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军在上甘岭用小便止渴:喝了给祖国争光

2013年10月25日 13:42  北京青年报 

  编者按: 

  “鸭绿江”,一条闻名世界的河流。千百年来,因其独特的自然风貌和人文气息,逐渐为人们所熟知。而上个世纪50年代初爆发的一场惨烈的战争,使它真正闻名于世。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率领下,跨过鸭绿江,开赴朝鲜战场。10月25日这天,抗美援朝战争打响了。

  从今天起,一部名为《不能忘却的伟大胜利》的12集大型文献纪录片在中央电视台第十套晚间《探索·发现》栏目隆重推出。该片由中华文化发展促进会、中央新影集团、南京广电集团、八一电影制片厂和中国华艺音像实业有限公司联合摄制,第一次全景式记录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全过程。

  摄制组历时一年半时间,足迹遍布全国各地,寻访到当年志愿军老战士500多人,采访了迟浩田、赵南起、傅全有、于永波、王海、向守志、韩德彩、方子翼及当时彭德怀军事秘书杨凤安、战斗英雄张积慧、《英雄儿女》王成原型蒋庆泉、“一把军号退英军”的英雄郑启、《志愿军军歌》的作词和作曲者等一批我军高级将领和英模、知名人物,累积拍摄素材达两万多分钟,搜集到当时珍贵历史画面长达三千多分钟。该片用大量珍贵且首次披露的历史画面,力图为观众还原一场难忘却的战争。

  本报记者选取了纪录片众多亲历者中的三位,通过他们的口述实录,从一个侧面为您讲述那场“不能忘却的伟大胜利”。

  我所知道的上甘岭

  口述人:张计发

  (87岁,时任第15军第45师第135团7连连长,电影《上甘岭》中八连连长的事迹就是以张计发为原型创作的)

  我们第15军这个部队是1951年4月份出国,出国就赶上了第五次战役,我军劲头很猛,美军招架不住了就主动后撤。咱们各个部队都在追,想多抓点俘虏,很快备的干粮就吃完了,子弹也都快打完了。敌人知道我们没有后方,又开始反攻我们。

  出国时军里首长考虑到这是一场恶仗,就有意识地保存了一部分战斗骨干。我那时候当副连长,人家出国时,把我们留到凤凰城,在那接兵,同时再搞点战术训练。五次战役我没赶上,等我们带了四川的这一批兵一上去,第一仗就是打的上甘岭。

  为准备大战,我们在做第三道防线,五次战役后,部队都没有吃到什么青菜了,粮食大部分是炒面,好多战士都得了夜盲眼。后来朝鲜老百姓呢,就给我们送来一些南瓜叶子,不是南瓜,是南瓜叶子。把南瓜叶子弄来熬水喝,喝这个好像管点用,但最后还是不解决问题。毛主席知道了前线部队都得夜盲眼了,就给我们送来了一些维他命,一个人一小盒子,喝了那个,眼睛就逐渐逐渐地恢复了。

  第三道防线还没有完工,就叫我们到上甘岭去换防。到上甘岭我们换26军的防,五次战役结束时26军就在上甘岭这个地方阻击敌人,他们做成了防御工事,在这个地方守了9个多月,我们则准备在这个地方至少守一年。我们军里头组织连以上的干部到26军去参观,看看人家的坑道是咋做的,坑道有多大的作用,我们到那一看,很受鼓舞,发现他们的重机关枪、迫击炮都能从坑道里攻击出去,打完了,就撤离坑道。26军的老大哥对我们很关心,人家还专门派了一部分干部,来指导我们做坑道。

  在做坑道的过程中,也遇到很多困难,从国内运来的炸药数量很少,连里就组织自制。没有木炭,就组织战士去弄木头捡煤渣。10月14日上甘岭战斗开始,我们的工程基本上完工了80%。

