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以重任
对于中国从事装备信息化系统研究的科研工作者而言,预警机是绝对绕不过去的一个坎。
预警机,又称空中指挥预警机。
最早的预警机只是将雷达搬上飞机,而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如今的预警机集情报探测、指挥控制、通信导航、电子对抗、信息传输于一体,是现代空中作战体系的核心,更是体现国家综合实力和科技水平的标志性装备。
自预警机诞生以来,已经多次在全球各局部战争中大显身手。同时,除指挥引导战斗机对目标实行攻击外,预警机还担负起了空中加油的协调工作,并肩负起空中救援的指挥工作等。
正因为意识到预警机的重要作用,美、英、俄等国家不惜花重金竞相投入到预警机的升级与研制中。从20世纪50年代起,中国已经开始自主研制雷达;60年代末期,我国自行研制的预警机空警1号,因技术问题未能装备部队。
落后就要挨打——这句话再次在预警机研究领域得到验证。
2000年7月,某国在西方国家的重压下单方面撕毁了与我国共同研制预警机的合同。时任国家军委主席的江泽民同志做出了“研制部门一定要争口气,否则总是要被人卡脖子”的重要批示。
早在20世纪80年代,王小谟已经敏锐地捕捉到预警机对于国防的重要性,数十年来通过合作、引进、消化、吸收以及再创新的方式推进了预警机的相关基础工作。
因此,当外方突然中止与我国的预警机合作后,在上级部门的推动和重托之下,中国的预警机自主研制之路得以在王小谟的带领下立刻启动。
自此,这一批优秀的中国科技工作者踏上了一条坚苦卓绝的漫漫“争气路”。预警机立项之初,完全是“一张白纸”。
航空和电子孰轻孰重、究竟应当如何融合?为解决这一首要问题,预警机团队的总装备部领导高瞻远瞩,拍板在预警机领域试行双总师制——即分别在电子和航空领域挑选帅才担任总设计师,由电子领域总设计师统领全局。
2001年4月,航空方面的总设计师已经选定,但直到2001年12月底,电子方面的总设计师却迟迟未定。这也可见电子系统的独特性和复杂性对总师的要求非常高,面对国家使命,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经过了层层选拔。
2001年12月22日,这是一个陆军终身难忘的日子,负责总体布局工作的王小谟将担任空警2000总设计师的任务以不容回绝的方式委派给了他。
经过一周时间的考虑,陆军最终决定接下这一重任。“开弓没有回头箭。在决定接受的那一刻起,我就没想过要回头。”
很快,年仅38岁的陆军带着全家迁往北京,马不停蹄地全身心投入到空警2000的推进工作中。
众志成城
在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上任后,预警机总设计师陆军做的第一件事情,便是建立科研体系,这着实出乎许多人的意料。
陆军认为:“预警机团队技术精英人才济济,要推进技术并不困难,但如果体系不健全,技术工作只能是事倍功半。”
在集团领导的帮助和支持下,他开始着手“调兵遣将”,在短时间内荟萃各路精英,研究院预警机团队的研究体系雏形迅速搭建完成。紧接着,陆军又开始全力以赴着手推进技术。
虽已有大量前期积累和系列论证,但由于这是我国第一次真正自主研制预警机,难度之大可想而知。作为总师的陆军在吸收前人宝贵经验的同时,走出了“集成创新”的特色之路。“统筹全局、事无巨细、亲力亲为”,这是团队成员对陆军的普遍评价,这一风格贯穿于空警2000的研制始末。
他带领的研发团队平均年龄仅为30岁出头,他们按照军方的研制需求,制定了整个工程的顶层文件,系统论证了预警机任务电子系统的组成、功能、指标,规划了系统研制的各个程序,并分析了可能存在的风险,提出了规避风险的措施,为研制工作的全面开展铺平了道路。
系统顶层设计第一个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就是如何将预警机上的七大分系统、数百套设备有机结合起来。陆军带领他的团队创新性地采用开放式体系架构,在机载电子设备的集成中第一次引入网络架构实现数据传输,从而为系统搭建了一个强有力的“骨架”。
这种开放式体系架构保证了系统集成的实现,这与世界各型预警机集成方法的新潮流有异曲同工之妙。有资料显示,在空警2000之后,美国的E-2和E-3预警机也开始着手相似的改进。
预警机的研制过程固然是困难重重,但试飞阶段的艰辛更是难上加难。通常飞机试飞由试飞团负责,但由于预警机试飞情况特殊,后舱没有试飞员负责,短时间内又不可能为此专门培养出试飞大队。因此,预警机研发团队成员除了作为技术人员之外,常常还要参与试飞。
为了验证产品的功能和性能,陆军不仅要研究试飞理论和方法,制定合理的试飞方法,而且他也是参与试飞最多的人员之一。他常常身先士卒、抢着试飞,多次身临危险处境而不退缩,甚至经历了生与死的考验。
几年来,陆军带领着一群勇敢的预警机试飞团队,东进西出,转战南北,先后在多地开展试飞,在不同地形地貌、气候环境、海域和电磁条件下,严格考核了产品性能。
豪情在胸
2007年,经过重重艰辛磨砺,空警2000最终完成设计定型并交付部队。陆军及其团队仅仅用了5多年的时间,就完成了全部研制工作,系统集成一次成功,没有反复。而西方国家差不多用了十几年的时间研制。
空警2000加入装备序列,标志着我军预警机装备建设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装备部队以后,空警2000先后参加了奥运空中安保、世博安保、亚运安保等一系列重大活动以及和平使命等重大军事演习,充分展示了预警机在现代信息化战争中的“杀手锏”作用。
2008年空警2000获得国防科学技术奖特等奖,2010年更荣获了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2011年,当空警2000预警指挥机总顾问王小谟、总设计师陆军从国家领导人手中接过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证书时,全场掌声雷动。这是祖国和人民对预警机团队研制成果的最高肯定,也是对中国电科人创新图强、勇攀高峰的最高褒奖!
在陆军看来,空警2000的成功是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是整个团队的成功,绝不是仅仅依靠某个人就能完成的。“预警机团队是个协同攻关的大家庭,包括我的老师——王小谟院士,以及其他团队的总师等等。大家都是空警2000的贡献者。正是因为他们能为了共同目标团结合作、不计个人利益、不计个人得失,才能使这项工程圆满完成!”
回首40余年所走过的历程,而今的陆军实现了儿时的梦想——成为一个对祖国有所贡献的人。“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作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首席科学家、预警指挥机总设计师,如今的陆军正不断思索如何使预警机团队登上更高的舞台,建立和完善体系、扩充队伍、形成梯队,用行动践行不竭的创新精神。
回首自己多年走过的科研历程,陆军以能在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工作,并因研究雷达、预警机技术而逐步融入到我国电子信息技术研究大潮中而感到自豪。
他从不愿提及自己的功绩,只是一个劲说作为预警机总设计师感到光荣,一个劲说感恩培养他的导师,一个劲说是祖国强大才让我国预警机事业走向辉煌。“未来,我要从一名预警机总师变成信息系统总师。”——这是采访结束时,陆军给笔者说的最激情澎湃又意味深长的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