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詹姆斯敦基金会网站12月5日文章 题:中国的东中国海防空识别区:为帮助华盛顿看清形势而诬陷日本(作者该基金会中国计划项目成员彼得·马蒂斯)
北京描述建立防空识别区的方式说明中国不仅已利用这一机会巩固其对钓鱼岛主权的主张,而且要在日本和美国之间引起不和。
有四个具有指示作用的现象强烈显示出宣布划设防空识别区是一个精心策划的政策行动。政府各部门,至少是高级决策者之间对此进行了相互协调。
第一,新华社报道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关于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的声明”。这一做法相对罕见,而且说明这是最高层领导集体--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可能还有中央军事委员会经过协调后制定的政策。
第二,驻美国、日本和澳大利亚等至少三个国家的中国外交官已准备好了相关谈话要点,旨在淡化有关防空识别区的影响以及任何认为它影响东中国海领土争端的言论。
第三,人民解放军不同机构的多名中国军事和法律专家都已准备好谈论有关防空识别区和此举产生的影响等问题,并表达了设置防空识别区符合国内和国际法律以及有关条约的观点。
第四,宣布划设防空识别区后不久,北京便派出侦察机在新划设的防空识别区内进行了空中巡逻,并对外公布了这一消息。
在宣布防空识别区一事上的谨慎策划表明中国向有针对性的观众发出了有意策划的信息。尽管北京的做法再次证明钓鱼岛问题事实上存在争议,但它发出的主要信息似乎直指华盛顿及其对日本承担的义务。
中国的宣传做法围绕与美国有关的三个主题而展开,意在挑起美国和日本的不和。虽然相关问题并不一定是新的问题,但宣布划设防空识别区却在一场正浮出水面的危机的背景中提供了对这些问题加以利用的机会。
第一,日本而非中国对地区和平与稳定构成了威胁。
第二,美国未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世界里履行其承诺。
第三,东京正把美国拖向战争。
北京的表态取决于华盛顿是否把中美两国在一系列全球问题上的合作置于美国承担的其他义务之上。
正如人们所看到的,日本似乎卷入了包括台湾问题和出口管制问题在内的一系列问题,而北京曾宣称这些问题会阻碍中美关系的发展。北京为美中关系里存在的问题所设置的和解框架,即发展“新型大国关系”,强化了上述想法。因为它代表了外界长期以来对发展合作伙伴关系,避免再次发生大国之间冲突所抱有的希望。然而,北京在南中国海和东中国海的所作所为说明,若要实现这一希望则将会付出代价,不得不屈从于中国对国际体系施加的压力。因此,相关人士不是要在美中关系或美国与其周边国家之间的关系中间做出选择,而是要在与中国保持合作关系和维护华盛顿创立的国际体系这两者之间做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