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晓祺 通讯员 姜 宁 祁登峰
去年冬天,在中国梦的宏伟叙事里,“嫦娥”落月无疑是最激动人心的一个章节。
飞天梦,复兴梦;飞天路,自强路。在世界第三大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北京航天飞控中心,有这样一支牵引“嫦娥”落月的“梦之队”,他们奋战在不同岗位上,在地月之间搭起一座“虹桥”,让梦想之光照进现实。
这是一首青春与梦想交集的进行曲——青春作桨,梦想翱翔,一个个梦想的叠加交集,彰显着中国航天生机勃勃的“青春特质”,演绎出货真价实、名副其实的“中国创造”……
这是一个大时代的大梦想——中华民族的飞天之路未有穷期,中国人的智慧如璀璨星斗在巡天之旅上熠熠生辉……
在北京航天飞控中心采访期间,记者听到的一则故事令人难忘——
神舟九号返回舱开舱,伴随天宫一号遨游太空273天的“时间芯片”被取出,里面装载着选自全球15万封18岁青年写给2038年的信。
写于2010年的一封信畅想:“28年后,航空器成为正常交通工具,可方便地实现太空遨游。”憧憬2038,当中国实现了载人登月,彼时年轻人又会产生什么样的青春梦想?
导 语
青春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那么,什么样的青春最有价值?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的,但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这是马克思在他中学毕业前夕写的一段话,现在读来依旧激动人心。
每一代人都会留下属于自己的青春答卷,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一个人在年轻时就把自己的人生跟国家和民族的事业紧密相连,他所创造的就是永恒的青春。
青春的梦想怎样才能飞得更高更远?
任何一个精彩的青春梦想背后,都有一组共同的密码,那就是:当梦想与使命相叠加,青春事业的光谱就会更加宽广。正如我国首位女航天员刘洋所说:“被祖国需要是一种幸福。”无论是“中国创造”背后那些年轻的面庞,还是绽放在基层这片沃土上的那些平实的笑容,他们的青春书册里,都满满书写着使命、责任和担当。
这是一个有梦想、有责任的时代。亲爱的战友,趁着年轻去追梦吧,用使命点亮青春梦想,必将收获更有价值的人生。(风云)
4位软件组长的“探索之梦”
“追梦的路上,注定不会一马平川;胜利的花朵,从来都需汗水浇灌”
【梦想人物志】 从昔日同窗好友,到今日同盟战友,北京航天飞控中心4位软件组长并肩奋战在“代码王国”里,共同见证祖国航天事业的一次次壮美腾飞。
“噼噼、啪啪……”随着他的指尖娴熟地在键盘上飞舞,一串串指令飞向浩瀚太空,引领着“嫦娥”探月的星际旅程。
今年30出头的于天一,是北京航天飞控中心遥控注入岗位的顶梁柱——遥控组组长。38万公里之外,“嫦娥”的每一次姿态调整、每一个状态设置,都由他和战友发送的指令来实现。
“这个岗位,需要沉着冷静、处变不惊。我们要在1至2秒内,把指令发向太空,发送后就无法更改,必须做到百发百中。”谈起自己的工作,于天一眉宇间满是自信,“我们的工作每一刻都是从零开始,每一次都是全新的战斗。”
有理想的人,前行的步伐总会铿锵有力。这句话,用在遥测组组长郭岗身上,显得非常贴切。
“扛起民族的大旗。”当年马云的话对他影响至深,“我们的软件与国外相比还有差距,我想做出最好的软件,我会全力前行。”
幽默豁达的郭岗喜爱文学、颇具诗情,但工作中却异常严谨、细致有加。他和他的团队在短时间内构建了高质量的遥测处理软件,显著提升了系统的可靠性。
飞控大厅的大屏幕,是嫦娥三号任务的“聚焦点”——无论是繁星点点的深邃苍穹,还是“嫦娥”落月的优美身姿,都要生动、直观地显示出来。这项工作的负责人,就是显示组组长张伟。
“我和航天有缘分,干好工作是本分。”张伟笑道,“我的儿子名叫七仔,因为他出生在神舟七号发射成功的那一刻。”
本分,多么简单的一个词。对张伟来说,意味着全身心的投入。嫦娥三号发射升空以来,“连轴转”工作几乎成为他生活的全部。
嫦娥三号任务中,仿真组组长詹磊被同事戏称为“捣乱分子”。
对此,詹磊有自己的解释:“仿真专业,仿是手段,真才是目的。航天事业具有高风险性,希望通过我们仿真出来的故障模式,提高大家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
“追梦的路上,注定不会一马平川;胜利的花朵,从来都需汗水浇灌。”这句话,詹磊非常喜欢。
