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黄海之滨,某型导弹试验正如火如荼地进行。
“飞行姿态良好,各项指标正常……”海军某试验区指控中心,一位年近花甲的专家目不转睛地盯着测控系统指挥屏幕,表情坚毅、目光如炬。
他,就是海军某试验区高级工程师娄汉泉,被战友誉为海上靶场“牧箭人”。
导弹测量控制系统是试验任务非常重要的一环,如同放牧人手中的鞭子,牢牢掌控着导弹的飞行状态和各项数据,使之不会成为脱缰的野马。
上世纪90年代末,海上高精度测控系统在国内尚属技术空白,世界各军事强国将此视为核心技术对外封锁,这成为我国进行某型导弹试验的瓶颈。
“再难也要搞出来!”时任试验区装备部部长的娄汉泉毅然挑起重担。
国内没有相关测控装备,娄汉泉带领科研团队,在现有装备基础上自主设计。一次,厂家提出设备上的某参数设置过高,生产技术无法达到要求。他听到这个消息坐不住了,不远千里赶赴厂家参加技术协调会。他从招标方案、参数理论方程到实际生产,建议条条在理,使厂家和与会专家刮目相看。
在他坚持下,我国第一款多功能集成的统一测控装备问世。工程结束后,由娄汉泉带领科研团队自主创新设计的某型导弹测控系统荣获全军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申请国防专利3项。
“作为军人,就要始终冲锋在路上。”这句话是对娄汉泉工作状态最生动的写照。
这些年,娄汉泉跑遍了分布在环渤海地区的数十个备选测控站点。很多地方不通车,相距几十公里的站点都是他用脚一步步丈量出来的。
如今,已年近六旬的他依旧干劲十足。每次遇到需要出差的任务,他总是主动揽下来;遇到技术合作交流,他总是毫无保留将多年经验成果与大家分享。高工黄琪说:“他一点儿都不像快要退休的人,每天都是激情满满地在工作。”
前不久,该试验区进行一次重要试验,为确保任务圆满完成,娄汉泉干脆就睡在了办公室。任务结束后,他顾不得庆功就要往家赶,大家这时才知道他的岳母生病住院,家里妻子一个人忙得不可开交。事后,他说:“试验任务是大事,家里有个人就够了。”
因为贡献突出,娄汉泉当选为全军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会委员、海军科研成果奖评委,享受一类岗位津贴。说起这些,他摆摆手:“其实我也没做什么,都是大家的功劳,最后算到了我身上而已。”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