  我们有盛兵的坑道,有盛弹的坑道,施工时根本就是白天晚上不休息。互相之间还比赛呢,进度都拿尺子量,每天都要汇报进了多少,每个礼拜都要评比。有一次我到二排的阵地上检查,谁知道刚出连队没走多远,就听见一发炮弹打过来了,卧倒的时候,觉得这个手麻了一下,起来一看,小手指头还在地上耷拉着。通讯员赶快给我拿绷带包住,可是不好包啊,我干脆就把它拽掉了,就这样包了三天,可只要手这样往下一低就会滴答出血。直到有一次被营长发现了才进了医院,谁知道在医院里住了13天都不让走。就在住到第8天的时候,上甘岭战役打起来了,这下我急了,最后找到团长。团长说,别人都可以去,就你不可以去。团长是要保留一些干部的种子,这样 10月14日开始打,到10月25日才叫我回到连队,说我们连队打得很好,现在撤下来了,给你们补充一部分同志,抓紧时间训练,你们连的任务就是什么地方失守了,就把什么地方夺回来。

  当时失守的有四个阵地,天黑以前观察,这四个阵地上有敌人三个多连的兵力,三百多人。

  我们那时候上去就182人,所以指导员就给大家讲,今天晚上的任务不同于一般,第一条规定,不准抓俘虏,你抓一个人,你还得一个人看着;第二条,就是轻伤不下火线,重伤不叫苦;第三条,就是动作要猛,超迅速的迅速,超勇敢的勇敢,你只要勇猛,敌人他就软,我们就是要扑上去压倒敌人。我们这个连那天晚上真是给团里争了光,一晚上我们把这四个阵地都夺了下来,躺在阵地上的敌人就两百多,一晚上光轻机关枪就缴获了32挺,还有4挺重机关枪,两门炮。经过这一晚上,我们也伤亡了80多人,出了三个战斗英雄。

  二排五班的副班长李忠先,山东人,当时597.9高地二号阵地敌人火力猛,上不去,我们的李忠先就跟同志们讲,咱们是突击排的突击班,我们一定把口子打开,让我们连打上去,同志们掩护我。他抱了一挺机关枪,带了两根爆破筒就爬出去了,当爬到敌人的机关枪快打到他的位置,他抱着两个拉开的爆破筒,就跳进敌人的火力点,地堡被震塌,他也壮烈牺牲。这样我们才在二号阵地上打开了一个口子。

  我们二排的排长孙占元是河南林县人,当时一条腿已经炸断了,他还坚持在阵地上坐镇指挥战斗。战士们看到了说,排长,你负伤了,我们把你送到坑道里头去吧。孙占元同志说,我是排长,我是共产党员,我不能下去,我就是牺牲也要和敌人拼死在阵地上。他自己就那样拖着一条断了的腿,带着机关枪爬一点近一点,近一点就打一下,掩护着战士们,最后干脆就用手榴弹跟敌人同归于尽了。

  回到坑道里,饮食成了大问题。

  坑道里头堆了好多高粱米,没有水也吃不下去,就用牙膏在那个嘴巴上弄一点湿湿口,刺激刺激。那时候牙膏也不多啊,尤其是我们的伤员负伤了,没水,看着他们在那里干渴得难受,有同志就把解下来的小便给他喝。对他说,同志,咱现在没有别的办法了,只有这一点办法了,这是我们祖国买不到的好茶,你忍住点喝吧,喝了咱好给祖国争光。每次说起这事来,我都想掉眼泪,我们那些同志们真是可爱啊,他们心中想的只有胜利,只有战友,却从不想自己。

  团长得知我们这里弹药缺乏,让四连的指导员尽全力支援。他带着五个人,每人背着三箱手榴弹上来了,见到我时还交给我一个苹果。我问这个苹果从哪里来的,他说在半路上捡的,我说你捡了为什么不吃啊,他说我来回运输,半路上可以喝到一点冷水。听他这样说,我很受感动,就把苹果接过来,递给两个通讯员,他们要负责给上级报告情况,传达上级的指示,经常因为口干说不出来话,急得自己打自己的嘴巴。嘴巴打破了,有一点血出来,才能伸出舌头报告情况。我让他俩吃了顺顺口,他们接过去没吃,交给了卫生员,就这样传来传去最后谁也不吃,又交给我。实在没办法,我就在那苹果上吃了一口,跟大家说,我们这么多人,把敌人都消灭了那么多,难道连一个苹果都消灭不掉么,大家都得吃!我在那吃了一小口,大家谁也舍不得多吃一点,我们八个人,整整地转了三圈,才把这个苹果吃完,回想起这些事,我一辈子也忘不了战友间的那份深情厚谊。

  鹰击长空的“空四师”

  口述人:方子冀

  (96岁,时任空军第4师师长)

