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危险的相遇:从美核潜艇南海撞击事故谈谈潜艇相撞

危险的相遇:从美核潜艇南海撞击事故谈谈潜艇相撞
2021年10月11日 11:18 澎湃新闻
缩小字体 放大字体 收藏 微博 微信 0

  原标题:观察|危险的相遇:从美核潜艇南海撞击事故谈谈潜艇相撞

  “海狼”级核潜艇多次发生碰撞事故,这艘潜艇围壳倾斜,表明发生过撞击事故。

  近日,美海军一艘“海狼”级核潜艇“康涅狄格”号在南海潜航时与不明物体相撞,该事件造成十多名艇员受伤,其中2人伤势被列为“中度”,其他人则只是瘀伤和撕裂伤等轻伤,所有人都在潜艇上接受了治疗。

  美国太平洋舰队表示,“康涅狄格”号核潜艇仍然处于“安全稳定的状态”,伤员没有生命危险。此次撞击事件再次唤起了大众对于潜艇事故的关注。

  美国军方称将调查此次核潜艇撞击事故,具体与何物相撞可能美国军方也没搞清楚,也有可能其有意隐瞒。一些外国专家猜测美核潜艇可能与沉船或悬浮在水中的集装箱相撞。但有分析猜测美国核潜艇与他国潜艇相撞,这种可能性并非完全没有,毕竟南海周边多个国家都拥有潜艇。

  此次美核潜艇撞击事故也让人想起了充满对抗色彩的冷战中,美苏两个大国的潜艇水下碰撞的事情。现在,美国将战略重心转向大国竞争后,在西太执行任务的美核潜艇也逐渐增多,积极在西太地区尤其是大国“家门口”抵近侦察、巡逻备战。这也增加了双方潜艇乃至核潜艇发生碰撞的概率,值得双方高度重视。

冷战期间及冷战结束后一段时间,美国与苏/俄的潜艇不时发生碰撞事故。冷战期间及冷战结束后一段时间,美国与苏/俄的潜艇不时发生碰撞事故。

  危险的“水下碰碰船”

  潜艇是海军重要的战斗舰艇之一,具有强大的突击力,尤其是核潜艇,能长期隐蔽地战斗在水下。但潜艇也存在储备浮力小、抗沉能力弱、操纵难度大等缺点,加之潜艇主要活动在水下,生存环境十分险恶,所以潜艇自诞生之日起就时常面临各种事故和灾难。资料显示,20世纪以来,国外潜艇发生了近500起非战时事故,导致约84艘潜艇沉没大海,其中核潜艇7艘。

  引发潜艇事故的原因多种多样,客观上可能是由于潜艇本身存在结构和技术上的缺陷,主观上则可能是艇员业务素质不高,不精通操艇技能或缺乏操艇经验。具体而言,潜艇事故主要包括火灾与爆炸、海上碰撞、进水、搁浅、触礁和遭遇风暴等。但是,并非所有的事故都是意外,有些事故可谓是双方激烈对抗背景下的大概率事件,特别是在美苏冷战期间。

  众所周知,冷战期间美苏在各个领域展开了激烈的争夺,而双方的潜艇部队同样在大洋之下进行着“猫鼠游戏”,由此也导致了一系列的潜艇相撞事件。据不完全统计,冷战期间美苏发生过7起潜艇相撞事故。

  1968年3月,美“锯鲛”号核潜艇在关岛附近同苏联太平洋舰队“574”号柴电导弹潜艇相撞。美潜艇被撞伤,苏联潜艇沉没。

  1968年10月,在巴伦支海苏联北方舰队一艘核潜艇同美国潜艇相撞,苏联潜艇被撞伤后驶回基地。

  1969年11月,在巴伦支海美国“小鲨鱼”级核潜艇同苏联北方舰队核潜艇相撞,美潜艇反应堆区受到撞击。

  1970年6月,美国“隆头鱼”号核潜艇与苏联“回声-2”级核潜艇相撞。

  1971年3月,美国“鲟鱼”级突击核潜艇在距苏联海岸17海里处撞上苏联潜艇。

  1974年5月,美国“青花鱼”号核潜艇在堪察加半岛阿瓦恰湾入海口附近撞上苏联太平洋舰队战略导弹潜艇。

  1974年11月,在北海美国“詹姆斯·梅秀松”号潜艇在水下同苏联潜艇相撞,两艇差点沉没。

  其中,1970年6月发生的美国“隆头鱼”号核潜艇与苏联“回声-2”级核潜艇的相撞最为知名。当时“隆头鱼”号奉命潜伏于苏联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海军基地周边,以监视苏联潜艇。1970年6月23日“隆头鱼”号在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西部大约22公里海域水下发现苏军“回声-2”级新型巡航导弹核潜艇。该型核潜艇于1962年开始建造,水下排水量为6000吨,可在20分钟内发射8枚巡航导弹打击美军航母作战群,因此是美国的重点盯防对象。当时这艘“回声-2”级核潜艇正在水下试航,进行前后行驶、急转弯和下潜等动作,“隆头鱼”则紧跟其后贴身监视。

