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军事报道】俄罗斯举办的世界坦克大赛已经落下帷幕,中国代表队虽然取得了团体第三名的不错成绩,但是在比赛中暴露的一系列问题却引起了舆论的关注,9月15日,解放军报刊发了署名文章《出征阿拉比诺 》,这篇报道回顾了解放军96A型主战坦克参加俄罗斯坦克大赛的历程,并首次透露了不少第一手的细节,面对异国他乡的不利环境和装备的客观问题,中国军人可以说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最终凭借着优秀的个人素质后来居上,可以说,能够夺得团体第三名的成绩,已经说明中国代表队的素质是拔尖的,无愧于解放军的荣誉。
但是,报道中透露的一些细节却令人值得思考:
“俄罗斯在弯道处从内侧超车,将比自己重几吨的96A裙板撞掉,挡泥板撞变形,并造成履带裂纹。 看台上的俄罗斯主持人禁不住兴奋地在广播里向全场观众调侃,‘代田财的车被撞了,他一定很生气!’其实,809车的驾驶员代田财听不懂俄语,更顾不上生气。半圈处被对手超越,他是焦急加心疼。在国内不管是演习还是训练,驾驶员爱装如生命,怎么舍得用坦克去撞坦克。”
“爱装如生命”,中国军人对装备的珍惜令读者感动,我军是一支来自人民的军队,在漫长的战争年代中习惯了精打细算的“穷日子”,建国后为了经济建设又做出了巨大牺牲,对于技术装备非常重视,俗话说,大炮一响,黄金万两,技术装备的价值实在不菲,在这种情况下解放军变通摸索出了若干类似“枪代炮”的训练方法,在保证了相当的训练效果的同时,又节省了大量经费。但是,对于装备的极端珍视也造成了一定的副作用,类似解放军报中报道的这样,演习和训练中爱装如生命,习惯于中规中矩的完成训练,对于极端情况的模拟可能就顾不上了,毕竟,一辆坦克可能价值数千万人民币,战士们视如珍宝也是可以理解的,举例来说,中国飞行员在战机出现紧急情况时,第一是远离居民区,第二可能就是尽一切可能保飞机,这种精神令人钦佩,也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到底是飞行员珍贵还是飞机珍贵?
2014年中国军费约合8082亿人民币,在世界范围仅次于美国,应该说比过去有了极大的提高,军费的相对充足也使得新型装备的入列层出不穷,有了新装备如何保障新的战斗力?要打赢现代化战争,改变陈旧的训练思想恐怕是必要的。
“所有中国军人在这突如其来的意外面前禁不住泪奔。王向东哭了,他把几年未流的泪水在俄罗斯一次流尽了;穆江超哭了,他从没有跑得这么快,嘴里念叨着“怎么会这样”奔向坦克查看故障;张越哭了,6次作为备用车驾驶员紧急送车,这一次最为难受,因为必须加罚一圈,他是边哭边开将车送到的;刘子亮哭了,这些天他一直在指挥所用高倍望远镜观察中国队打靶的情况,为了打中没打中,他这个中国小兵甚至敢和总裁判长、中将彼得洛夫叫板……”
从上面这个细节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军人面临的压力有多大,竟然让所有的军人都“泪奔”,都说军人流血不流泪,这其中可能有着这样那样的原因,国人的期望,部队的重托,军人的骄傲……但是,坦克大赛毕竟只是个比赛,虽然过程中磕磕撞撞比较火爆,但是很多地方也脱离实战,且各国的起点也都不一样,并不是个公平的舞台,在这种可能更偏向于娱乐性质的比赛中,我们的军人竟然屡屡“泪奔”,不得不令我们反思:是不是我们给他们的压力过大了?
无论如何,本次坦克大赛已成过去,相信解放军也会对本次大赛做出深刻的反思和总结经验,如果下一次比赛解放军继续参加,我们有理由相信他们会有着更好的表现,就像上士代田财说的那样,“如果明年还能来参赛,我要让他们连我车屁股扬起的灰尘都看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