  讲到空四师抗美援朝的事,还得从它的来源开始说。

  国民党退守台湾以后,经常派飞机来到大陆东南沿海骚扰。根据这个情况,中央就考虑,我们自己没有飞机,那只好请苏联派飞机到上海、华东一带来防空。苏军打了几架台湾的飞机以后,台湾再不敢派飞机来炸,这样子大陆就比较安定了。这时毛主席想,光靠外国人不是长久之计,长久之计还得要靠我们自己。因此,中央就决定要建设空军,任命刘亚楼为空军司令。刘司令接任务以后觉得,要办空军那就大干一场,小打小闹不行。因此他亲自到了苏联,一下子买了四百架飞机,请了六个航校的班子来帮我们训练。我们的速成班经过半年的训练以后,刘司令就把这些人集中到南京,成立一个混成旅,叫做第四旅。为什么不叫一旅、二旅、三旅呢?他说,毛主席在井冈山的时候,建立红军是从第四军开始的,现在搞空军也从第四开始;另一方面,要把第一留着,在战场上谁打得好了,就给谁第一的番号。

  第四旅是1950年6月19日成立的。四旅成立六天后,朝鲜就发生了内战,美国纠集16个国家的军队,组成了所谓联合国军,来支援南朝鲜打北朝鲜。他陆军还没有到的时候,空军就先到了。美军的飞机当时不断地侵入到鸭绿江北边,轰炸我们东北的城镇。我们志愿军入朝以后,美国的飞机对我们的部队和后边的交通运输线也是狂轰滥炸,志愿军首长要求空军派部队去支援。刘司令很为难,刚成立的混成四旅,实际上只有一个团,也没打过空战。后来,中央军委下命令,把这个混成四旅,再加上第十团调入东北、调到辽阳来。空四师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建的。

  刘亚楼起先叫我去当东北空军第三旅的旅长,我在1950年的9月份到了沈阳。那时的东北空军还只是一个架子,我的第三旅就我一个人,住在宾馆里头。我主要是跟苏联151师的师长比洛夫打交道,因为我将来要接他的飞机,他是帮助我们训练的。不久刘司令专门给我发了电报,叫我接到电报以后立即到辽阳接应第四旅。到了辽阳以后,我知道部队要抗美援朝,刘司令问我打没打过空战?我说没打过,但是动作知道。他说这么说来,我们的空军对空战还是一个谜,要想办法解开这个谜。另外他还说,我们毕竟是新部队,美国空军是老牌空军,是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毛主席告诉我们,不要一鸣惊人,那我们就谨慎一些,不要一下子把一个团都拉出去,那样很容易不小心就出大事,出大事我们就完了。刘司令员说: “方子翼,我给你个紧箍咒,开始的时候给你两架飞机、四架飞机起飞的权利,什么时候能够起飞多架,听我的命令。”

  我跟苏联的师长认识,我们跟他混合编队作战,叫他掩护我们作战,带领我们作战。值班飞行时苏联人出八机,我出四机,他前面一个中队,四机,后面一个四机,把我们留在中间,叫他带领。地面的指挥所是这样的,苏联巴什盖维奇和我,两个人对面,他用的是俄文的地图,我用的是中文的地图,但是他说话我听得懂。他给他的部队讲什么,我就给我的部队讲什么。

  初期的时候都很好,可很快就出问题了。一旦发现敌机,他后面的中队就跑到前面去了,把我们撂到后头去,我们不仅看不见敌机,连苏联的飞机我们也看不见了,这样搞了好几次,我们的飞行员非常不高兴,说苏联人不用心带我们啊。飞行员们就跟我要求,要自己干。我就跟苏联顾问巴什盖维奇谈了这个问题,巴什盖维奇说,现在我们就好 像一个大人带一个小孩,一只手牵着小孩,另一只手要准备打仗。一只手打人家当然打不赢了,只有把小孩先撂下来,才能够战胜敌人。他说你别着急,慢慢来。但是我们的飞行员着急啊,飞行员摩拳擦掌地叫唤了,我跟飞行员李汉商量,怎么样脱离他,我们单独能打上一仗。于是出动的时候,我们照样还是排在中间,但让我们的部队尽量地靠在右边,把敌目标放在我们的左前方30公里,那儿既方便观察也方便进攻。我们的飞行员只要听我一说现在距敌30公里及其位置,你就往那个方向搜索,搜索到敌人你就下去打。这个办法非常灵,第一次照这个办法出击了,苏联空中的战斗员就报告,说是有飞行员冲到前面去,叫我制止,我没有吭气,还照样指挥我的部队往前冲。但是这一次没打上仗,原因在于我的电台不灵。我赶紧借来一部短波电台,有了电台,我就指挥作战了,我们两个还是在一个桌子上指挥,他指挥他的,我指挥我的,我说话他不懂,他说话我懂。

