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7月24日报道 据美国财经新闻网7月21日发表题为《“千禧一代”将成为结婚率最低的一代人》报道称,“千禧一代”肯定不会因为仓促结婚而受到指责。美国城市研究所的一份报告称,这一代人的结婚率比其他任何一代人都低。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国际公司(CNN)财经网援引该报告称,与历史上任何一代人相比,“千禧一代”在40岁之前结婚的比例将是最低的。
如果保持目前的趋势,那么将有超过30%的“千禧一代”女性到40岁时仍保持单身。这一比例几乎是“X一代”(指大致在二十世纪60和70年代出生的美国人——本报注)女性40岁时单身率的两倍。
1960年,59%的美国18岁到29岁的成人已经成家。如今,这一年龄段的结婚率降到了20%。
《福布斯》杂志称,总体来看,“千禧一代”(1982年后出生)的结婚率仅在26%左右。
曾出版过多部有关“千禧一代”著作的经济学家尼尔·豪说,人们对婚姻的态度已发生改变。过去几代人倾向于早早结婚然后共同建设未来。
现在,人们普遍觉得先要建立更稳定的基础,尤其是经济基础,然后再成家。
鉴于这样的态度,在前几年“千禧一代”难找工作、不少人依靠失业救济维生的经济衰退期间,结婚率骤降也不足为奇了。
《福布斯》援引发表在一本家庭关系杂志上的学术研究报告称,许多情况下,年轻男性无法承担养家糊口的传统任务,年轻女性往往工作更好、挣得更多。这让女性更容易觉得结婚及随之而来的离婚风险代价高昂。
《福布斯》杂志称,许多人认为,“千禧一代”中有很多人已经将婚姻从他们的奋斗目标中剔除了。高达44%的年轻人认为婚姻已经“过时了”,这一比例比其他任何一代人都高。但研究显示,结婚对于多数年轻人而言仍是重要的。
《福布斯》杂志报道称,根据皮尤研究中心的数据,61%的从未结过婚的人(包括年轻人在内)表示,他们希望有朝一日会成家。
事实上,“千禧一代”内部不同群体的结婚率下降程度并不平均。预计问题最严重的人群将是少数族裔和未接受高等教育者。
城市研究所的报告称,大学毕业生更有可能在40岁之前结婚。但该研究所高级研究合伙人、报告联合作者史蒂文·马丁向CNN财经网解释说,这些人也更有可能比前几代人的结婚时间晚,这样他们可以在毕业后先专注于事业及奠定自己的经济基础。
【延伸阅读】
美媒:研究显示同性婚姻并未影响异性结婚率
2013-06-17 16:25:44
参考消息网6月17日报道 美国媒体称,美国州立波特兰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近日发表在《科学公共图书馆综合卷》杂志上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从数据集来看,婚姻权利平等并非预示着男女结合的“传统”婚姻模式的死亡。
据美国《大众科学》网站6月14日刊文称,这项研究收集了1989-2009年所有50个州和哥伦比亚特区的异性婚姻数量占每个州的成年人口的比例,并把它与同性婚姻或同性结合2009年前就已合法的13个州(和哥伦比亚特区)的异性婚姻比例相比较。
研究人员称,事实上,同性婚姻并没有破坏神圣的婚姻制度。异性婚姻的比例在这些同性婚姻或者民事结合在分析期内已经合法的州并没有太大变化。
研究人员写道:“我们得出结论认为,执行同性婚姻或者同性结合的法律与异性婚姻比例之间没有关系。”他们曾猜测,随着同性婚姻法的通过结婚比例将大幅上升,因为一些同性婚姻支持者曾发起抵制运动,承诺除非同性婚姻合法,否则将抵制结婚。但是数据显示,这一猜测并不成立。
文章认为,这项研究确实需要对同性婚姻到底有多流行、民事结合法律的不同效力可能会对异性婚姻比例产生多大影响进行进一步的研究。由于大量数据缺失,他们也无法分析离婚的影响,而且有几个州在取样期于2009年结束后也通过了婚姻权利平等法律。(编译/刘晓燕)
【延伸阅读】
泰晤士报:“千禧一代”带着父母参加求职面试
2013-09-18 10:49:56
参考消息网9月18日报道 外媒称,研究人员早就指出,80后和90后的孩子与父母的亲密程度超过以往任何一代。随着这些所谓的“千禧一代”踏入职场,这种关系似乎也达到了新的极端。
据英国《泰晤士报》网站9月16日报道,一项对美国近来大学毕业生的调查发现,近十分之一的人曾要求父母中的一位陪他们参加求职面试,3%的人甚至让父母留在面试房间里。专家说,调查结果显示,无法独立应对成年生活已成为一种通病。
据人事部门说,父母介入子女工作的现象正变得愈发普遍。美国人力资源政策协会的一名发言人说:“当家长致电要求商讨(子女的)薪水时,问题就来了。”
报道指出,许多专家对造成“千禧一代”高度依赖性的可能原因持相同观点。他们是使用互联网、电子邮件和电子信息成长的第一代。
《人力资源杂志》月刊说,在互联网时代前,大多数大学的宿舍楼“装有一部固定电话,父母如果运气好的话,孩子每周会打一通电话回家。但如今,尽管学生可能会到全国各地上学,但他们每天会用手机给父母打三到五通电话”。
该杂志说,“了解手机和电脑是如何改变他们的大脑发育过程是很重要的”,经常与家里联络可能改变了脑前额叶皮质的发育过程,该部位与大脑的“决策、规划、推理和知识储备”功能有关。
报道称,一些美国公司也在纵容这种趋势。硅谷企业所提供的免费食物和干洗服务等额外福利,一直以来就被外界批评为助长“永远长不大”的生活方式。
【延伸阅读】
港报:中西“千禧一代”谁更有进取心?
