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6月25日报道 日媒称,超级大国美国和新兴大国中国的关系将决定21世纪的走势。爆发新冷战将危及全球秩序,互利联合则可带来共同繁荣。后一种可能性要更大。地理、经济和能源三大因素使美中两国的“核心利益”趋于一致。
日本外交学者网站6月24日刊文分析称,中美两国互利联合的原因首先是地理因素。美国位于资源和资本最丰富的大洲——北美洲。美国中西部拥有肥沃的耕地和全世界流域面积最大的适航河流,食品和物产因此能以低价出口。这种适宜的环境使美国可以把精力集中于投射力量和主导全球海上商业运输上。
文章说,然而,尽管海岸线漫长,但中国却是一个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的陆上大国。换句话说,中国处于被包围的态势,其最大的威胁来自其他陆上大国,尤其是俄罗斯和印度。所以,中国无力与美国为敌,因为一旦与俄罗斯或印度发生冲突,中国需要美国支持或心照不宣地保持中立。
中国和美国的地理位置决定,互不构成威胁是两国的“核心利益”,再加上对抗俄罗斯对中美都有利,合作的可能性因而也更大。
其次,美中经济的相互依存性注定会加深,而经济一体化往往会导致地缘战略结盟。美国奉行的是自由经济模式,这种模式下经济周期性大起大落的幅度比计划经济体系更明显。
相比之下,中国的经济制度是某种与欧洲的“国家冠军”模式不同的“国家资本主义”。由于这种经济制度的基础是向美国出口工业成品,中美经济一体化因此将进一步加深。中国经济20多年来的迅猛增长即将结束,但考虑到向消费型经济转变进展缓慢,中国尚未实现广大民众所期望的资源和福利的公平分配。这种不平衡状况加剧了国内矛盾。随着北京可利用的新资源变少,中国经济增长受限只会制造更多问题。
文章称,在经济上,美国在食品生产、教育、科技和精密工业制造等领域处于优势地位。相比之下,中国的强项是重工业、轻工业和廉价劳动力输出。这将促成两国之间的互补型经济依存。
最后,互补的能源利益将使两国形成更加紧密的地缘政治关系。中国外交政策的重心主要是尝试获得新能源,尤其是石油上。在今后几十年里,中国将试图通过加强水力发电和扩大煤炭厂规模来增强自给自足能力。美国也有同样的目标。凭借页岩革命,美国将有望最终向中国出口石油和液化天然气等能源。通过加深经济依存性,这将使美国获得一个相比中国的地缘政治“优势”。
文章称,随着中国石油需求量的增加,北京将可能成为美国页岩油的最大进口国。其它地方的石油都无法充分满足中国的需求。与美国新发现的资源相比,东欧和俄罗斯的页岩油不仅储量更少,而且政治和经济的可开采性也更小。如果美国把这笔能源新财富中的一小部分用于投资建设海军,以确保通往中国的太平洋贸易路线的安全,中美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将难以逆转。和石油市场一样,美国对未来天然气市场的控制也已几乎成为定局。美国的天然气产量丰富,并正在建造工厂以将天然气出口到中国等海外市场。
在能源领域,美国终将向能源和燃料出口国转变,而中国终将向美国进口资源。这将进一步加深和巩固两国之间的经济联系。(编译/左昌)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