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航空产业是航空工业立业之本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06日 11:02  中航工业

  航空工业的发展是科技先导、科技兴业的过程。坚持自主创新、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是实现航空工业跨越发展的关键。近年来,航空工业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发展战略,狠抓集成创新、原始创新、引进吸收再创新,大力提升技术水平。

  一是以型号研制为牵引,快速提高航空科技水平。结合重大型号研制攻克了无数技术难关,掌握了大量的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完全掌握了第三代战斗机和发动机、涡扇支线客机、先进直升机的研发技术,取得了近百项重大科研成果,填补了我国科学技术的多项空白。以歼十研制成功为标志,形成了一整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战斗机设计技术,突破了以先进气动布局、数字式电传飞控系统、高度综合化航空电子系统、先进航空材料和计算机辅助设计为代表的一系列航空关键技术。国内有关军事专家认为,歼十是我国迈向航空强国的决定性一步,也是我国航空工业发展划时代的里程碑。以“太行”大推力涡扇发动机研制成功为标志,我国已具备自主研发第三代航空发动机的能力,实现了军用航空发动机从中等推力向大推力的跨越。空空、空地导弹等实现从第三代向第四代跨越,可以批量生产交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与发达国家在役主力战机水平相当的航空武器装备,大大缩短了我国航空工业与国外的差距。在我国自主研制的“猎鹰”(L15)高级教练机上,首次采用三轴四余度数字式电传飞行控制系统和开放式数据总线航电系统等许多当代最尖端的技术,使得飞机整体技术水平在国际上处于一流。

  二是以加强基础研究和预先研究为目标,不断完善技术创新体系。近年来,航空工业不断拓展资金渠道,加大基础研究投入,通过实施多项高技术研究计划,努力提高基础技术研究;有效开展了一批重大背景项目的预先研究,在先进气动布局、高推比风扇发动机、雷达、电子综合技术以及先进材料等研究方面都取得了重要进展。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全面推进,所属企业均成立了技术中心,并通过创建省级、国家级技术中心不断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紧紧围绕重点工程项目,大力推进用高技术改进传统产业,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坚持与产品结构调整相结合,着力解决型号设计、研制、试验中存在的关键技术、特殊技术,不断提高武器装备设计水平和系统集成、研制、试验检测能力,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和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建成并投入运行,使我国在部分航空科研领域达到了世界较高水平。

  三是以提高效率为目标,大力加强管理创新工作力度。我国航空工业在长期的实践中,在重大项目研制的过程中,坚持管理创新,形成和建立了适应航空装备建设要求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目前,我国航空工业已经摸索和积累了大量型号管理的成功经验,形成了一整套系统工程管理的理论和方法。近年来,全行业积极推进管理创新,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全面推行预算管理、成本系统工程、6S管理、六西格玛、精益制造、综合平衡计分卡等先进管理方法,并通过流程再造将先进的管理方法进行整合,产生倍增效应,使得企业的管理理念、管理方法、管理效果实现了一次真正的飞跃。例如歼十飞机项目,涉及上百个参与研制的单位,涉及科研、生产各个环节,涉及成千上万个零部件,组织如此大规模的协作攻关,系统工程管理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转变企业发展方式。航空工业一直十分重视信息化建设工作,把信息化作为实现产业升级、促进跨越发展的战略性、全局性措施。近年来,坚持数字化与重点工程建设、工业基础能力提升、科研生产模式转变、人才队伍建设相结合,通过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不断提升核心能力,努力实现由主要依靠增加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的转变。经过增长的投入,目前在CIMS工程和企业资源计划管理(ERP)、CATIA软件应用方面均取得较好进展,专网建设和数字化设计与制造、财务信息化、办公自动化等方面已经走在国有大型企业前列。比如“枭龙”飞机从冻结技术状态到首飞成功,只用了23个月,创造了我国航空发展史上的奇迹,研制工作中广泛运用数字化技术对加快型号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坚持深化改革,调整结构,增强发展动力

  深化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必然要求。进入二十一世纪,面对新一轮世界范围的产业转移和结构调整,面对新的军事变革的挑战,航空工业紧紧围绕大集团战略发展目标,以改革和结构调整促进发展,加快航空企事业单位战略重组步伐,优化资源配置,不断加强核心竞争能力。