  1951年的1月十几号,李汉他们打下一架飞机。苏联方面只认定是打伤,可美国人自己出版的书中记载的是一架F-84被击落。打下来这一架飞机,大家高兴得要命。我发电报给刘司令,刘司令也很高兴,回电鼓励我们。打了这一次,就胆大了,知道空战是怎么回事儿了,等于是揭开了空战之谜了。

  第一架F-86是刘永新打下来的,他是个新飞行员,那一次有六架敌机打他,当他打掉了一架F-86时,自己的炮弹也用光了,其他敌机围过来打他一个,把他打掉了。还有一位叫李永泰,12团一大队大队长,他也是炮弹打完了,没打下敌机,四架飞机就围着他打。把他的飞机一共打了56个窟窿,在1万2千公尺上空被打得发动机熄火了,但他就这么着把飞机滑回来了,落到安东机场。苏联的飞行员跑来一看,说,哎呀,这哪里是飞机啊,这是坦克。从此李永泰就有了“空中坦克”的名号。

  张积慧打戴维斯那一次是怎么回事儿呢?张积慧他掉队了,他是个大队长,可能是因为太阳的关系吧,他没看见长机,结果带着僚机掉队了。掉队以后他继续往前找的时候,就发现了敌机,跟踪到了新安州附近,他就把这个飞机打掉了。后来人家的僚机又把他打掉了。那一天打仗回来以后,谁也没报告说打掉了敌机,唯独张积慧给我报告说他打掉了飞机。可是没有证据,我不太相信。但是,隔了两天以后,刘司令发来电报,说是美国方面报道,在2月10日那天,他美国的王牌飞行员戴维斯被打掉了。他让我赶快查一查,看看是苏联人打掉的,还是高炮打掉的,还是你空四师打掉的?我正准备派人调查,刘震司令给我打电话,他说苏联那天没出动,高炮也不可能打的这么高,是四师,而且很可能就是12团,你赶快派人调查。我们就先派了一个政治部的青年科长去查,没查清楚,回来了。又派了一个军务科长去查,查出来了,在清川江的北边山坡上,找到了戴维斯的飞机,还有戴维斯的头盔、手枪、标牌什么的。怎么知道是张积慧打的呢?再往前一找呢,在前方500公尺的地方,找到了张积慧的飞机。

  空四师的功劳、战绩不算很大,但是很重要,从1950年 12月21日,到1953年的7月21日,这2年零8个月的时间里头,一共出战了4千多架次。记得当年我们把战报报到空军,刘司令把战报拿给毛主席看,毛主席当下批示:空四师奋勇作战,甚好甚慰。当时刘司令还给我学了这段话,“毛主席问方子翼是何许人也,我说他是空四师师长。”说起来挺好玩儿的呢。

  我击落了美军王牌飞行员

  口述人:张积慧

  (86岁,时任空军第4师第12团3大队大队长)

  1945年建立航空学校时,我也就十八九岁,已经参军了,经过身体检查,尤其是眼睛、心脏啦,就调我们到东北通化的航校去了。调到航校不久,正赶上国民党大举进攻,赶得我们到处跑,从通化到了牡丹江,又从牡丹江转到与苏联接壤的东安那一带。在老航校飞的是日本飞机,有日本教师教。到了1950年的时候,苏联帮助我们建设新航空学校,教官和飞机也都是苏联的。

  抗美援朝开始时我在航空兵第四师,朱总司令还亲自到辽阳检阅我们,由刘亚楼司令员陪同着,朱总司令给了我们很大的鼓励。他说,我们虽然在飞机性能上、飞行时间上不如对手,但只要勇敢加技术,就一定能战胜美帝国主义。

