且广。

  目前,金砖十国占全球陆地面积的30%,世界人口的45%,石油产量和储存量占到全球能源格局的约40%,GDP总量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已经超过G7。金砖国家理应在全球治理体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在诸如全球贸易结算体系、高新科技产业等易产生发达国家垄断的领域,发展中国家的声音应当被听到。今后,一个拥有更多成员和合作伙伴的“大金砖”平台将成为一个多极化力量中心,致力于共建更加公正、合理、包容的国际秩序,让人类社会的未来更加美好。朝着这个方向稳稳前进的“金砖”,同路人也必将越来越多。(本文系《环球时报》社评,原题为:包容性让“大金砖合作”生机勃勃)

  编辑:朱嘉琪

  校对:李圣依

  审核:冬瓜侠

金砖金砖国家G7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军事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sinamilnews)

热门推荐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