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一个没有精神力量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一项没有文化支撑的事业难以持续长久”,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主席就文化建设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内容涉及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文化体制改革等多个层面。与此同时,这一系列论述又同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多个领域紧密相连,特别是在论述国防和军队建设时指出要大力发展先进军事文化、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战斗精神等。
习主席这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我们正确把握先进军事文化建设的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强军文化论”栏目从今天起推出“学习习主席关于文化建设重要论述系列文章”,以期从不同角度阐释深刻内涵,结合实践领会精神,更加有效地推动我军文化建设向更高标准迈进。
习主席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演讲时指出:“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实现中国梦强军梦,既是植根于中国历史文化、潜在于人们精神世界的人文诉求,更是当前必须思考的一个重大文化命题。作为当代军人,在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伟大征程当中,不仅要从履职尽责做起,更要在内心深处激发一种强烈的文化担当意识,自觉把“我的梦”融入中国梦强军梦。
把住文化根脉,坚守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文理想
习主席指出:“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这一论述充分强调了优秀传统文化在事业建设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应该看到,在当代中国军人的文化背景当中,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积淀起来的优秀历史文化,另一个就是我军在发展壮大历程中积淀起来的革命传统文化。这两个部分互相交融在一起,深深影响着当代中国军人,而这种影响又鲜明地体现在人文理想这个极为重要的文化内涵上——人文理想是一种获得最广泛认同的文化追求,其最高层面表现为一种信念、一种信仰。
回顾历史,我们深深感到,“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等许多内化于心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观念薪火相传、克绍箕裘,为塑造民族性格、凝聚中国力量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这一漫长过程当中,中国军人一直有着精忠报国、礼智信勇等文化追求与人文理想。比如《孙子兵法》讲兵者五事:道、天、地、将、法,“道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与之生,而不畏危也。”这个“道”说的就是要有能够凝聚人心的理想和追求,才能引领和凝聚官兵不惧艰险、冲锋陷阵。从文化的角度看,这种理想和追求说到底就是一种获得普遍认同的人文理想。
与此同时,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最伟大的历史成就之一,就是再造了中华民族的政治信仰,也正是有了这样一群有信仰的共产党人,才领导中国人民走上了革命成功的道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革命家,在创造辉煌战绩的同时,也锻造和培育了我党我军特有的革命传统文化。特别是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优良传统,既是我军一以贯之的根本原则,也构成了我军区别于其他军队所特有的人文理想。比如彪炳史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如果从文化的视角看,其意义绝不只是一部英雄主义史诗,更是崇高信仰影响下坚定理想信念、重振民族精神的胜利,归根结底是一种人文理想的胜利。
当前,坚守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我党我军革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理想,在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伟大实践中具有特别意义。从历史坐标看,我国正处于由大到强、将强未强的关口,富而未强最容易为大国强敌觊觎,最需要用深沉而鲜明的人文理想来强化实现梦想的使命担当。从举旗铸魂看,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统一思想凝聚军心、增进思想情感认同的要求很高,构筑精神高地、建设精神家园、打好意识形态斗争主动仗的任务很重,需要用人文理想来铸牢精神支柱。从服务打赢看,我军几十年不打仗,军人血性流失,社会和平积弊,更需要用军人特有的人文理想来张扬革命英雄主义,激发战斗精神。正是从这个角度,我们也就理解了习主席在听取济南军区工作汇报后所说的“我们要充分发扬优秀传统文化教化人、培育人的作用,塑造中国心、民族魂,助推中国梦、强军梦的实现”。
夯实文化情怀,坚持一切为了人民的价值标准
习主席指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这种高远的文化情怀,标明了中国梦所具有的社会特征,也指明了实现中国梦的动力源泉。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宏大叙事的中国梦也是具体而微的“我的梦”,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每个人的奋斗都是中国梦的组成部分。在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人民子弟兵要以实现人民利益为己任,只有与人民同心同德,强军梦、“我的梦”才会有更广阔的空间。
