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晚报讯(记者郭媛丹) 11月12日,日本某媒体报道,最近几个星期以来,围绕着钓鱼岛的纷争转移到了天上。更准确些的说法是一场无人机风波。
本月初,解放军一位中将发表署名文章称,“不会因受日本的恐吓而不再派无人机去钓鱼岛空域巡航,也当然不会只派单机去冒被击落的风险”。
这掷地有声的话语背后是拿得出手的实力。中国已服役的无人机发展如何,达到什么水准,具备何种功能成为外界关注的热点。
《法制晚报》记者发现,来源于《解放军报》的公开报道显示,中国七大军区以及空军都装备有各型无人机,在侦察预警、指挥控制和精确打击行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国防部新闻发言人耿雁生曾表态,“为了适应世界新军事革命潮流,中国军队也在发展无人机,目的是为了维护国家安全。”
无人机·回应
解放军中将发声若击落必报复
中日“无人机”风波源于9月9日,日本军方称当天上午一架“不明国籍”的无人机飞临钓鱼岛上空。随后中国军方证实,根据年度计划安排,中国军队在东海有关海域组织了例行性训练,符合相关国际法和国际实践。
10月中旬,日本警告将考虑击落“侵犯”日本领空的中国无人机。中国军方回应称,若日本胆敢击落中国无人机,将采取相应报复措施。
11月4日,南京军区原副司令员王洪光中将在《环球时报》发表署名文章称,“钓鱼岛空域在我军力控制范围之内。日本果真击落了我无人机,就是打响了战争的第一枪。后面的局势恐怕就不是日本所能控制的了。”这是迄今为止中国方面最高将领的发声,也最为强硬。
王洪光说,“我当然不会因受日本的恐吓而不再派无人机去钓鱼岛空域巡航,也当然不会只派单机去冒被击落的风险。”
这番表态意味着,未来中国无人机会再度赴钓鱼岛空域巡航。而且就在南京军区,有一支装备精良的无人机部队,能执行全天候、长航时的飞行任务。
无人机·研装
我无人机发展又上新高度
无人机是一种由无线电遥控设备或自身程序控制的无人驾驶飞行器。它既具有侦察、干扰等能力,又具有攻击能力,且续航时间长、战场生存力强,无人员伤亡风险。自20世纪60年代首次实战运用以来,无人机在侦察预警、指挥控制和精确打击行动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在国庆60周年阅兵中,来自某无人侦察机部队的无人机方队首次公开亮相,标志着无人机这一新型作战力量已经成为人民解放军的一部分。当时参加国庆受阅的无人侦察机共10架,分别为国产3种不同型号的近程战术和中程战役无人侦察机。
《航空知识》杂志副主编王亚男介绍,国庆受阅无人机的型号并未对外公开。
日本防卫省表示,9月9日巡航钓鱼岛的无人机是“翼龙”,但随后英国《简氏防务周刊》却认为是BZK-005无人侦察机。该无人机于2006年首次在珠海航展上亮相,可在2.6万英尺的高空连续飞行40个小时。报道还说,这是外界首次确认这种中空长航时无人机已经正式服役。
一位空军专家接受《法制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无人机巡航钓鱼岛是一举两得的事情,一方面是宣示主权,另一方面刚好对无人机使用进行检验。
一般情况下,中国军事装备都遵循使用一代,研究一代,摸索一代的路子。显然中国无人机发展水平已经又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11月5日的《解放军报》发表题为《让无人机气定神闲俯瞰河山》的文章,介绍了广州军区某旅的一位无人机操控指挥员。该篇文章称,该指挥员先后参加我军3种新型无人机设计定型试验,10余次出色完成重大演习和多样化军事任务。
军用无人机已列装七大军区
当中国无人机巡航钓鱼岛时,日本一名自卫队官员分析称,无人机必须在陆地设施和卫星的配合下才能使用,因此可见中国的无人机技术水平已有了相当程度的提高。军事专家张召忠曾介绍,中国的无人机起步很早,上世纪50年代就开始研究。
王亚男向《法制晚报》记者介绍,最初的无人机一般是用来做靶机的,然后是侦察机直至侦察打击一体功能。
上述空军专家说,最初阶段的无人飞机技术含量并不高,是有人飞机无人化的转变,按照事先预定好的轨迹飞行最终返回即算成功。
近些年,我国先后进行了一系列新型无人飞机的开发研制,其中包括攻击性能的研究,并取得重大进展。
在中央媒体公开刊发的一篇人物报道中提及,2011年举行的一次演习中,国产某型无人机顺利通过超低空飞行课目检验。据相关专家评价,这对未来作战具有“重大意义”。无人机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该无人机总体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关键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据《解放军报》一些关于军队日常训练的报道所显示,目前在北京、沈阳、兰州、济南、南京、广州、成都七大军区以及空军都装备有不同型号的无人机,担负不同的任务。
