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编者:为了更好的为读者呈现多样军事内容,满足读者不同阅读需求,共同探讨国内国际战略动态,新浪军事独家推出《深度军情》版块,深度解读军事新闻背后的隐藏态势,立体呈现中国面临的复杂军事战略环境,欢迎关注。
10月初中国军网一篇名为“全军最邋遢的官兵”的图片报道引起了很多网友的关注,图片中人民解放军驻阿里地区边防军人以“衣衫不整”、“蓬头垢面的”的形象出现在了公众视野中。如果是平常,这样的军人形象可能会招来一片非议,但这次却没有,相反这群“邋遢”军人得到了人们极高的赞誉。“这才是真正的军人”!不少网友如是说。那么在这些“邋遢”军人是如何变得“邋遢”呢?很多人都知道是又一次的中印对峙造成的,那么这次对峙的来龙去脉是如何?其背后又隐含着什么信息?笔者根据双方报道和一些背景资料来进行简单了的分析和猜测,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进入正题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中印边界的争议地区。中印边界争议区域分为东段争议区、中段争议区和西段争议区。其中东段争议区是我们熟悉的藏南地区,约9万平方公里,现全部由印度控制;中段争议区包括巨哇、曲惹、桑、葱沙、波林三多、什不奇山口附近、香扎、拉不底、乌热等地(聚合为4个区块),约2000余平方公里,也由印度控制;而西段争议区便是阿克赛钦地区,约3万多平方公里,其中除巴里加斯为印度控制外其余均为中国控制。
以上是中印边界争议的总体状况,除此外双方仍对个别地区的归属有争议,此次对峙就发生在楚木惹(也称楚玛尔)附近,解放军驻防的点叫支普齐。支普齐,约北纬32度34分,东经78度36分,位于楚木惹南侧,中印边界西段、中段分界处6795高地稍微靠东。
从事后双方媒体对对峙事件的介绍我们大致可以还原事件过程。对峙的起因是9月初中国的公路修到了支普齐附近,并有向提普列方向前进的趋势,本来中国在自己国土进行基础建设其容他人非议,但中印边界地区的复杂性不仅让外人的非议成为了可能,甚至外人还有所动作。在发现对面中国筑路工人的行动后,印度军队采取了粗暴措施,其不仅在提普列修建了观察屋,甚至出动重型机械毁掉了我方一段道路。由于事发时间点为习近平主席访印前夕,印方可能判断我方会就此退缩从而采取了这么大胆的行动,但他们显然打错了算盘。
发生对峙的支普齐位于西藏阿里地区扎达县,是全军距离北京最远的执勤点,从防务上来说属于新疆军区阿里军分区,阿里军分区约有十余个边防连和1个独立步兵营,其防区自班公湖以南直至中印边界中段东侧,区内与印度的争议地区包括巴里加斯和中段所有争议区。支普齐原为阿里军分区山岗边防连的最远执勤点,因道路极为艰难,环境极为恶劣长期以来被边防官兵称作“去不起”,近年来阿里军分区在曼扎(原来也是山岗边防连的巡逻点)地区新组建了边防连,由这里到支普齐相对容易,而道路也是由此向支普齐方向修筑的。在新华网“营长祁发宝,九死一生闯边关”的报道中我们得知扎达边防营营长祁发宝率领官兵自3月初便驻防此地。
由于印度一侧的自然条件相对较好,在毁坏我道路,双方冲突升级后很快印度便调集了大批援军,我方人数劣势很大,前线战士向后方求援。军区高层向阿里军分区司令员刘格平下达命令,执行“飓风行动”,官方措辞为应急演练,但在事后的图片报道中军官中出现了前面驻防支普齐的边防营长祁发宝,而且出现的地名也在支普齐附近,因此判断飓风行动有检验部队能力和增援我方对峙官兵双重目的。从中国军网公布的军官照片信息来看有;军阶最高的为王军贤、屈怡,前者现为阿里军分区参谋长(此前为新疆军区特战团团长,深谙高原特种作战),后者现为南疆军区某边防团团长(博士,对战术颇有研究)。因为我们知道阿里军分区并无边防团编制,而调到其他防区边防机动部队的支援也可见此次事件绝非一般。