2014-04-14 17:44:00
参考消息网4月14日报道 香港媒体称,懒惰、苛求、过于理想主义,这是人们对“千禧一代”(生于1984-1996年)的普遍看法。
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4月13日报道,但一项新研究显示,中国的“千禧一代”其实很有抱负,相对于英美同龄人更看重国际工作经验。
报道称,中国内地约有19%的“千禧一代”希望在大学毕业两年后成为管理人员。在印度,年轻人对自己的期待更高:37%的人志在大学毕业一年后就进入管理层。
报道说,亚洲的“千禧一代”远比西方同龄人看重国际工作经验,计划在今后五年到国外工作的年轻人在印度占65%,在中国内地占47%。美国和英国的比例分别为18%和29%。
委托开展这项调查的公关公司MSL集团驻亚洲负责雇员沟通与接触的帕尔韦兹·莫达克说:“这是一个全球化的世界,印度和中国的‘千禧一代’在参与方面表现出更大的兴趣。”
他认为,因为现代中印经济相对年轻,多数30岁以下的人都“超有竞争力”,因为他们是在本国经济开始起飞时进入职场的。
据报道,在中国内地,78%的管理人员属于“千禧一代”(年龄在30岁以下)或“Y一代”的尾巴(30出头),为此项调查比例之最。在印度,这个比例为75%。
报道称,对内地“千禧一代”来说,北美是他们获得国际工作经验的首选。令人意外的是,他们做出这种决定的主要动力不是事业提升或钱,而是“个人发展”和了解另一种文化。
报道还说,美英“千禧一代”(分别为37%和25%)比内地“千禧一代”(18%)更看重工作经验。(编译/赵菲菲)
【延伸阅读】
美媒:中国“剩女”真的剩下了吗?
2013-07-15 18:56:03
参考消息网7月15日报道 外媒说,越来越多的中国职业女性声称,她们就是找不到和自己一样优秀的伴侣。还有人表示,接受多年教育之后,她们希望在27岁以后依然享受自由的生活——虽然27岁被许多中国人看成是安顿下来的合适年纪。
据美国《洛杉矶时报》网站7月13日报道,小谢32岁,在一家媒体公司工作,收入不菲。在过去两年里,她平均每个月都要见一位相亲对象。可是那些男人都不合适。用小谢的话来说,他们要么太矮,要么太高,要么不够温柔。最近一次约会时,小谢父母安排了一位来自武汉老家的男生。小谢瞧了第一眼就知道没戏了。
“他有点谢顶,脑袋中间没头发。可能我的标准确实太高了,但我并不要求对方有房子”。小谢自己在上海市郊有一套房,父母和她买了这套房就是为了提高她嫁出去的几率。
每隔一天,母亲都会打来电话,母女俩一定会不可避免地谈到嫁人的事情。小谢最近一次反驳母亲的话是:“离婚率越来越高,单身不是更好吗?”