文化不是封闭的系统,先进军事文化的发展也始终伴随着文化的交流与激荡。当世界媒体的聚光灯打在澳大利亚珀斯机场和南印度洋海域,中国军机和舰艇积极搜救马航失联客机的行动,昭示了我军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使命,展示了与各国军队同台执行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中国军队从语言交流、指挥方式和规章制度等多方面与外军密切协同,表现出良好的军事文化素养,树立了一个负责任大国军队的形象。今天,中国军队正以开放、包容、透明、谦和的姿态融入世界,从联合军演到远洋护航,从维和行动到留学课堂,从超级计算机到载人航天,都穿梭着中国军人的身影。近10年国际空间先后迎来杨利伟、刘洋等10位中国军人,作为人类进军太空的航天员,他们不仅是中国军人的“封面”,也是地球人的“封面”,而在这个“封面”的背后,镶嵌的则是中国军人朴实而深厚的文化情怀。
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文化情怀,定义了我军一切为了人民的价值标准,也赋予人民军队保家卫国的担当。在“地球村”时代,人民利益不断丰富和发展,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就要紧跟国家利益拓展,不断开阔履行使命视野,不仅要关注传统的国防安全,还要关注海洋、太空、网络空间安全。只有具备深邃的眼光,才能在强手如林的国际军事坐标上找准定位,驰骋于发展壮大的轨迹;只有具备海纳百川的文化胸怀,才能在波谲云诡的世界军事格局中勇立潮头,张开强军的风帆。
保持文化定力,坚固履职尽责的道德准线
正如习主席在山东考察时指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只要中华民族一代接着一代追求美好崇高的道德境界,我们的民族就永远充满希望。”文化的觉醒与自信,对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促进作用,集中体现在为整个社会明确道德标准、强化精神支柱上。而是非、荣辱、美丑等道德观念一旦与军人军事联系起来,则显得更加神圣。
我军历来把良好品德看作军人的第二生命,始终把思想道德建设作为治军之本,引导官兵崇德修身、笃实践行。人们总能看到,越是在条件艰苦的地方,越呈现出丰富多彩、生机盎然的精神世界,广大官兵用青春书写忠诚,反映出对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高度认同。在遥远孤寂的西沙群岛,工程师李文波20年提供水文气象数据140万组,编撰出《海洋水文气象观测教材》,创造了守礁次数最多、时间最长、成果最丰的纪录。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两弹一星”元勋科学家程开甲,年轻时踏入“死亡之海”罗布泊,半个世纪隐姓埋名以身许国,为中国核事业发展立下了功勋。他们身上所折射出的,正是当代军人崇高的道德价值追求。
需要注意的是,随着改革的深入,我们生活的社会由封闭走向开放,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社会思潮与军队规范,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使官兵思想观点、价值取向、行为方式诸方面的碰撞更加激烈,当代军人面临的义与利、得与失、苦与乐、生与死的考验,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立身做人的文化定力。“立身一败,万事瓦裂。”面对新的考验和挑战,每个人都有必要给自己经常敲敲警钟,想一想有没有忘记组织的要求,有没有忘记自己的身份,有没有忘记道德法纪的约束,不能为一己之利、一时之念、一事之快而打破做人的底线,做出无法挽回的错事。坚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一辈子堂堂正正做人,干干净净做事。
端正文化关切,坚定能打胜仗的精神追求
有什么样的精神追求,就锻造什么样的军人;有什么样的文化关切,就成就什么样的军队。就像西汉将军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南宋民族英雄岳飞“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中国历史上的悍将勇士之所以骁勇善战、所向披靡,就是因为秉持了军人应有的文化关切,才有一股雄健豪放的王气霸气虎气,有一种置之绝地而后生的尚武精神。
习主席指出:“我们要加强战斗精神培育,教育引导官兵继承和发扬我军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时刻准备为祖国和人民去战斗。”我军在革命战争年代,十七勇士强渡大渡河,董存瑞舍身炸碉堡,黄继光用身体堵枪眼,邱少云在烈火中永生,都是以血性赢得了尊严,靠精气神谱写传奇。历史走到今天,战斗精神仍然是支撑我们能打仗打胜仗的重要力量。“铁甲精兵”贾元友创造千米之外4弹钻一孔的神话,空军试飞员成就“蓝天追梦队”美誉,靠的都是追求卓越的英勇气概。在航母舰载机等“国之重器”陆续列装的背后,是一代代试飞员勇闯蓝天雷阵、长年与死神过招的奇迹,他们逐日追天每攀越一个高度,都在我军战斗史册上落下凝重的一笔。这些例子都说明,当代军人只有主动把自己的文化关切,和战斗力紧紧联系在一起,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价值。
习主席指出:“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传承和发展,也是中国人民从近代以后苦难遭遇中得出的必然结论。”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人民就饱受战乱之苦,受到过战败之辱,中国对战争最有切肤之痛。需要看到的是,当中国享受了30多年的战略机遇期、经济总量发展到世界第二的时候,复杂多变的周边局势让发生冲突与摩擦的概率也在增加。我们不惹事,但也不怕事。作为当代军人的我们,要勇敢担起属于自己的历史责任,始终保持高昂的战斗精神,确保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这是党和人民的期望,也是当代军人在实现中国梦强军梦征程中应有的文化担当。
(作者系总政宣传部副部长)
■李秀宝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