  在6月24日下午2时左右,“隆头鱼”号核潜艇的声纳兵发现“回声-2”核潜艇失踪了,随即艇外传来一声巨大的金属撞击声,“隆头鱼”号核潜艇也猛烈抖动起来。遭重击后,“隆头鱼”号急速下潜至水下约300米处调头回撤,在水下潜航数天后终于抵达夏威夷珍珠港。调查证实,“回声-2”核潜艇撞上了“隆头鱼”号核潜艇瞭望塔,顶部舱盖被撞裂,海水涌进了瞭望塔通道内,并在损坏的瞭望塔上发现了苏联核潜艇螺旋桨的碎片。事后美军出于保密的需要,要求该艇所有艇员对此次相撞事件不得对外透露任何风声,统一口径为:“隆头鱼”号撞上了冰山。而后来又有消息称当时的苏军核潜艇受伤后曾下沉,但艇长下令采取紧急措施上浮,使潜艇最终脱险。

  2005年,美国海军“旧金山”号攻击型核潜艇发生撞击事故,艇艏受损严重。

  美潜艇积极备战西太加剧碰撞风险

  如上文所述,美潜艇之所以与苏联潜艇频繁的“亲密接触”,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双方当时正处在激烈对抗中,为了能够占得先机,各自都不停地把手伸到对方“后院”,而潜艇的出色隐蔽性自然使其成为重要的角色。双方都会派出自己的潜艇在对方重要军港附近执行侦察任务,收集信息,跟踪对方新锐潜艇,掌握声纹在内的各种性能数据。

  战略核潜艇配备了潜射弹道导弹,是核大国海基核力量的核心装备,而且由于核潜艇隐蔽性好,神出鬼没,生存能力强,在“三位一体”战略核力量中也通常扮演“二次核反击”的主力。因此,战略核潜艇也成为对方攻击型核潜艇盯梢的重点,以备在需要时一击必杀。

  为了尽可能隐蔽自己的行踪,潜艇一般会关闭主动声呐系统,只保留被动声呐系统在运行,这时一旦对方(尤其是那些具备隐蔽手段的工具)靠近,被动声呐系统几乎无法将其侦测出来,这样就很容易擦出火花。

  但这些行动也是非常危险的,苏/俄核潜艇对于这种盯梢或者侦察行动也比较反感,为了反制这种侦察或盯梢行为,有时候会做出“疯狂的举动”,就是潜艇在水下航行过程中,突然进行向后180度的机动动作,就像是人在走路时,突然转过身观察有没有人跟踪。若发现后面有美军潜艇跟踪,苏联潜艇可能会迎头撞上去,这个危险的动作被美军称作“疯狂的伊万”。

  1992年2月11日,俄罗斯北方舰队一艘“塞拉”级K-276核潜艇在科拉半岛军港入口处发现美军“洛杉矶”级的“巴吞鲁日”号核潜艇在身后跟踪,随即K-276做出了“疯狂的伊万”动作,迎头撞向这艘“洛杉矶”级核潜艇。猛烈的撞击不仅导致“巴吞鲁日”号潜艇的耐压壳严重受损,还导致艇员受伤。由于受损严重,无法修复,该艇载3年后不得不退役,成为第一艘退役的“洛杉矶”级核潜艇。

  有些海域非常适合核潜艇战备巡逻,这样双方或多方的核潜艇都会在同一个海域战备巡航,为了隐蔽执行任务通常不会开启主动声呐,加上现代潜艇静音性能都非常出色,甚至能躲过被动声呐的舰艇,这就有可能发生非故意的潜艇撞击事故。

  英国“机敏”级核潜艇发生撞击事故,围壳受损。

  例如,在2009年2月初,法国“凯旋”号战略核潜艇和英国的“前卫”号战略核潜艇(艇上均携带核导弹)在大西洋某海域发生撞击事故。这次相撞事件导致英国“前卫”号需要拖船拖回苏格兰基地,船体上可见撞击后的凹陷和擦痕,而法国“凯旋”号声呐外壳严重受损。有分析认为,是由于法国与北约分属不同的军事指挥管理系统,相互之间没有通报各自潜艇的位置信息,但该海域却都是双方战略核潜艇战略巡航的地方,导致了碰撞的发生。

  此次美军潜艇撞击事件有可能是美军在南海执行侦察或巡逻任务,也有可能执行盯梢大国战略核潜艇任务,如果今后如果美军不知收敛这些行动,频繁派遣核潜艇在南海、东海等海域活动,与对手潜艇相撞也不是不可能的。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军事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sinamilnews)

热门推荐

新浪军事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520066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