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综合报道】无论是在反恐战场上击毙“基地”组织头目,还是在航母上测试隐形型号起降,无人攻击机近年的表现都令世界为之瞩目,台军也希望能赶上这个潮流。据台湾《联合晚报》23日报道,台湾“监察院国防及情报委员会”的报告首度证实,台军正在研发无人攻击机。
报道称,“国防及情报委员会”的年终报告披露台军的确正在研发无人攻击机,并强调将持续关注台军科研计划与募兵财源、兵员短缺困境。该年终报告显示,台军耗资近百亿元(新台币,下同)投入军用无人飞行载具研究。《联合晚报》认为,目前已装备台陆军的“锐鸢”无人机属于战场侦察型,而去年底首次曝光的长航时大型无人机项目“长征计划”则强调“兼具远距侦搜及实时反制打击能力”,“监察院”所指就是该款无人机。此外台湾“中科院”还曾展示有导弹舱设计的新型无人机模型,但“尚未投军”。
据介绍,“中科院”在2009年以“长征计划”为名,逐年编列共约30亿元预算,仿美军“全球鹰”无人机构型研发长航时无人侦察机。按照该计划,“长征”无人机比台陆军“锐鸢”更大,采用喷气发动机作为动力。
然而台湾《苹果日报》去年底披露,台空军提出“不切实际之作战需求”,要求“中科院”延伸无人机作战半径,导致“长征计划”失败。报道称,台空军要求“长征”无人机必须能前往大陆江西与广东一线军用机场进行侦察并返回,但“中科院”研发的无人机不具备卫星长距传输操控数据链,无法在过远距离进行有效遥控,而且“长征”无人机实际续航力也有限,无法满足台空军要求。此外台空军还要求“长征”无人机兼具攻击能力,这势必要对原先设计的无人机外形、发动机推力大小、雷达火控及载弹能力等做大幅修改,已远非此前的“长征计划”。尽管台“国防部”随后回应“媒体报道与事实不符”,但对于“长征计划”是否存在,以及是否已决定中止生产,台“国防部”并未加以评论。“台空军司令部发言人”刘守仁则说,武器研发属军事机密,对于外界臆测之词,无可回应。
《联合晚报》认为,“在目前两岸关系平顺下,台湾固然要为未来战事做准备,但台湾飞行器要深入大陆境内搜集情报,会否冲击两岸关系?”国民党“立委”林郁方认为,台空军要求研发攻击型无人机“简直胆大妄为”,且以台湾防卫作战的需求,不如把经费花在巡航导弹等高科技武器的建构,还比较实际。民进党“民意代表”陈欧珀说,连台军内部都会发生这种“乌龙军事研发”,难怪台湾对外采购高科技武器,会发生不符台湾防卫所需,或不知如何发挥最大武器效益的问题。
《联合晚报》称,相关数据显示,实施“募兵制”后,台军人员维持费占“国防预算”的比例由49.98%攀升至54.56%,2015年起将持续超过50%;作业维持费将由22.33%递减至20.83%;军事投资的比重也将由27.27%递减到23.14%。目前台“中科院”近两年科研经费减半,“国防科研”已呈现瓶颈,因此“监察院”今年将针对无人攻击机等“不对称战力”重点军备研发的发展现况、计划与执行进行深入了解。“监察院国防及情报委员会”统计,台军武器装备仅3成是自行研制,且武器研发费用持续减少,为此“监察院”将采取措施,“持续监督提高军品内购比例,要求国防部积极争取工业合作”。该委员会强调,“因应两岸军力扩张”,台“国防部”应舍弃军力竞赛,发展“不对称战力”,特别是重点项目如“电子战、电磁脉冲作战、无人飞行载具、无人攻击机、各型飞弹、万剑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