由王军贤参谋长带队的部队驻地离目的地达720公里,途中需要翻越16座海拔4900米以上的达坂,其中巴尔觉达坂,垂直落差达1100米;香让拉达坂,需穿过海拔5760米的鞍部;希拉达坂,垂直落差近1500米,有351个弯。在接近目的地时,部队还进行了道路抢修、闭灯驾驶和攻夺高地演练,这也从一个侧面看出,解放军边防部队是有备而来。
部队到达支普齐后,中印双方的对峙到了最大规模。据印度方面的报道,印军人数最多时达2000人,解放军也有800人。对峙达到这种层级,除了对峙双方的指挥官交涉外,事件迅速升级到更高层面。
因关于我方行动的诸多信息均来源于军报兰州分社的《无人区日记》系列报道(大家可以搜来一看),而报道中并未提及任何中印对峙的明显信息,只是提到了有红蓝对抗,但根据前面的判断,这支部队又的确是到了支普齐,所以笔者猜测由于政治上的一些原因使得这个记者在撰稿的时候将对峙的信息有意略去了,而红蓝对抗中的蓝军,有的是设定蓝军,有的则是真蓝军—印军,对峙中将红蓝对抗科目引入不能不说是极其大胆而又逼真有效的行动。而这也说明这次对峙中我方增援部队的出动任务二重性,即在达到增援目的的同时检验部队的某种作战能力,接下来我们重点谈谈后者。
什么样的作战能力?开门见山的说,是具备在极端困难条件下在支普齐方向以军事实力拿下楚木惹地区并在这一方向发展进攻的能力。我们先谈谈楚木惹地区。
相信很多网友都还没有忘记2013年4、5月间发生在天南河谷的中印帐篷对峙,这次对峙也被称为是近年来中印双方最引人注目的一次对峙。对峙中双方谈条件时,有一个关键议题,那就是印军楚马要塞的拆除问题,中方坚持拆除楚马要塞才能撤军,这个楚马要塞并不在发生对峙的天南河谷,而在对峙点以南160多公里的楚马地区(又称楚木惹或楚玛尔,支普齐即在其附近)。我们甚至可以猜测帐篷对峙中中方如此坚持或许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围魏救赵,实际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楚木惹地区的印军工事能够拆除。
楚木惹地区之所以重要相信看过当地地形图的人能猜个大概,只要中方控制住这一地区附近的高地,那么由此向北将对此方向印控地区构成严重威胁,其起到一个桥头堡的作用。早在2009年新疆军区陆航部队的直升机就对这一地区的解放军巡逻队空投过物资,不过由于此时道路尚未开通,解放军部队并不能做到常驻。而印度也不是傻子,此地的重要性印度自然也心知肚明,由于自然条件相较中方要好,2011年印军在楚木惹构筑了工事。此后该工事在印军冬季撤军后一度被解放军拆毁。不过印度此后又卷土重来,其不仅重建了设施还变本加厉地在解放军的巡逻路线上安设摄像机等。由于道路等设施的原因导致解放军在这一方向难以长到长巡,因此在2011年前后,解放军不仅在距离此地相较不远的曼扎组建了新的边防连,同时也向楚木惹方向修筑道路。而且在2013年的帐篷对峙中还以印度拆毁楚木惹的工事作为必须撤军条件。
当然此地如此重要,印度绝不会这么轻易如我方所愿,而中方也不会相信一贯耍赖的印度。事实也的却如此,不久之后印军再次卷土重来,9月份因为我方道路的问题,其还悍然加以毁坏。于是再一次的对峙开始了。不过解放军这次来绝对不仅仅是增援对峙而已,而是极具实战背景下的演练。
在我方的后续报道中,笔者又发现了一名军官——部队长桂晓明,要知道桂晓明不是边防部队的军官,而是新疆军区某摩步师主力作战团的团长,该师正在高原驻训,野战部队加盟“飓风行动”自然不仅仅是为了对峙这么简单。我们接下来看看“飓风行动”红蓝对抗中的些许信息能有什么发现。
信息一:某营拉运生活物资的2台运输车被“蓝军”低空飞行的直升机侦察到,泄露了部队的行踪。上级下令所有车辆后撤20公里,隐蔽到后方深山峡谷之中。该营请示留下炊事车、水车保障生活,被指挥员坚决拒绝。官兵陷入断炊、断水的局面。