  一是在国家政策指导下积极推进政策性破产、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离办社会。对资不抵债或效益低下的企业采取破产、兼并、转让等方式减少亏损源,把资源集中在优势企业和骨干企业,努力做大做强。列入国家政策性破产计划的40个项目全部实现法律终结,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离办社会取得较大进展,全行业从业人员从1999年的54万人减少到2007年的约40万人。通过系列化改革的推进,进一步精干主业,放开搞活辅业,使得企业资产、人员、组织结构的日趋合理,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提高。各项改革成效明显,航空工业整体销售收入持续快速增长,全员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整体赢利能力大大增强。

  二是大力推进专业化整合,统筹优化资源配置。专业化是企业发展的必然方向,是国际先进航空企业取得成功发展的重要经验。我国航空工业进行专业化整合是合理配置现有资源、壮大主业的必然选择。近年来,航空工业以实现大集团战略为目标,着眼于做大、做强,按照价值链延伸进行专业化整合,不断拓展发展的“蓝海”。实现了航空与非航空产业分业经营,努力打造军民用飞机研制平台、航空发动机制造平台、直升机和复合材料研制平台、通用飞机研制平台、重机制造平台、飞机起落架研制平台、航空产品转包生产专业平台。以西飞国际为平台,整合西安、沈阳和成都的民机制造力量取得重大进展,飞机资产运作平台初步形成;以力源液压为平台,整合燃气轮机资产等重机资产,打造重机资产运作平台;西航集团借壳S吉生化作为航空发动机业务资产运作的核心平台;哈飞航空作为直升机研制资产的核心平台;洪都航空作为通用飞机研制的核心平台;中航光电公开上市作为光电连接器业务资产运作的核心平台。当前,各专业化资本平台运作已初见成效,为产业化发展插上了翅膀。另外,通过资源整合先后成立了航空发动机事业部、航空电子研究院、航空电源中心,空气动力研究院、雷达与电子设备研究院、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研究中心、新乡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航宇救生装备有限公司等,

  新的体制机制有力地促进了专业化发展。

  三是积极推进以市场化为导向的用工、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增强机制活力。近年来,航空工业不断加快推进企业内部三项制度改革,健全责任体系,将能力、业绩、贡献与收入分配紧密挂钩,经营者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的市场化机制基本建立。着眼建立科学合理的业绩评价考核体系,不断完善企业经营者激励机制,健全约束和监督机制,在企业中全面推行经营者年薪制,针对上市公司高管人员实行股权激励试点,有效地激发了经营管理者做好企业的主动性。着力用人环节的市场化建设,吸引人才政策成效显著。通过改革建立新机制,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三支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一批专业技术、技能带头人通过科研生产的锻炼迅速成长,一支年富力强、朝气蓬勃的后备干部队伍基本建成。

  (五)坚持资本化运作,快速提升企业价值

  资本化运作是促进企业快速发展和效益提高的重要手段,是实现产业化发展的杠杆。近年来,航空工业努力借助资本市场,完善企业治理结构和监督激励机制,提高融资能力和经营效率。先后通过企业股份制改造、并购重组、借壳上市、定向增发等资本化运作,从资本市场累计融资200余亿元。目前拥有21家公开上市的股份公司(沪市10家,深市8家,香港联交所3家),其中2003年末中航科工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国内第一家军工集团主业改制在香港成功上市。同时,积极推进企业债发行,降低资金使用成本。根据战略发展需要,成立了财务公司和国际租赁公司,推进航空证券、江南证券、江南信托和江南期货重组,积极搭建集团公司金融平台,产融结合发展迈出第一步;先后成功并购广东国际大厦、东方机床厂、开乐专用车辆公司、捷克维纳发动机公司,拓宽发展空间。资本化运作为发展筹集了资金,增强了盈利能力,极大地提升了企业价值,提升了航空工业的整体形象,以高科技为突出特点的航空板块已成为资本市场一支重要力量。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编辑:SN003)
分享到:

  相关专题:空军建军60周年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相关专题:空军建军60周年

更多关于 中航工业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