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盛唐,虽然那时国力强盛,但受时代局限,其边防设施并不完善,长期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对此,唐代边塞诗有着许多具体而形象的描写: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王昌龄的这首《出塞》,展现了一幅壮阔的边关夜色图,表达了戍边将士强烈的爱国激情,千百年来始终受到人们的推崇。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该诗也深刻地反映出边防建设的滞后与薄弱:从秦汉到大唐,前后跨越千年。可千百年来,边防建设并没有多大改观,长城还是秦汉时的长城,关塞还是秦汉时的关塞,而敌人一再逼近边关,战争一直持续不断。
往事越千年,换了人间。
汉唐胜事今已矣,当代屯垦孰能比:屯垦大军二百万,雄镇天西七万里。
(王亚平《西部屯垦歌》)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极推进边海防各项建设,边防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从低层次到高水平、从单一型向多样化、从零散型到成规模的历史性跨越,信息化建设和综合保障能力也显著提高。边防日新月异的变化成为当代戍边诗的主旋律——
少时长剑倚西天,昼垦荒陲夜戍边。此日戈滩腾火箭,老兵沧海看桑田。
(成朝柱《新疆军垦战士》)
“信息化长缨”缚苍龙
唐代的武器发展处在冷兵器时代,其作战效能相当有限: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城头铁鼓声犹振,匣里金刀血未干。
(王昌龄《出塞》)
目睹这场悲壮苍凉、惊心动魄的战斗场面,人们在领略将士们威风凛凛的精神风貌和昂扬亢奋的英雄气概的同时,从耳畔回响的声声铁鼓和眼前滴血的战刀上,能够发现当时武器装备的原始:巡边打仗靠的是马匹、大刀、弯弓箭;传递信息靠的是号角、铁鼓、烽火台。而现如今:
尖精装备进深山,巡逻不再跨马鞍。荧屏清晰明如水,一点鼠标目了然。
(胡志毅《戍边曲》)
戍边手段今非昔比:越野性能好、机动能力强的新型指挥车、巡逻车和运输车配发边防连队,边海防部队执勤从徒步、骑马巡逻为主,向乘车(艇)巡逻为主转变。研制开发的集作战指挥、边防管控、信息服务于一体的边防信息化系统,实现了卫星定位和信息实时传输——
凌风大翼气方酋,如箭银鹰射斗牛。日夜巡天三万里,只因心底有神州。
(林峰《空军礼赞》)
我国还不断加强边防的空中巡逻和警戒,从空中到地面,形成了立体防卫网,当代边关可谓是铜墙铁壁、固若金汤。
座座哨所沐春风
军旅生活艰苦,驻守边塞尤甚。在唐代,黄沙、风雪、寂寞荒凉、戈矛搏击,构成了边塞生活的主旋律: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在如此辽阔雄奇的背景上,“一片孤城”显得如此萧索、荒凉,荒凉的连春风都吹不到。久住“孤城”的戍边人,生活难以保障,寂寞之感更是难以忍受……
斗转星移,沧桑巨变:如今,边海防部队营房设施大大改善,官兵喝上了“甘泉水”,用上了“长明电”,住上了“保温房”,洗上了热水澡,吃上了“四季菜”——
冰冻三尺草不生,春色永驻大温棚。韭绿葱白茄子紫,椒红柿熟蒜苗青。(胡志毅《戍边曲》)
但无论边防条件怎样改变,戍边官兵始终牢记使命,保持高昂的战斗精神:
漫天飞雪舞高原,独立风头志更坚。纵使百花常误我,此心不改向边关。(朱延涛《高原战士》)
边防官兵始终识大体、顾大局,舍小家、顾大家,用高尚奉献精神和博大军人情怀托起边关安宁:
老母病缠身,辞行热泪潸。
慈恩铭肺腑,别绪动心肝。
家事轻如叶,国防重似山。
床前三叩首,阔步向边关。
(张世周《辞母参军》)
在戍边人的心理天平上,祖国安全、人民幸福的分量永远最重。拥有这样的戍边好儿男,祖国的安稳、人民的利益就有了可靠保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