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软件工程师Bhavani Gucha意外拍摄到印度植物园中的猕猴看到报纸后的反应。(图/翻摄自hotspotmedia.co.uk)
参考消息网10月9日报道 境外媒体称,猴子与人类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会“读报”的猴子可是相当罕见。28岁的软件工程师Bhavani Gucha就在印度南部的拉巴克植物园(Lalbagh Botanical Gardens)捕捉到这个特别的景象,一只猕猴边吃东西边读着当日的股市行情,甚至还有表情变化,彷佛对于读到的内容感到震惊。
据台湾东森新闻网10月8日报道, Bhavani Gucha当时也被眼前这只猴子的反应感到惊奇,因此在植物园中花了1.5个小时拍摄牠。他也表示,因为猴子的表情相当丰富,所以非常喜欢拍摄牠们,且这些猴子早就习惯被围观,拍摄时只距离约5米而已。
当地游客也经常用报纸包着水果给植物园中的猴子吃,但Bhavani Gucha从来没有看过照片中这只猴子呈现出的反应,就像是看得懂报中内容般,有各种不同表情,也让他觉得非常的新鲜有趣。
更多“猕猴”相关新闻,微信搜索关注公众号“参考消息”(ID:ckxxwx),外国媒体每日报道精选,随时随地想看就看,还有会员福利等着您哦。
【延伸阅读】印度猕猴吃午餐“看”报纸 阅读新闻表情多(图)猕猴仔细阅读最新的股市新闻,它似乎对里面的消息感到震惊,时而目瞪口呆,时而沉思不已。(网页截图)
中新网10月9日电 据外媒7日报道,在印度南部拉巴克植物园,一只猕猴在树上阅读报纸的画面被摄影师捕捉,“猴子读报纸”这一现象引起了人们的热议。
据报道,当时,这只猕猴正栖息在树上吃午餐,同时双手捧着当天的报纸,仔细阅读最新的股市新闻。它似乎对里面的消息感到震惊,时而目瞪口呆,时而沉思不已。
报道称,这些滑稽的照片是28岁的软件工程师巴瓦尼·古查拍摄的。他表示,来到该植物园的游客经常将水果包在报纸中喂猴子,但他从未看到猴子对新闻报纸做出这种有趣的回应。古查说:“猴子是我非常喜欢拍摄的动物,因为它们的面部表情很丰富,也很有特色。”
据悉,古查在安德拉邦长大,现在生活在孟加拉邦,他在植物园花了90分钟拍摄猴子。他说:“这些猴子已经习惯被人围观。拍照时,我距离它们大约5米远。”
微信搜索关注公众号“参考消息”(ID:ckxxwx),外国媒体每日报道精选,随时随地想看就看,还有会员福利等着您哦。
(2014-10-09 09:18:26)
【延伸阅读】杭州老人摘猕猴桃失联七昼夜 初判高处坠落致死图为搜救队伍搜寻江老师下落。 吴新宇 摄
中新网杭州9月22日电(记者江耘 实习生董佳丽 通讯员吴新宇)9月21日中午,搜救队员在浙江杭州建德市钦堂乡谢田村良坑发现了失联已经7个昼夜的江老师。
富春江镇退休教师的江老师失联到今天已经是第八天了,经过整整七个昼夜的全力搜救,今天中午12点半左右,从建德方向一支搜救队伍发出消息,江老师终于找到了。但遗憾的是,江老师已经没有了生命迹象。
发现江老师的搜救人员姓李,是建德钦堂人。昨天,他听说了自己一位桐庐亲戚每天在寻找江老师的消息后,今天陪着一起上山搜救。当他们攀爬到建德市钦堂乡谢田村良坑附近的山上后,发现了江老师遗体。据搜救队员介绍,这个位置距离江老师那只装有猕猴桃的袋子相隔横向距离有700多米。
9月14日晚上10时许,当地消防接到报警称,江老师于白天上山摘猕猴桃后失去联系。接到报警开始,桐庐警方共会同当地干部群众先后分11个批次上山救援。公安民警和协辅警会同富春江镇镇村干部群众、消防官兵组织搜救工作。
9月16日下午,第6批次搜救队伍无功而返,甚至还有一名搜救队员被蛇咬伤,杭州警方专程派援的警犬也已经疲惫不堪。给人们留下最后一线希望的是,江老师的手机依然能够拨通,但是无人接听。搜救队伍始终没有放弃努力。每天上午7点,设置在大庄村村委的指挥部根据前期情况,确定当天搜救队伍搜救线路和范围。
“我们派出所每天安排至少9位民警和辅警参与搜救,派出所协警潘凯航在搜索过程中不慎摔伤,但第二天早上起来后,咬咬牙继续上山搜寻,教导员储一庆等连续坚持搜救4次。”富春江派出所所长潘晖介绍,很多民警和村民在搜救过程中都意外受伤,但大家都不轻言放弃。
