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世界画刊:苏-33重型舰载机发展及性能详解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05日 09:09 军事世界画刊
军事世界画刊:苏-33重型舰载机发展及性能详解
资料图:俄罗斯航母上停放多架苏-33舰载机

  声明:本文为《军事世界画刊》杂志供《新浪军事》独家稿件。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作者:施征

  苏联/俄罗斯的“苏-33”和美国的F-14是世界上仅有的两种重型舰载战斗机。F-14的退役使“苏-33”成为当今世界上唯一的重型舰载战斗机。随着亚洲有关国家有意要引进该机.“苏-33”又一次引起世人的瞩目。

  研制过程

  在“苏-27”生产型1981年4月首飞后的1982年。苏联随即开始用“苏-27”的T-10-3原型机进行地面滑跃甲板起飞和拦阻着陆的试验。1983年,“库兹涅佐夫”号航空母舰开始建造,T-10舰载机的试验工作进一步加快。1986开始正式使用带前翼的T-10-24和双座型T-10-Y2进行工厂试验。

  在1989年9月“库兹涅佐夫”号航母舰开始试航前,“苏-27”的舰载型“苏-27K”已经基本上完成了全部的设计和试验工作,并对飞机起飞、着陆、空中加油和机翼折叠等技术进行了相当充分的试验。 1989年11,“苏-27K”首次在

航空母舰上着舰。被正式命名为“苏-33”型舰载战斗机,组建了俄罗斯海军第一支先进舰载机作战部队,使俄罗斯海军首次具有了可以和美国海军艘载机在质量和战斗力上相抗衡的海上空中作战力量。

  气动布局

  “苏一3”’的机身结构与“苏-2”基本相同,都由前机身、中央翼和后机身组成。为蔫足舰载采用拦阻方式着舰时所需要承受的5g纵向过载,对“苏-33”机身主要承力结构进行了加强。前起落架支柱直接与机身主承力结构联结,加强了前起落架的结构强度,并且改用了双前轮。主起落架直接联接在机身侧面的尾粱上,通过加强的结构和液压减振系统。使主起落架可以承受在舰上拦阻着陆时6~7米/秒的下沉率。尾钩组件安装在强化的中央珩粱上,为保证飞机在大迎角状态下在舰上起、降的安全性,缩短了尾锥的长度,尾锥中的减速率去掉,改装电子设备。尾钩连杆设置在尾锥的下方。

  机翼部分改动比较大,“苏33”增加了主翼的面积。并且把“苏-27”后缘半翼展的整体式襟副翼改为机翼内侧的2块双开缝增升襟翼。在机翼靠近翼尖部分设置有副翼。通过增加的双开缝增升襟翼,提高了“苏-33”的机翼升力。在主翼内侧的2块双开缝增升襟翼之间的位置上安装有机翼折叠机构,把主翼分为固定翼段和可折叠机翼两部分,通过布置在机翼折叠机构开缝处后段的液压作动筒控制机翼的打开和折叠。

  从后期的原型机开始,“苏-33”就增加了可动的前翼结构,这个新增加的前翼设计十分出色,前翼的偏转角度为+7度~一70度,只能同向偏转而不能差动,前翼与主翼安装在相同平面上。通过加装的前翼和使用电传操纵系统.使“苏-33”的纵向安定度放宽到15%平均气动弦长,比“苏-27”的5%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小型的前翼与边条共同作用可以形成一个可控涡系。提高飞机的俯仰操纵性能。通过可控涡流的作用,苏-33的升力系数在“苏-27”的基础上又增加了近0.2(意味着短距起降能力有所提高)。

  与法国“阵风M”以及类似的采用鸭式布局的战机相比,“苏-3”的前翼设计并不具备鸭式布局飞机的气动特点,只能同向偏转转的前翼所起到的是可控边条的作用。“苏-33”的边条翼面积较大,并且提高了翼身融合度。为了充分利用前翼和边条共同作用所形成的有利干扰,“苏-33”在设计中对前翼的位置和控制方式都进行了长时同的试验。