信息二:深夜,官兵刚刚入睡,蓝军无人飞机掠过营地,官兵宿营帐篷暴露无遗。前沿指挥所下令部队将帐篷全部拆除,所有人员迅速隐蔽。倾刻间,宿营地消失,官兵全部分散在山崖绝壁之间。
信息三:次日,该营用对讲机通联部署任务时,被蓝军截获信息,行动遭到失败。为防止此类事件再次发生,上级决定停用一切无线通信设备,改用有线电话、旗语指挥联络。有线电话开通之前,“鸡毛信”在阵地再现,通信兵在阵地上来回穿梭,靠双脚传递命令。
以上的三条信息可以解释为什么部队形象尤其邋遢、断水断电的问题。断水断电并不是之前网上流传的所谓外交斗争的需要,而是演习要求。因为我们之前分析了,飓风行动带有极强的实战背景,那么其设定必然也是极端严格的。既然扮演蓝军的直升机、无人机能发现行驶的车辆、帐篷,那么印军也能,因此解放军阵地上无车辆,无人员住宿帐篷。但为什么把保障车辆也撤掉呢?笔者猜测可能预设的情况是作战中后方道路被毁车辆一时无法通行,前线部队不得不在断水断电的极端条件下生存、作战。在断水断电期间有直升机进行了有限补给,这也符合战时条件。而从解放军战士们的实际表现来看,这十几天的时间里,他们不仅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完成了与对面印军的对峙任务,而且也完成了相应的高地作战演练。
约在9月20日后,双方高层人员的交涉取得了进展。我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23日表示,中方和印方都有共同的意愿和诚意,通过现有的一系列涉边机制及时进行沟通和有效管控。据我了解,有关事态已经得到及时有效管控,边境地区是和平的。我国防部发言人耿雁生25日也说:“关于近期发生的情况,中印双方通过有关机制进行了有效的沟通。目前,事态已经得到及时有效管控,可以说边境地区是和平的”。据《印度快报》27日报道,印度外交部长斯瓦拉吉周五在纽约表示,她与中国外长王毅会谈后决定,中印双方周五开始从边界撤军,到下周二撤完,双方军队将恢复到9月1日所在的位置。至此,9月份的这次对峙事件终于告一段落。
虽然这次发生在支普齐附近的对峙问题暂时解决了,但是可以肯定的说,类似的对峙,支普齐事件不是第一次也决不会是最后一次。因为在中印边界争议地区,总体而言印度一侧的自然条件要好于中国一侧,前者不仅海拔要稍低,而且筑路条件和驻兵条件也要好于后者。所以其一直对中国一侧采取前进政策,蚕食战术。我方自然不会任其恣意妄为,从这次的支普齐事件我们也可以看出解放军也在有规划地向前挤占,尤其是重点地区,正所谓敌进我进,以后随着我方条件的改善要做到我进而不让敌进,而类似飓风行动这样的真正的实战化演练也要多进行,有备而无患嘛。当然有一点尤其要注意和强调的是,高原地区由于自然条件极为恶劣、敌情又相当严重,无论军官还是士兵,无论巡逻还是演练都要付出很多,甚至是生命,希望国家在其待遇和生存环境方面多投入一些资源,再多一些。(作者署名:超大 中秋星空 本文原载于超级大本营论坛,新浪军事特此鸣谢!)
本栏目所有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凡本网注明版权所有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新浪网,凡署名作者的,版权则属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经本网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新浪军事:最多军迷首选的军事门户!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