报道说,从理论上讲,像小谢这样的女性在选择配偶时应该有优势的。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说法,到2020年,20岁到44岁年龄段的中国男性将比同年龄段的女性多出2400万人。
报道指出,希望女儿长大成人后找到伴侣的不只是爸爸妈妈们。政府机构、学术单位、甚至一些公司同样把“剩女现象”看成是严重的社会隐患。
这些人警告说,假如剩女队伍不断壮大,就有可能导致人口失衡加剧,引诱已婚男人出轨,并且冲击楼市销量(毕竟房子通常是中国婚姻的必要组成部分)。
对小谢这样的单身女性来说,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几乎无时无刻不在提醒你关注自己的婚姻状况。
即使父母不来电话,也会有人分发传单或者发送电邮,推销“婚博会”或是各种婚介活动。
打开电视,你会看到《胜女的代价》、《剩女向前冲》之类的影视剧——情节主线都大致相同:聪明、靓丽的成功女性想尽办法俘获了男人心。
报道说,购物也会成为考验勇气的手段。太平洋家居网的广告语是“剩女升级,12款家品告别孤独”(其中包括大蒜加工器、彩虹色床上用品和单身沙发)。
就连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主办的中国妇女网也不会带来多少安慰。网站近年来刊登过诸如《简单八招从剩女中突围》、《有多少“剩女”值得我们同情?》(回答是否定的)之类的文章。
“剩女被妖魔化了。”以支持未婚职业女性为宗旨的上海社交团体“剩态度”的创始人小鲍说道,“家长给我们压力。媒体给我们贴上标签。还有一个庞大的婚介行业和其他各种人会告诉你,单身有问题。”
小谢没指望父母会停止催婚:“他们很传统。在他俩看来,每个人都必须有家庭。我希望组建家庭,但必须在我愿意的时候。”
报道说,集体施压似乎正在见效。
中国女性首次结婚的平均年龄确实在增大。2012年,上海女性首次结婚的平均年龄为27.3岁,高于2007年的26.4岁。不过,正在撰写中国婚姻问题的罗肖恩·莱克指出,超过九成的中国女性会在35岁以前结婚。
“中国女性‘剩下’的时间很有限,所以把她们称作‘剩女’实在是夸大其词”。莱克告诉记者,真正“剩下”的是那些没钱、没文化的农村男性,可是那些人得到的关注非常少。
研究过相关问题的清华大学博士生利塔·芬彻认为,中国女性的结婚率之所以非常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政府为把剩女们钉上耻辱柱,发动了“非常有效的宣传攻势”。
芬彻认为眼下的“剩女大骚动”源于国务院在2007年发出的一则警告。国务院当时声称,中国正面临因性别失衡引起的“严重的人口压力”,急需“提高人口素质”。芬彻指出,还有什么办法比催促高素质女性结婚生子更能解决上述问题呢?
社会学家孙沛东认为,剩女现象同样反映了中国以市场经济为目标的发展过程。
她认为,中国“公众正在享受前所未有的放松与自由,尤其在婚姻、家庭和性领域”。与此同时,“住房、医疗、教育和社会保障领域其他许多方面的政策正处在变动当中,这就意味着普通人必须依靠自己……家长们由此对自己及子女的未来忧心忡忡”。
报道指出,许多父母想尽办法帮助子女找寻伴侣。罗肖恩·莱克说她知道有母亲假扮自己女儿,在网上为女儿张罗相亲对象。
另一些人则求助于婚介机构。据上海市婚姻介绍机构管理协会会长周珏珉介绍,上海市有大约130家婚介机构,有些机构的中介费用高达1.6万美元。
报道称,由于中国女性通常与收入、学历、年纪相仿或者更高的男性结为夫妇,所以精英女性(和底层男性)很难找到伴侣。更麻烦的是,一些女性坚决要求男方必须有房子。
虽然剩女们面临的压力似乎不太可能在短时间内消失,不过社会上也出现了另外一种温和的“唱反调”潮流。
小鲍的“剩态度”社团吸引到全国各地2000多名会员。在书店里,关于如何俘获男人心的各种自救式宝典旁边同样出现了诸如《30岁前别结婚》之类的书籍。
《30岁前别结婚》一书的作者陈愉认为,这一代中国女性所面对的挑战不同于以往。“五千年来,婚姻代表了女人唯一的安定感。现在完全变了样。婚姻不再是生存的必需品,我们有了新的梦想,但我们还缺乏榜样”。
莱克认为,这些梦想包括与配偶间的平等感,甚至包括对浪漫爱情的向往。她说:“剩女被错误地看成是挑剔、势利的人。有人说她们的标准太高了。确实太高了。但她们的最高标准是要拥有爱情。在中国,这条标准真的很高。”(编译/刘子彦)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