4位飞控博士的“创新之梦”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生命的厚度,因梦想而丰盈”
【梦想人物志】 严慎细致的踏实稳重,天马行空的创意飞扬,看似不可兼得的特性,在北京航天飞控中心4位飞控博士身上得到了完美的统一。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说这话的时候,他的眼神里满是豪情。吴风雷,北京航天飞控中心总体室副主任,先后获得10余项国家级科技进步奖,3项成果填补国内空白。在战友心中,他是响当当的“金牌博士”。
嫦娥三号任务是我国航天领域迄今最复杂、难度最大的任务之一。为制定一套完美的飞控方案,吴风雷带领攻关小组不知进行了多少次技术讨论,把一肚子的问号变成了一个个感叹号。
成绩背后,是艰辛的付出。对吴风雷而言,通宵达旦“泡”办公室,已成为一种生活常态。一次,晚上11时“下班”回家的他,竟然带给家人一个“小惊喜”。
暗灰色的月面,凹凸不平的撞击坑,大小不一的陨石……大屏幕上,一幅月球虹湾地形图让人宛如身临其境。这不是一张普通的地图,它实时还原了月球表面的真实环境。
“就像我们平时开车需要使用地图一样,‘玉兔’号月球车在月面行驶,同样需要地图。”李立春,就是为月球车画“地图”的人。
学航天器视觉导航专业的他,博士研究生一毕业就主动请缨,成为嫦娥三号“巡视器探测遥操作软件”副主任设计师。正是他,在很短的时间内研制出嫦娥三号探测器图像接收分析处理软件,使得“玉兔”在月球上行走时潇洒自如。
博士韩松涛的压力,来自于接收处理38万公里之外传回的探测数据这个前所未有的任务。
“我的工作是整个飞控工作的最前端,每一个数据的处理都至关重要。”韩松涛说。海量的数据在他的手中被神奇地一一分解。为此,同事们给他取了个时尚的别名——“深空测量魔术手”。
“视觉定位”被誉为月球车的“眼睛”,它直接决定着月面信息能否第一时间传到地面,为科研人员正确决策提供依据。
世界上只有少数发达国家具备这种技术,在我国尚属空白。这块难啃的硬骨头落在了博士王保丰的肩上。一次次撰写方案,又一次次推倒重来,他成功突破多个技术难关,让“玉兔”拥有了一双锐利的“明眸”。
4位“少帅”的“赶超之梦”
“使命,不仅是绽放青春的燃料,更是精神接力的火炬”
【梦想人物志】 “少帅军团”,是媒体赋予北京航天飞控中心4位室主任的美誉。时代造就了年轻的航天领军人才,但同时也赋予了他们新的使命——追赶!
“当万户决定飞天,就意味着九天触手可及;当我们开始奔月,就预示着月亮不再遥远。”北京航天飞控中心内部刊物上的这首小诗,生动地勾画出“少帅军团”的雄心壮志!
说起小时候崇拜的偶像——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总体室主任陈险峰意味深长地对记者说:“航天事业就是一场赛跑,我们这一代的使命就是追赶,让中国的脚步在太空走得更远更快,离世界先进国家的距离越来越近。”
“使命,不仅是绽放青春的燃料,更是精神接力的火炬。”陈险峰说,对年轻一代而言,嫦娥三号任务只是一个“小驿站”,中国航天未来的道路还很漫长。
“就像下棋一样,走一步要看十步。”嫦娥三号任务中,带领团队多次刷新轨道控制精度的轨道室主任谢剑锋说,与以往两次“嫦娥”任务相比,这次飞行控制的风险有增无减。他们不仅为“嫦娥三姑娘”铺就了一条安全的太空轨道,更为后续任务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我们研制了遥操作地形建立、路径规划、规划验证、可视化操控等多个系统软件,为飞控任务锻造了一艘坚固的‘软件航母’。”对软件室主任尚德生和他的年轻团队而言,数字和程序就像朋友,有了它们的陪伴,所有的疲惫、压力、紧张、清苦都成了点缀。
如果把整个飞控过程比喻成一部“大戏”,指控室的科技干部就是搭舞台的人。“好比灯光、音响,吊杆,哪一个方面都不能出问题。与其他岗位相比,我们的工作虽然在人们视野之外,但一刻也不能放松!”指控室主任李大琪说。
任务前,“预想”整个实施过程;任务后,“回想”整个操作步骤……严、慎、细、实的工作习惯,使得李大琪和战友们的工作始终万无一失。
“梦想有多远,足迹就会有多远。我们这里的工作氛围,就像物理学中的磁场,进来后自然会被强烈吸引。”谈到成绩,4位领军“少帅”总会提到他们的团队。或许,他们早已融为一体;或许,他们本来就是一体……
■本报记者 张晓祺 通讯员 姜 宁 祁登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