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团党委研究决定,将柴油机专业教室名字命名为‘高玉华训练室’”。9月底,某工程维护团党委的一纸决定令官兵振奋:以士兵高玉华之名来命名军事教学训练室,引导官兵将个人追求融入强军梦,献身强军实践,对大家是巨大的激励,是一种鲜明的导向和示范。
士官高玉华,是全军国防工程油机维护方面的“兵专家”,2次荣立二等功,7次荣立三等功,2次获得全军优秀士官人才一等奖,成绩有目共睹。但是,这样做是不是把士兵举得太高?团长袁玲说:“肯定一个高玉华,就是肯定每位士兵的付出和创造。这有利于持续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建设一支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团队。”
该团是一支作战保障的生力军,部队大批高新国防工程装备列装后,为尽快形成战斗力,他们重点抓了两件事:一是“充电”。投入160多万元完善了各营连专业训练课室、电脑学习室等,与大专院校、生产厂家建立对口培训机制;二是“荣誉”。只要工作有贡献,革新有成果,无论在什么岗位、做什么工作、是什么身份,在团荣誉馆、营连荣誉室、连队荣誉灯箱中都有一席之地。
组织把战士荣誉举过头顶,战士把光荣使命扛在肩上。该团先后取得的15项科研成果,都有士官参与攻关,40%以上的士官班长主持或参与了本专业操作规程和训练大纲的编写工作,去年军区维护兵种单装终端标准化大比武,唯一的两名尖子名额都在该团产生。官兵普遍认为取得这样的好成绩,与聚焦强军目标开展尊重士兵荣誉的活动密不可分。
■祁 骏 曾 邦
闂備礁鎼崐缁樻櫠濡も偓椤繈顢欓悙顒€顎忛梺鎸庢煣閸曟ɑ绂掑☉銏$叆婵炴垶鐟ч悡顖炴煙楠炲灝鐏柟宄版嚇瀵挳鎮㈤崨濠冪槕闂佽崵濮甸崝鏇犵礊婵犲洢鈧倿鍩℃导鍗炴贡閳ь剨缍嗘禍婊堝礂婵犲嫮纾煎ù锝夋涧婵¤櫣绱掗崣妯哄祮鐎规洏鍔岃灒闁兼祴鏅滈幆锝呂旈悩闈涗粶闁诲繑绻堥獮澶愭晸閻樺啿鍓梺绯曞墲濞叉繄绮堢€n喗鍋i柛銉戝懎鈪甸梺缁樼◤閸庣敻寮鍛殕闁告劖鍎冲▓鏌ユ⒑閸涘﹥绀€闁靛洦岣跨划顓㈠磼濠靛嫪姹楅梺鐟扮仢鐎氼喚澹曢敓锟�闂備胶绮崝妤呭箠閹捐鍚规い鏃囧Г娴溿倖绻涢幋鐏活亜顕i幎鑺ュ仯闁搞儳鍏樺顕€鏌涙惔顖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