“得知消息,我们首批8位成员,就上山救援了。”桐庐飞鹰户外俱乐部负责人周军介绍,9月16日,俱乐部得知江老师失联的消息,就号召俱乐部成员加入到社会救援的力量中,并保证每天都有10名以上成员参与救援。飞鹰户外俱乐部除了发动内部成员参与救援,也积极联系全省各地的公益救援队。一呼百应,公羊队、浙江民安公益救援中心、中国蓝天救援队、台州山地救援队以及上海户外救援队等民间救援组织陆续赶赴桐庐。百余名救援人员,整合资源、发挥专业功能,通过专业技术,划分搜救范围和线路,分批次、分区块,进行地毯式搜救。
“虽然我们有一些先进设备系统和专业的搜救人员,但是丛林密集、荆棘铺路,搜救依旧难度很大。”来自浙江民安公益救援中心的救援总队长徐华荣介绍。
在连续搜救过程中,始终没能找到江老师,特别是救援的黄金72小时一过,大家的心情更加焦急。公安民警和搜救队员们没有捷径,靠双手、双脚、双眼,一寸寸找,一片片看。每天下山后都累得筋疲力尽。
截至21日下午17时30分,桐庐警方结合现场和尸体检验情况,初步判断死亡原因符合高处坠落造成。(完)
(2014-09-22 07:28:14)
【延伸阅读】新药物治愈感染埃博拉类似病毒的猕猴
新华网华盛顿8月20日电(记者林小春)美国和加拿大研究人员20日报告说,他们开发出一种试验性药物,首次成功治愈了感染马尔堡病毒且已出现疾病症状的猕猴。马尔堡病毒与埃博拉病毒极其相似,因此这一成果也许能帮助控制埃博拉疫情。
研究人员在新一期美国《科学-转化医学》上报告说,新型试验性药物利用小分子干扰核糖核酸(RNA)制成,外边包裹一种脂质纳米颗粒,进入体内后,可以通过阻止病毒复制而发挥作用。
在此次研究中,研究人员把16只猕猴平均分成4组,分别在它们感染安哥拉型马尔堡病毒30至45分钟后、1天后、2天后和3天后启用新型药物治疗,其中感染病毒3天的猕猴已经出现出血热症状。安哥拉型病毒株是马尔堡病毒中最厉害的病毒株,与现在西非流行的扎伊尔型埃博拉病毒一样致死率高达90%,且两者发病过程极其相似,临床上也难以区分。
研究结果表明,接受治疗的16只猕猴全部存活,而用作对照的其他猕猴则全部在感染的第7天至第9天死亡。
研究负责人、得克萨斯大学教授汤姆·盖斯伯特说,新型试验性药物可以用于治疗所有类型的马尔堡病毒。此外,他们也曾用相关药物有效治疗感染了扎伊尔型埃博拉病毒的猕猴,因此“这项技术可能有抗埃博拉病毒的潜力”。他们的合作企业、加拿大特克米拉制药公司已经开始了用此药物应对埃博拉病毒的人类临床试验。
马尔堡病毒和埃博拉病毒都属于丝状病毒家族,均包括多种类型,其中一些类型会导致出血热,致死率很高。但目前,对这两种病毒尚无有效的治疗及预防药物和疫苗。
(2014-08-21 10:08:00)
【延伸阅读】河南济源回应500万元为猕猴建桥:为回馈自然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吊索桥效果图(资料图 图片来源:大河网)
中新网济源8月11日电(记者 门杰丹)为方便猕猴“走亲戚”,斥资500万元建吊桥,发生在河南济源的这件新鲜事11日经当地媒体披露后,引发质疑,有不少网民感慨猕猴比人尊贵,认为劳民伤财。对此,河南太行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济源管理局有关负责人回应称,建设水库人为破坏了自然,建设猕猴通道是回馈自然,500万元建设资金是国家拨付专款,是经过专家论证的,这笔资金实际施工中还不够。
11日,有媒体报道称,河南济源投资500万元在河口水库两岸高山上架设两座吊索桥,供沁河两岸猕猴正常迁徙使用,未来将形成“船在桥下游,猴在桥上走”的独特景观。专家称,为猕猴在高山间建桥,在国内野生动物保护史上属首例。此消息一出,随即引发舆论关注。
“多少山村学生淌水过河去上学没人管”、“动物比人尊贵”、“河南猕猴真幸福”、“两座吊桥值500万?”……很多网民获悉此事后,惊讶之余,表示不满和质疑。
