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这是2012年5月,中国海军航母平台在进行试航。
参考消息网8月12日报道 路透社8月12日称,面对同中国紧张的关系,东盟国家正在加强本国国防产业,将日渐增长的军费预算用于发展本土国防科技,并减少对美欧大型军工企业的依赖。
印尼、泰国和马来西亚等国不会停止与空客、洛克希德马丁等军工巨头签订大宗进口订单,但同时也在益发鼓励本土军工企业参与硬件制造活动。该地区国防开支到2016年预计增至400亿美元,较去年增长10%,有些国家已经在发展自己的出口业务。
报道称,对于东盟10国而言,发展本土国防产业是一项长期的经济和安全目标,只是各自的追求程度不同而已。这些国家纷纷加大投入,对陈旧的设备进行现代化升级,部分目的在于保持地区的军力平衡。安全分析人士称,中国近几个月在南海的各种活动,让东盟国家在实现上述目标上又增添了紧迫性。
东盟成员国没有明说中国是促使各国增强军力的原因之一。日前在缅甸召开的会议上,对于日趋紧张的南海局势,东盟成员国外长在正式公报中再次呼吁涉事各方“自我克制”,但没有提及中国。
咨询公司简氏防务亚太国防业分析师Jon Grevatt说:“这种维护主权的强烈愿望是该地区所有国家目前的头等大事,显然,中国的活动引发了维护领土安全的问题。”
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的数据显示,2013年东盟国防支出增长5%至359亿美元,到2016年预计会增至400亿美元。据SIPRI称,该地区国防支出已经是1992年时的两倍有余。
东盟国家的国防采购仍以政府从西方军工企业采购飞机、潜水艇等大宗项目为主,这些企业包括洛克希德马丁、空客及德国ThyssenKrupp等。该地区已经成为继印度之后的全球第二大军事装备及技术进口地区。
但如今,从印尼的雷达到新加坡的潜水艇订单,该地区各国倾向利用此类采购推动本国国防科技的进步。近期的各种交易虽然在规模或范围方面尚未打破记录,但在采购合同中加入本土制造的条件日渐成为趋势。
分析师称,东盟国家国防业的崛起,目前还不能影响到国际大企业。在欧洲和北美收紧国防预算之际,东南亚地区国防支出增长,对武器制造商而言很有吸引力。
东盟地区的企业缺乏先进技术能力,意味着他们目前还不能与国际大型军工企业正面竞争大宗订单。
他们只能承担更多的补充角色,将目标放在弹药、小型船舶和维护等领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如果这些企业开始在全球市场争夺订单,那么这种情况则会改变。
麦肯锡资深合伙人John Dowdy说:“对于国际军工企业而言,这在近期是机会,从长远看则是挑战。”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