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主席强调指出,要扭住能打仗、打胜仗这个强军之要,牢固树立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按照打仗的要求搞建设抓准备,确保部队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在战斗力标准大讨论中,必须切实搞清坚持战斗力标准的重大意义,搞清战斗力标准的丰富内涵和时代特征,搞清影响和制约战斗力标准的问题和症结,搞清把战斗力标准立起来落下去的对策办法,真正使全部心思向打仗聚焦、一切工作向打仗用劲,不断推动军事斗争准备向纵深发展。《人民前线》报近日刊发的《胜战之问》一文,提出了战争之问、强军之问、天职之问、能力之问、精神之问、良将之问,见解独到,值得一读。本版摘转其中两问,以飨读者。
天职之问
兵者,以战为本。军人以打仗赢得和平,但决不能在和平中丧失本能。准备战斗和战斗,是军人永恒的姿态。
马克思说,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军人这个职业,正是可以让高尚的人们洒下热泪的。
每当战争来临,其他人可以躲避战乱、远离战场,唯有军人必须义无反顾、赴汤蹈火。
诚如习主席所指出的,当兵就是要打仗,这就像工人要做工、农民要种田一样,打仗和准备打仗是军人的天职。
天地悠悠,沧海茫茫。
穿越中国近代史的版图,有一个叫刘公岛的地方虽不起眼,但总被人提及。这是近代中国第一支海军的建军之地,也是120年前甲午黄海海战的终结之地。
这里,曾经舳舻相接、旌旗招展,每年都有大大小小的舰船在此接受校阅,备极奇奥,世人惊叹;这里,曾聚集邓世昌、林永升等一批既具船政专业知识又有国外留学背景的海军翘楚,猎猎黄龙旗下,一个个何等威风神气。
可谁又能料到,随着甲午海战一声炮响,短短8个月时间,显赫一时的北洋水师竟全军覆没。
这是“中国近代史上装备差距最小的战争”,然而却是一场“败得最惨的战争”。
这既是历史对一支表面光鲜军队的嘲弄,更是对大清国腐朽政权下忘战的军队、怠战的军人无情的惩罚。
其实,战争的胜败,开战之前早已注定:北洋水师的训练如同儿戏,“预量码数、设置浮标”;官兵擅离职守、纪律松弛,“既不经战阵之事、又不见搜狩之典”……
“忘战必危!忘战必殆!”今日的刘公岛,历史的硝烟已经散尽,但大海的涛声依然向今天的军人发出这样振聋发聩的警醒。
“实现强军目标,必须勇敢承担起我们这一代革命军人的历史责任。”
中国是一个大国,大国军人要有大担当。大国军人不仅仅是一个职业,更关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习主席告诫我们,要高度警惕国家被侵略、被颠覆、被分裂的危险,高度警惕改革发展稳定大局被破坏的危险,高度警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被打断的危险。
作为新一代革命军人,我们必须找准在实现中国梦强军梦中的历史坐标,必须明确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地位作用,必须承担跑好自己手中“这一棒”的责任担当。
“朝受命夕饮冰,昼无为夜难寐”,理应是我们这一代军人的常态。
“状态满弓、激情满格”,理应是我们这一代军人的追求。
“杖策只因图雪耻,横戈原不为封侯”,理应是我们这一代军人的境界。
唯如此,我们才能挥洒“马踏三秋雪,鹰呼千里风”的时代豪迈!
能力之问
能力之痛,是根本之痛。现有本领能否决胜未来,传统本领必然要实现向新型能力跨越。
一个时代的战争有一个时代的作战样式。那些跟不上时代发展的作战样式,是难以有效履行“实战”和“威慑”双重使命任务的。
人民军队诞生以来,经历了由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再到信息社会的时代变迁,经历了由小米加步枪到坦克加大炮,再到电脑加导弹的跨越发展。
但要看到,当前我军现代化水平与国家安全需求相比差距还很大,与世界先进军事水平相比差距还很大;我军打现代化战争的能力还很不够,各级干部指挥现代化战争能力还很不够。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我们必须把目光投向变革洪流的潮头,顺时而动、因机而发、乘势而上,培育与打赢未来战争相适应的新型作战能力。
“观念代差”比“装备代差”更致命,培育能力必须先从“脖子以上”开始。
下一场战争来临前,我们需要“更新、更勇敢的头脑”,把战争制胜机理研究透、把信息要素这个战斗力的新增长点紧紧抓牢,使部队各项建设与新军事变革进程相匹配、与现代战争的本质要求相适应。
能力培育之路,必是发现解决问题之路。唯有紧紧抓住制约战斗力提升的瓶颈和重难点,以点上突破带动整体推进,才能让一切战斗力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源泉充分涌流。
独木不挡风、单兵难排阵,培育能力关键在体系。
“冰山运动之所以雄伟壮观,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在海面上。”现代战争中,如果说直接参与作战行动的部队是那海面上的“八分之一”,那么海面下的“八分之七”则是一个由侦察、情报、决策、指挥和保障系统构成的庞大支撑体系。
在由这“八分之七”主导战争胜负的今天,再去片面追求那些“一招鲜”的单方面建设、“一枝独秀”的单项冒尖,显然不合时宜,必须坚持系统全面的观点,优化统筹各项建设,使各领域资源有效转化为体系作战能力。
“领袖与跟风者的区别在于创新”,培育能力更靠创新驱动。
在“器”的层面上追赶军事强国,不能亦步亦趋。今天我们看到的“货架产品”,包括世界军火市场上的武器装备、西方发达国家公布的军事理论和局部战争中的打法用法,它们距概念研发至少落后10年、20年甚至更长时间。
正因如此,有军事专家坦言,一流军队设计战争,二流军队应对战争,三流军队尾随战争。想成为一流军队,就应当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胜战之道”。
这条“道”上,必须“致人而不致于人”,“以能击不能”。
■夏 忠 潘林军 周 峰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