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外交政策》网站3月17日刊文称,1885年3月16日,日本《时事新报》刊登了一篇题为《脱亚论》的社论。现在,人们普遍认为这篇文章的作者是福泽谕吉——推动19世纪维新运动并最终实现明治维新的伟大知识分子。文章认为,日本不能被“封建的”中国和朝鲜所拖累,因此应该“脱离其行列,而与西洋文明国共进退”。
日本与中国这样一个后来被其进行侵略和侮辱的国家断绝关系,对于今天来说也有很大的参考意义。目前,两国之间的关系剑拔弩张。敌对的主要原因是日本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侵略过中国,在企图对中国实施殖民但未果的过程中,数以百万计的人遭到屠杀。敌对也可以追溯到1895年,那时日本与中国爆发了短暂的战争并吞并了包括台湾在内的中国领土,还占领了钓鱼岛,成为今天领土争端的焦点。不过,更为微妙的情况是,两国之间的恩怨还可以进一步向前追溯,直至日本知识界与中国断绝关系,头也不回地开始维新和欧化的那个时候。
断绝与中国文化关系
中国一度被认为是日本一切知识的源泉。始建于公元8世纪的京都一千年来一直是日本帝国的首都,完全是唐朝首都长安的翻版。真正的日本诗人使用汉字写诗。只有女子才使用假名。对于男子来说,有学问就意味着要学习汉语。
但在随后的几个世纪,中华文明的声望也开始慢慢消解。1644年明朝土崩瓦解,汉民族被外族所统治,中华文明的地位骤降。此事正逢日本德川时代的初期,当时执政的幕府试图保卫国家以及他们自己免受外国的影响,也包括中国。有意维护其垄断地位和提防其他意识形态的幕府禁止日本人出国和回国。中国的商人则只能待在长崎的一个华埠。
日本断绝与中国的关系是一个痛苦的决定。日本大多数文化珍宝都来自于中国大陆:水稻的种植、文字、儒家等级制度的理念和孝道、青铜和铁的使用技术。历史学家乔治·桑瑟姆写道,从中国传到日本的佛教是“一只有魔力的大鸟,扇动强大的翅膀飞越大洋,给日本(带来)新生活的各种东西——新的道德、各种知识、文学、艺术和手工艺,以及本土传统所无法匹敌的哲学”。
宣扬日本民族优越性
德川时代,日本的国学学者试图重振本土传统,减少中国的影响。而让这些想法根深蒂固的是1839年到1842年的鸦片战争:十几艘英国炮舰就让中央之国的伟大文明低头。中国面临被肢解的危险。如果日本想避免落得同样的命运,日本就要接受西方文明,丢弃亚洲的血统。
国学大师们回忆起封建社会以前的古代日本,一个据说是文学和哲学的黄金时代。他们强调日本诗歌的所谓纯洁性,与中国的传统形式完全不同,日本诗歌是为了唤起自然的感受和赞美纯真的情感。
许多我们今天认为是日本精髓的东西都来源于这段与中国断绝关系的时期。研究中国和日本的著名学者伊恩·布鲁马对我说:“随着对世界的认识增长,日本人开始意识到,中国不是世界的中心,并认识到中国的弱点。所以他们认为,‘我们最好重新定位。’”
东京利用这种宣传来赢得人民对日本帝国野心的支持,其根源是所谓日本民族的优越性,因为日本人要比外国人更接近天皇。日本“传播文明”的使命还被提升到了一种值得为之献身和滥杀无辜的想法。战争结束后,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多年以后的1971年,亨利·基辛格告诉当时的中国总理周恩来,日本的“部落民族观念”使得它能够发生快速的变化。他说:“日本认为自己的社会是如此的与众不同,以至于他们可以适应一切事情,并维护他们的国粹。因此,日本人会突然出现爆炸性的改变。他们从封建主义到崇拜天皇只花了两三年,而他们从崇拜天皇到民主只花了三个月。”
日本独特性已被“神化”
与日本人自己一样,一些外国观察家也热衷于宣扬日本所谓的独特性。当然,所有的国家都是独一无二的,但在日本,这种独特性被神化。
1946年,美国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出版了日本文化的经典之作——《菊与刀》。她描述了一个法律严明的社会,固守着外人难以理解的常规。她的作品为后来日本作者大量探讨“日本人论”的作品铺平了道路。再加上日本在战后所取得的经济成功,以至于日本人和外国人都开始把成功归因于日本所谓的独特的组织和社会结构。澳大利亚学者加万·麦科马克形容本尼迪克特的著作是“本世纪最伟大的宣传攻势之一”。他认为这本书除了煽动日本对自身独特性的感觉外,还切断了日本与亚洲邻国的精神纽带。
日本认为自己既是孤立的、又是与众不同的看法一直延续到今天,但常常对自己并不利。不论是为捕鲸活动进行辩护,还是维护日本领导人参拜供奉有14名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的权利,日本常常都很难向其他国家解释清楚。
但是,日本的一些人,尤其是右翼人士,似乎打定主意要保留国家的神秘感,让外人无法了解。右翼作家(和数学家)藤原正彦在2005年出版的畅销书中半开玩笑地说,日本应该干脆停止学习英语,因为这样将有助于保持日本特殊的文化与其他国家之间的障碍。
在一本关于日本的书中,《朝日新闻》的一名评论员三浦俊明说,日本今天在国际社会中位置的一个悲剧是,我们周围没有体量差不多大小或工业水平不相上下的国家。如果日本在欧洲,日本可以和德国、意大利和英国和平相处,可以学会如何与一个力量差不多的国家共存。但日本不在欧洲。它的邻居是中国,是日本大部分文明的源泉,是一个在弱小时曾被日本侵略过的国家。现在,当既没有遗忘、也没有原谅的中国越来越强大的时候,日本必须提高警惕。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