综合这些报道,《法制晚报》记者归纳得出,目前我国无人机主要担任空中侦察、战场观察和毁伤评估等任务。
“它们体态轻盈,能在8级大风的气象条件下出色完成山区航拍任务,也能在特殊地域实时传回作战地理信息,还能准确评估导弹毁伤效益。”这是南京军区某无人机部队对新型无人机的描述。
在这些报道中,尚未显示我军无人机执行远程战略任务以及攻击性任务。
无人机·水平
空中飞行平台我国已有突破
2012年11月14日,珠海航展上,“四川造”翼龙无人机首露真容,这款无人机由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研制,在2008、2010两届珠海航展上都仅以模型参展,这回终于首度以真机公开亮相。
就在中日无人机风波持续发酵之际,一款国产的大型高空长航时远程无人机在网络上曝光。
军事论坛描述,该机型外形和之前曝光的“翔龙”远程侦察无人机有一些相似,都采用了独特的菱形联翼结构设计。但这款新型无人机的发动机进气口安装于机体上方,采用的结构类似美国的“全球鹰”无人机。
“全球鹰”是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无人侦察机,最大航程可达25945千米,自主飞行时间长达41小时,可以完成跨洲际飞行。
最新曝光的这款无人机尚没有准确信息,与此前曝光的“翼龙” “翔龙”以及“利剑”隐身无人攻击机一样,都代表着中国无人飞行平台的最高水平。
国防部新闻发言人耿雁生曾表态,“为了适应世界新军事革命潮流,中国军队也在发展无人机,目的是为了维护国家安全。”
王亚男举例说,我国无人机发展“处于世界先进水平,比较典型的有‘翼龙’无人机,性能相当于美国的捕食者,主要执行战场侦察任务,必要时可携带武器直接对地面点状目标发动攻击。”他也因此认为,我国的中程战术无人机与世界水准相近。因为距离有限,在通信、控制方面,地面上的设备可以弥补不足。
末端任务系统建设仍处研发阶段
衡量无人机发展有两个因素,一个是无人飞行平台的发展,另一个是末端任务系统的建设。空军专家和王亚男都认为我国在飞行平台方面建设已经取得巨大突破,但在任务系统方面还存在不足。
接受采访的空军专家告诉法晚记者,在无人机末端任务系统建设上我国处于研发阶段。王亚男的观点则更为乐观,他认为,这是一个系统集成,我国各个分项目都不错,只是在集成方面还需要做大量实验。
现代军用无人机的任务范围已由传统的空中侦察、战场观察和毁伤评估等扩大到战场抑制、对地攻击、拦截巡航导弹,甚至空中格斗等领域。无人机不仅对有人战斗机进行支援,而且在许多情况下起到替代有人驾驶飞机的作用。
11月4日,美国无人机在巴基斯坦发动“斩首”行动,将巴基斯坦塔利班首领击毙。
空军专家分析,除了情报的因素之外,美国无人机具备了自主识别、自主打击能力。 无人机的攻击模式有两种:一种是遥控,一种是自主攻击。长航时、跨区域飞行需要多种控制模式,不仅仅是地面遥控,还需要卫星接收系统,在远距离的操作下,它(无人机)具备决策力的难度非常高。
王亚男也认为,美国的无人机在系统结合方面的确很好,不但有卫星系统配合,可靠和适时传输,还有非常棒的加密系统,不会被第三方所利用。
两位专家预言,未来战场,所有有人驾驶的功能都会被无人机所取代,按功能不同序列发展无人化装备体系。指挥、干扰、攻击都会向无人化方向发展,最终进行一场无人化战争。
无人机·人员
中国无人机队员“千里挑一”
在军用无人机发展的同时,无人机队员的培养也同步进行。
中国军队院校设置有无人机应用工程学科,这里培养专业的无人机人才。
在某炮兵学院设有无人机教研室,拥有由飞行控制与导航、电视侦察、定位校射、综合无线电及战斗勤务等仿真分系统组成的无人机综合模拟训练系统。
这套模拟系统用来培养无人机专业的学员。借助这套系统,学员们完成飞行前准备、地面试车、起飞及故障条件下应急操作训练等课目,掌握飞行控制、目标跟踪搜索等飞行操作要领。
然后,学员会进行一次次的实装飞行训练,确保无人机飞得出去,收得回来。
该教研室还开展无人机战法创新研究,挖掘无人机的作战潜能,建立了有关无人机作战的战法体系。新战法先后在多次实兵演习和部队训练中进行了检验。
除了专业培养,在实践中也会有选拔性质的无人机队员。于2012年前后成立的南京军区无人机队的成员被誉为千里挑一:眼睛不能近视,头脑反应要快,心理素质要过硬,还要学习飞行原理、空气动力学、航空发动机、无线电遥控、气象知识等十几门专业理论知识。
在媒体的报道中,美军无人机操作员被描述为,利用屏幕、键盘和操纵杆,发射炮弹进行目标攻击就如同打游戏一般。与此不同,在实践操作中,中国的无人机队员最常于被描述的是,将飞机送上天,解决临时故障,接受战场影像和数字信息。(本版文/首席记者郭媛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