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5月16日报道 外媒称,2014年4月在中国青岛举行的西太平洋海军论坛年会上通过了《海上意外相遇规则》。在一个充斥着未决海上纠纷的地区,此举被视为朝着增进各国海军之间的了解和信任而迈出的一步。
英国《简氏防务周刊》5月14日发表澳大利亚悉尼罗维国际政策学院研究员詹姆斯·戈德里克的文章称,或许最重要的是,该协议似乎代表了中国态度的转变。中国老早就是西太平洋海军论坛成员国。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在上次2012年的西太平洋海军论坛年会上抵制《海上意外相遇规则》,因为北京认为‘规范’一词暗指《海上意外相遇规则》的合法立场。由于新正文在两个地方强调《海上意外相遇规则》不具有法律约束性,中国才改变了立场。
文章称,《中国日报》网站显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司令员吴胜利证实,中国支持《海上意外相遇规则》并称该规范是“里程碑式的文件”。日本海上自卫队幕僚长河野克俊同样表达了他对西太平洋海军论坛年会成功签署该协议的赞同。路透社报道,海上自卫队与人民解放军海军首领在青岛举行了私下会谈。在中日关系越来越冷淡、有争议的钓鱼岛时常成为冲突话题的情况下,中国和日本共同接受《海上意外相遇规则》是中日两国少见的海上合作事例。
文章认为,虽然西太平洋海军论坛通过《海上意外相遇规则》一事令人鼓舞,但重要的是要了解《海上意外相遇规则》未涉及的东西——也就是说,与早些时候的草案相比,已通过的版本有怎样的局限。《海上意外相遇规则》已经酝酿了10年以上。最初的设想是《海上意外相遇规则》不应该仅仅是一份海军协议,而应该适用于认可它的国家的所有“公共”船只和飞机。换言之,它原打算覆盖海上安全机构、海军和空军。
然而,2014年的版本特别局限于海军船只和海军飞机。鉴于在海上领土纠纷前线越来越多地使用“白色舰队”(指海警船),尤其是中国,这是一个极大的限制。这意味着将来若想让海岸警卫队和其他机构加参加任何行动,极可能需要各方作出更大努力。
《海上意外相遇规则》在涉及复杂的海上军事行动和演习行为时没有提供多少具体指导。不过,它确实提供了一整套信号群和部署指令,以允许正式向外界宣传基本活动,比如发射或收回飞机或海上补给。
《规则》中还有一个强大的安全因素,包括指示何时潜艇在某个区域演习或何时潜艇在紧急情况下浮出水面的信号。例如,《海上意外相遇规则》提供指导,而且谈到了“谨慎的指挥官通常会避免的行动”,包括用火力控制雷达或激光照亮其他船只。此外,《规则》中还包含一段极为敏感的话,对干涉另一支部队的指挥和控制系统的危险性发出了警告。鉴于孔子思想中“谨慎”之类美德的地位极高,如果翻译得当的话,这份文件可能对迅速扩张的人民解放军海军内经验不足的指挥官产生重要影响,尤其是在减少可能引发敌对行动的粗心大意事故方面。
文章说,虽然有其局限性,《海上意外相遇规则》还是有一些力量的,但关键问题是每个西太平洋海军论坛成员国海军在宣扬《海上意外相遇规则》及教育部队指挥官运用它方面将走多远。
总之,《海上意外相遇规则》的通过是朝着建立信任方面迈出的不大但令人鼓舞的一步。目前的协议内容也许会受益于未来的进一步发展,但《海上意外相遇规则》最大的潜在意义是西太平洋地区所有国家的海军都对海上可接受的行为有了共同的理解,因而就有希望执行这一规范。(编译/龙君)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