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独立战争的时候,敌对双方相互射击几乎都是面对面。那时候的枪管是平滑的,射出的子弹可能飞向四面八方。“看到敌人再开枪”,成为战场入门课。
到19世纪90年代,来复枪广泛使用后,站起来开枪成了一种致命的危险。膛线即来复线使子弹产生离心力,可以直着向前飞行几百米,远程射击准确度极大提高。船载枪炮在看不见敌人的情况下,就可以向对方开炮。
历史上,许多发明改变了战争形态,而支撑发明的正是知识。
延安原本只是黄土高坡上的一座无名小镇,贫瘠、封闭、破败不堪,在普通人的眼中,真的是:“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毛泽东和他所领导的军队到来以后,一切都改变了:仅1938至1939年间,奔赴延安的学者、艺术家和知识青年约6万之众,成为当时政治格局中的一大景观。
毛泽东和他的将帅们对知识分子的倚重,留下了许多佳话。
抗战时期,经王震特别请求,从北平来根据地参加抗日的康世恩、郭小川、刘亚生、赵安博、王季青等一批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分配到三五九旅,北京大学毕业生刘亚生还被破格提拔为旅政治部副主任。
解放战争中,曾在英国利物浦大学攻读热电专业的刘明寰,经王震三顾茅庐动员入伍,并被任命为第一兵团军工部长。有些干部不服气,背后说怪话。王震得知情况后说:“你们都是近视眼!你们要懂得,子弹打不到的地方,科学知识是可以打到的。”
知识一旦用于战争,便不断有奇迹诞生。
儿时看电影《地雷战》,每见小鬼子屡屡被炸死炸伤,开心之余,总为农民抗日武装感到骄傲。后来才知道,清华大学理学院院长叶企孙功不可没:他支持学生熊大缜投笔从戎,到冀中抗日根据地制造炸药、地雷、雷管等。叶企孙本人也在天津秘密组织生产TNT炸药,不间断地供应抗日武装。
奇迹的诞生,有一个不可或缺的前提:知识分子首先得像个兵,能吃兵的苦,能想兵的事,能与部队融在一起。当年,王震率南下支队南征北返行程超过两万五千里。一路随行的延安自然科学院副院长陈康白,在敌人炮火威胁下的汾河冰滩上,滑倒了再起来,拄杖前行不掉队。在湘南被敌人重重包围的八面山里,同样两天没吃饭的作家周立波,还要忍受着饥饿慰问连队官兵。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我国历来有士子从军的传统。从历史上看,我军有过4次学生或知识分子大规模入伍,分别在延安时期、抗美援朝时期、上世纪80年代,以及近年来大规模征集大学生入伍。每一次,都带来人才队伍建设的大发展和部队面貌的焕然一新。
老一辈革命家对知识分子的那种厚爱,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既要有识才的慧眼,更要有用才的气魄;既要有爱才的真情,更要有聚才的方法。
那些投身革命队伍的一代代知识分子,对今天的大学生仍有启示:想打子弹打不到的地方,既要有子弹之外的本领,更要有子弹之内的功夫——俯下身子,先当一个好兵。
■董 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