  “苏-33”的垂直安定面高度比“苏-27”略有增加。提高了飞机的方向安定性。使“苏一33”在侧风条件下的起降性能有所提高。水平尾翼布置位置和结构与“苏-27”相同。由于艘上使用对空间的限制,水平尾翼在与主翼折叠处相同的位置也设置有折叠机构.可以在舰上与主翼一起折叠起来,主翼和尾翼折叠后的宽度相同,减少了“苏-3”在航空母舰甲扳上所占的面积,相应增加了甲扳上的战机容量。大家知道,受航母甲扳面积限制,不可能将全部战机部停放在飞行甲板上,大越分战机教停放在舰体机库内,一旦需要,机库内的战机可通过升降机提升到飞行甲板,且这需要很长的时间。所以,对舰载机采用折叠机翼可在甲板上尽可能多地布置于战机数量,有利于紧急战备情下有更多的飞机能够升空作战。另外,必要时“苏-33”的机头雷达罩也可以进行折叠。因为“苏-33"由于主翼、水平尾翼甚至是机头部能折叠,所以航母可以多载几架战机。

  座舱设备

  和F/A-18E/F等新一批次的西方改进型舰载机相比,“苏-33”的座舱是原始与落后的,但也有自己的特色。“苏-33”座舱显示系统比“苏-27”有所改进,换装了改进型的平视显示器,可以显示导航、瞄准、飞行姿态信息和雷达/红外探测系统的信号。座舱内部的飞行仪表仍然是常规仪表,右上角的单色多功能显示器可以显示雷达和红外系统得到的信号图形。

  “苏-33”上采用的头盔瞄准具是通过头盔上表面的红外发光二极管和座舱内的光敏元件进行定位。瞄准具为单目简单光环式,只能显示简单的瞄准和锁定信号。机上红外格斗导弹导引头可以随动于头盔瞄准具,采用头盔瞄准具扩大了“苏-33”在近距离格斗时的导弹离轴发射范围。在对海上目标作战时可以控制Kh-41导弹对驱逐舰以上规格的水面目标进行攻击。

  “苏-33”的雷达和主要电子系统与“苏-27”基本相同,雷达采用了“苏-27”上N001雷达的改进型,提高了雷达对水面目标的探测能力。与美国同类飞机装备的雷达相比较,“苏-33”采用的N001雷达对空作战模式少,只具有简单的对海作战模式,在对空作战中可以使用中程空空导弹进行拦截作战或者使用短距导弹。 “苏-33”的光电探测装置与“苏-27”采用同样的结构,因为机头左侧安装了伸缩式空中加油管,“苏-33”的光电探测装置偏向右侧。由光电二极管组成的红外接收系统可以探测距离60千米内的尾后目标,对目标迎头发现距离不超过20千米。激光测距仪的最大有效作用距离为7千米。

  “苏-33”的电子对抗系统由SPO-15LM全向雷达告警接收机控制的主动干扰机和诱饵弹投放器组成。全向雷达告警接收机可在360度范围内探测大部分频率上的脉冲雷达和频率捷变雷达,在座舱内显示辐射信号的类型并且由飞行员控制投放诱饵弹,机上采用的主动干扰机和在机翼翼尖处外挂的主动式电子干扰吊舱,可用连续波或者脉冲的方式进行杂波干扰和地形反射干扰。如果在担负伴随干扰任务时,机翼下的挂点还可以挂装吊舱式电磁干扰系统。

  在飞行控制系统和飞行性能方面,“苏-33”仍采用了“苏-27”上的模拟式电传系统。电传操纵系统和前翼的使用使“苏-33”的敏捷性有所提高,飞机操纵更加轻巧灵活。这意味着,“苏-33”具有与“苏-27”相似的空战能力。但由于没有采用先进的数字式电传系统,所以在这方面,“苏-33”又是远落后于西方新型舰载战斗机的。

  总体上看,“苏-33”的显示系统和人机工程设计方面与“苏-27”相差不大,整体光电系统要落后于F/A-18E/F等新型号舰载战斗机。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243,000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