  当时还有一个小插曲。刘亚楼司令员陪着朱总司令是从举办检阅仪式的礼堂侧门进来的。当时主持仪式的副师长也是个老红军,他只顾瞄着正门了,结果总司令突然出现在面前,他紧张得忘了敬礼报告。刘亚楼司令员问他为什么不报告?副师长说自己没看到,刘亚楼说,那你现在还没看到啊。

  跟我同期学飞行的战友中有一个叫李汉,他是28大队的,比我先入朝,他第一个击落了敌机,记得是F—84,美国的喷气式飞机。这对我们其他人鼓舞挺大,李汉是我们同期同学,他能打下美国飞机,我们同样也能打下美国飞机。

  我第一次击落敌机是1951年10月的事,那是一架美国的F—86喷气式战斗机。返航的时候,又有一架F—86尾随,我就准备跟他对头,他也怕撞啊,惊慌了一下子,倒转,结果自己撞到山上了。

  在朝鲜战场上,我总共击落10架美军飞机,都是F—86。当时击落一架敌机就给记一等功一次呢。 

  1952年的2月10日,我击落了美国王牌驾驶员戴维斯,给我记了特等功,还授予我一级战斗英雄称号。

  当次战斗很激烈,我并不知道对面的就是戴维斯,只是发现有敌人迎面过来,我也是迎着对过去了,最后我就疾速地转弯来咬他,一下咬住他的尾巴了。这样我就靠近他,靠近他到四五百米的时候,我就向他开炮,就把他给打中了。另外一批敌机也击中我了,我跳伞了,刚好落到咱们志愿军陆军的阵地上,他们还招待我吃了顿饭,记得吃的是面条。

  后来美国那边传出来,说是第四联队334中队的中队长戴维斯被击落了,咱们一去查,才发现我把这个美国王牌飞行员打下来了,当时大概是打中他的要害了,他没来得及跳伞,死在座舱里。

  我的两位驾驶僚机的战友后来也牺牲了,一个是刘春生,春天的春,生产的生;还有一个叫单子玉,击落戴维斯时,我的僚机就是单子玉,他是丹东人。他们俩都葬在沈阳的抗美援朝纪念陵园,我到那儿去过,看他们,给他们扫墓。单子玉牺牲后,开追悼会,我把单子玉的一绺头发剪下来,一直装在怀里头,每次作战带着,直到抗美援朝胜利。

  所以说击落戴维斯,功劳不能说是我个人的。我的僚机还有一系列的后勤保障人员、机务人员,都在那个地方,为着一个共同目标。跟世界上最强的敌人作战,必须练好自己的本领,比如说翻跟头啦,翻滚啦,做上升转弯啦,做俯冲啦,这些东西都得能做,你在空中操纵自如,才有可能拦截敌机打掉敌人,当然人心的力量更重要,你得不怕他,得拿出勇敢精神来,你怕是不行的。从我这些作战当中,我的体会是,打仗一个是靠技术,再一个靠勇敢,靠你的思想,这个很重要。

  当年飞行中我也有过教训,当时为了多练技术,多飞行,把技术练好了,好去打仗,没想到超过了规定飞行时间,我从辽阳机场起飞的,在那儿训练,结果练特技动作飞到了沈阳,没有多少油了,我回不了辽阳了,只能在沈阳的机场落地,落地时我冲出跑道,飞机摔了,我自己还受了轻伤。但我的出发点肯定是为了练好技术打美国鬼子,但是做得过分了,没考虑到安全规章。

  战争的每时每刻都会有牺牲。

  抗美援朝时我身边有两个团长都牺牲了,一个团长是赵大海,他是国民党起义过来的,起义的时候他就是共产党员,山东泰安人,他这个人挺好,他跟美国鬼子作战,飞机中弹掉到海里,尸首没找着。还有一个牺牲的团长叫陈亮,我们同期同班的同学,他是团长,我是副团长。他也是抗大一分校的,我们都是抗大的,当时他跳伞成功了,但是美国鬼子呢,违背世界公法,扫射他的伞……

  抗美援朝开始时,我们团从辽阳出发,飞行员满满地坐了一车,回来的时候就剩不到一半人了。战争就是这么残酷。更何况你不是跟别人打,你是跟世界上头号帝国主义打啊,就是这样。

  本版文/本报记者 邵延枫

(编辑:SN100)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