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综合新闻> 《国际展望》网络版 > 正文

以色列装甲兵的圣殿-拉特伦装甲兵纪念博物馆

http://jczs.sina.com.cn 2005年01月14日 10:02 《国际展望》杂志
以色列装甲兵的圣殿-拉特伦装甲兵纪念博物馆

以色列自行研制的梅卡瓦III型主战坦克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军事图片

以色列装甲兵的圣殿-拉特伦装甲兵纪念博物馆

博物馆地图


放置于馆外高塔上的M-4谢尔曼坦克。


博物馆门口具有纪念意义的岩石堆彻平台,由左至右放置着克伦威尔坦克,M-4谢尔曼坦克,T-34坦克。
以色列装甲兵的圣殿-拉特伦装甲兵纪念博物馆

美军M-10坦克歼击车的英国版MK1C阿基里斯。

以色列装甲兵的圣殿-拉特伦装甲兵纪念博物馆

1960年装备以色列部队,并于1967参加“六日战争”的法制AML-90潘哈德装甲车。

    声明:本文为《国际展望》杂志供《舰船知识网络版》独家稿件。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亲历以色列装甲兵的圣殿——拉特伦装甲兵纪念博物馆

  ⊙ 血城

  每天都有成百上千辆汽车行驶在特拉维夫到耶路撒冷之间的高速公路上,当这条蜿蜒的公里通过前往阿什都德的公路交叉口时,人们会看到一座英国人在托管时期遗留下来的要塞式建筑,在它的旁边是一座赫然矗立的高塔,高塔顶端威风凛凛地-停放着一辆美制M-4谢尔曼坦克,炮口直指蓝天。看到这个独特的坦克纪念碑,便意味着你已经来到了拉特伦,一个曾经撒满犹太人鲜血的小镇,一个充满悲悼与忧思之地。

  拉特伦小镇是连接圣城耶路撒冷与海滨城市雅法、海法的荒原公路的咽喉地带,1948年5月14日,英国结束对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根据联合国第181号《关于巴勒斯坦治理问题的决议》,以色列宣布建国。次日,相邻的埃及、叙利亚、外约旦、黎巴嫩和伊拉克等阿拉伯国家向这个孤立的犹太国家发动进攻。当时,以色列只有一支充斥着冒险家、投机分子和游击队员的武装力量,可投入战斗的兵力只有2.5万人。为了解救被困在耶路撒冷新城的军民,以军先后三次试图打通海法与耶路撒冷的补给线,结果在拉特伦被经过英国人训练、装备精良的外约旦派遣的阿拉伯军团击溃,以军在这里损失的兵员和武器几乎占到以色列在这场战争损失的四分之一,拉特伦由此被以色列称为“血城”。

  根据以色列国防军老兵艾伦·拉宾诺维茨的回忆,这场围绕着拉特伦要塞和周围原野进行的战役就像整个以色列独立战争一样,充斥着混乱、兵力兵器的严重不足、司令部里永无休止的争论、愚蠢的错误和毫无意义的后见之明。同时,这场战役也充满了专断者的幸运、令人难以置信的勇气、决心和牺牲精神。

  站在堡垒顶部的观察哨里,地理特征带来的军事价值一览无余。拉特伦西面和南面一是片起伏和缓的丘陵地,而要塞的东面,一座险峻的山峰拔地而起。依照《圣经》记载,约书亚曾在此痛击亚摩利人。也是在这附近,犹太人曾击败了塞琉古王朝的军队。同样在这片波浪搬起伏的丘陵上,1948年的春天,小麦金黄,现代以色列国家刚刚独立十天。许多来自欧洲的移民刚刚下船,没有任何训练,甚至多数人还不会讲希伯莱语,就拿起简陋的武器奔赴这个坚固的要塞。因为大卫·本·古里安再三的强调——拉特伦必须被拿下!

  原因是拉特伦及其东面4000米处的Sha'ar Hagai山口控制着通往耶路撒冷的公路。而在耶路撒冷新城,95000犹太人时刻遭受着饥饿和死亡 的威胁,城市随时可能陷落。本·古里安认为要拯救耶路撒冷,就必须占领拉特伦,打通海法与耶路撒冷的交通线。但以色列军队的总指挥官Yigael·亚丁则强烈反对,他认为主动出击将会严重分散本已非常薄弱的防守兵力,亚丁认为,耶路撒冷局势确实很困难,但直接攻击拉特伦毫无疑问是一种自杀行为。但无论如何,拉图恩战役还是打响了。

  参战的以色列军官们都有一种不详的预感,因为战役的准备工作实在太匆忙了,这与他们在大英帝国陆军中所学到的战争经验严重不符。他们率领的军队只是一群刚刚来到以色列的欧洲犹太人,许多人甚至在下船的码头就被就地征召,以至于在任何官方档案里都找不到他们的名字。这些人仅仅接受了1个星期的训练,没有共同的语言,装备着过时的武器,其中的许多人是第一次拿起枪。大多数人穿着衬衣和凉鞋,没有足够的淡水抵挡沙漠中的酷热。

  由于指挥控制的混乱,原定于黎明前发起的进攻被推迟了,初升的朝阳把正在穿过麦田的以色列人暴露在阳光下。训练有素的阿拉伯军团有条不紊的攻击着以军的散兵线。那些毫无经验的新兵们,用意第绪语或者是谁也听不懂的希伯莱语尖叫着,四下奔逃,整个队形乱做一团,士兵像他们周围的小麦一样被放倒。第二次攻击由美国上校米奇·马库斯指挥,随着以色列工兵和装甲汽车冲击了堡垒的院内(炮弹在厚厚的墙上留下的弹孔至今仍清晰可见),攻击眼看就要成功了。但是阿拉伯军团的炮兵和以色列人自己的一系列错误,使攻击最终失败。连续三次强攻失败后,以色列人最终设法临时修筑了一条公路(他们把它称为“滇缅公路”)绕过拉特伦要塞,部分地恢复了海法和耶路撒冷的补给线。而拉特伦要塞直到1967年的“六日战争”时,才由剽悍的以色列装甲部队收复。从此这个毗连内格夫沙漠的地方便成为以色列装甲兵的训练营地和传统教育基地。

下一页

  相关专题:《国际展望》网络版


评论】【军事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印度洋地震海啸
部分大豆色拉油不合格
杨振宁登记结婚
意甲在线足球经理游戏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2005年新春购房指南
2004地产网络营销盘点
天堂II 玩转港澳指南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