11日上午,针对网民的质疑,河南太行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济源管理局副局长李中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进行了回应。
“这两座吊桥确实在建,500万元是国家拨付的专项资金,不是济源的,也不是河南的。”李中央介绍说,去年资金到位,之后经过招标、规划、勘察、专家论证等,6月份开始修建,10月底前应该能建成。“有人一听说500万元建两座桥就质疑,他去设计了吗?去招标了吗?去监理了吗?建一座桥是有质量要求的,是要长期使用的。500万元,还不够呢!”因为设计时桥长是按照地图上的直线距离来测算的,实际施工中,还长出来一些,施工方说费用不够,具体咋办还待定。
为什么花巨资给猕猴建桥?李中央称,河口水库建设前,沁河河面只有几十米,有4座小桥供两岸村民及猕猴自由通行。如今,水库建成蓄水,两个月前,原有的4座小桥就被淹没了。虽说建在河南太行山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内的河口水库,是控制沁河洪水、径流的关键工程,也是黄河下游防洪工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很多功能,但它毕竟阻断了沁河两岸猕猴的正常迁徙,人为地破坏了自然环境。如果不建桥,夏天猕猴可以游泳到两岸,但冬天咋办?将来建成湿地公园了,游人增多了,猕猴地面活动也会受影响,所以要建设猕猴通道,回馈自然。
“可以说,没有野生动物,就没有人类。”李中央说,人和野生动物关系密切,谁比谁尊贵不好简单地说。“现在涉及生态、环保方面的事都很敏感,这很正常,只要是干好事就没有问题。”李中央说:“一件事情出现后,会出现正面的评价,也会出现负面的评价,很正常,适当的时候,会有工作人员跟帖进行解释说明。”(完)
(2014-08-12 07:07:22)
【延伸阅读】美媒:黑冠猕猴自拍照网络走红 掀版权争夺大战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黑冠猕猴自拍照
中新网8月8日电 据美国《赫芬顿邮报》近日报道称,争版权本来是一件非常无聊的事情。但最近维基百科和英国野生动物摄影师大卫·斯莱特之间的版权之争显得就非常有意思了。
报道指出,2011年大卫·斯莱特旅行至印度尼西亚,拍摄黑冠猕猴的照片。当他架设好照相机后,一只黑冠猕猴突然冲了过来,拿起了斯莱特的相机,开始自拍起来。斯莱特冲印出照片后,发现这只猕猴拍的非常好,表情有趣,于是就将照片发布到了网上。很快,照片在网上就开始疯传了。
报道称,最终这张照片被维基百科收录到维基旗下的维基共享资源网中。该网专门存储与共享公共领域的图片,任何人可以免费使用这些图片。斯莱特发现后立即要求维基将图片撤下,并声称自己拥有这张照片的版权,如果维基要公开他的照片,就应当先付他版权费。
而维基却干脆地拒绝了斯莱特的要求。维基的理由非常有意思,但却有道理:“这张照片从技术的角度来说,是黑冠猕猴自己拍的照片。斯莱特对这张照片也没有版权。”
报道称,随后斯莱特又指责维基百科在最近的一份公开报告中称利用了这张照片的版权归属问题炒作了一篇新闻故事。斯莱特表示自己无法接受维基百科前后完全自相矛盾的说法。
他希望人们能够立刻停止使用维基百科,他说:“必须让大家都知道,维基百科并不是真理之源。”
在斯莱特发表以上言论后,维基百科的发言人凯瑟琳·马赫也发表了一份声明称:“我方在经过慎重的考虑和研究后认为,照片中的猕猴也没有版权。任何人对这张照片都没有版权。所以我方将这张照片划归为公共领域分类,任何人可免费使用。”
“根据美国法律,版权不能归非人所有。所以,在此事件中,尽管猕猴是照片作者,但它没有版权。在此之后,对照片进行冲印、加工、修改的人,也只对修改部分拥有版权,对照片本身不具有版权。”
报道称,知识产权法专业律师乔什·布雷斯莱也表示称,很明显,此次事件中,版权的所有者应该是猕猴。但法律规定版权所有者必须是人类,所以从法律上来说没有人对这张照片拥有版权。
(2014-08-08 09:18:00)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