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在塑造中传承——触摸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发展脉动(下篇)
这是一艘驶向强军目标的“人才航母”——在校培养的本科生占全军生长干部的15,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分别占全军的18和16。
这里走出了一支群星璀璨的人才军团——累计为国家和军队培养输送了15万余名工程技术人才与指挥人才。仅在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及各大系统中,就有19名正副总指挥、总设计师从这里毕业……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走进位于湘江之畔的国防科技大学,记者惊叹于一组组人才数据的同时,也在追问:这支人才军团究竟蕴藏着怎样的基因?
基因之一忠诚奉献
校训不是标语,而是人生航标
1米8的个头,充满朝气的脸庞,“80后”海归博士刘露给人的印象是阳光、帅气。 留学德国期间,刘露提前两年完成博士学业,拿到1.0的最高分。这一成绩意味着,他可以申请德国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并拥有优先加入德国国籍的权利。
然而,通过论文答辩5天后,刘露就登上了回国的飞机。如今,他已是国家“863”主题项目的攻关主力。 刘露不是个例。记者手头上的一份资料显示,近年来,国防科技大学先后有600多人出国攻读学位或做访问学者,他们100%按时回国,成为所在单位的骨干力量。
忠诚,奉献,这几乎是每一个受访者在谈到国防科大人的品质时脱口而出的词汇。走在这所大学的校园里,稍一抬头,你就会看到“厚德博学、强军兴国”校训、“忠诚、严格、科学、勤奋、文明”校风、“银河”精神、“天河”文化等标语,连同一座座标志性建筑闪着光芒。
这是从“哈军工”一路走来积蓄的精气神。在实验室,在教室,在协作创新中心,你总会在那些伏案的身影、专注的脸庞上读到这种精气神。半年前,数学家丘成桐参观完“天河”楼,由衷感叹:“这么多高水平的人心无旁骛,聚在这里,不可思议!”
在这里,校训已经不再是简单的标语,而是他们的人生航标。这,也正是国防科技大学育人铸魂工程的主旨所在——着眼培养坚定的举旗人和可靠接班人,持续实施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思想道德建设、校园文化建设“三项基础工程”。
尤为引人关注的是该校去年3月开始推行的“百队工程”——让政治理论教员到全校103个学员队兼任政工干部,使党的创新理论真正进教材、进课堂、进学员头脑。 与此同时,微观层面的发力也渐次展开。“博士论坛”“强军论坛”等活动,如毛细血管般输送精神养料。
“学校培养的人才是军队未来的建设者和指挥者,只有着力铸牢青年学员的强军之魂,才能确保培养的人才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学校政委王建伟的话,已被最新的一份统计佐证—— “十一五”以来,该校毕业的2万多名本科生和研究生,100%递交赴边申请书,100%申请到一线作战部队去,100%服从组织分配。
基因之二追求卓越
从“学科高原”迈向“学科高峰” 在老百姓的眼里,一所大学的水平怎么样,录取分数线是重要的参照。今年招录的新学员成绩显示:考进国防科技大学,普遍要高出当地一本录取线90分!
在科技界,国防科技大学同样名声赫赫:100人成为国家级创新团队带头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和军队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对象,12人担任国家“973”项目技术首席,49人成为国家“863”专家…… “我军特色、世界一流”,这是国防科技大学给自己提出的响亮目标。“支撑一所大学迈向世界一流的核心关键是什么?”校长杨学军说:“是既能满足国防和军队重大战略需求,又能在国际可比性学术指标上处于世界一流的学科。”
没有一流学科,就没有一流人才。翻阅国防科技大学近10年的党委文件,记者发现,学科建设已成为这所军校的发展龙头和实现路径—— 这是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整合:构建信息、航天两大优势学科群,形成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学科体系;组建设立理学、空天、信息、社会科学等4个学部,提高学科可持续发展能力…… 这是一连串令人激动的足音:该校工程学、物理学先后进入国际ESI(基本科学指标)前1%。在最新一轮全国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中,该校有7个学科进入全国前5名,7个学科进入全国前10名,其中软件工程并列第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3个学科位居第2。 这是一个自我加压的清醒认识:当前学校在一些特色学科领域已经形成了学科的“高原”,但与世界一流水平相比,与服务军队核心军事能力建设的要求相比,还缺少“高峰”。
从“学科高原”如何向“学科高峰”迈进?校领导将目光落在了明天。时值八月酷暑,热浪逼人,但置身校园,记者感受到的却是这所军事工程学府前所未有的冷静。一个由校内外知名专家组成的学科规划指导委员会,正在研究制订学校2030年前学科发展规划。 校园内,一座新的地标性建筑刚刚竣工。这栋建筑面积达1300平方米的学科交叉中心,将成为该校推进学科交叉融合的新平台。“分析20世纪466位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41.6%源自学科交叉。学科交叉融合,已成为推进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必然选择。”研究生院副院长王维平说。
眺望明天,这里必将孵化出更多一流人才。
基因之三实践锻造
“小鸭”游进“天河”示范了什么
6月19日,西班牙巴塞罗那。第3届国际微纳传感器技术应用大赛上,国防科技大学刘飞等3名学员一举夺得一等奖。 “科大学员一出手,冠军第一跟着走。”据统计,近年来,国防科技大学学员在全国和国际学科竞赛中,累计获一等奖以上奖励317项。 第一的秘诀在哪里?在“天河”楼,记者从本科生的身影上窥见了答案。从去年开始,该校计算机学院有23名本科生参与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研制。在整个研制队伍中,研究生占了近60%。
“小鸭”游进“天河”示范了什么?“拔尖人才离不开高端实践平台的锻造。学员只要有好的想法,我们就创造条件让他动手实践。”副教育长王正明一语中的。 学科综合实验中心、研究生创新基地、本科生创新实践基地、主题科技文化节……在国防科技大学这些随处可见的“地标”内,每一个本科学员都有自己的全程导师,“课程学习+工程实践”已成为研究生的成长模式。
不仅有实践平台,而且有经费支持。你能想到吗?在国防科大,一个研究生科技创新项目获得的基金竟超过200万!这一相当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数字,让记者惊叹的同时,也在折射着这所高等学府对学员创新实践的支持力度。 “如果没有实践平台的锻炼,我不可能有今天的成绩。”这,已成为该校很多年轻人的由衷感触—— 今年被保送读研的陈照云,本科阶段两次赴国外参加国际大学生超级计算竞赛,两次获得“最高计算性能奖”; 研究生丁晓华参加某重大专项攻关并发挥了重要作用,成果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资料显示,在该校取得的5000多项高水平科研成果中,有研究生参与的占96.4%。 在“纳星”研究生创新基地,学员们一片忙碌。他们正在为一项国际合作项目作各种准备。指导教员杨磊透露:“未来,这里将向全校研究生开放……”
基因之四对接需求
校徽是一个个毕业学员擦亮的全军优秀指挥军官白雪、网络尖兵李聪娜、爱军精武标兵王力臣、博士连长陆松……检索近两年这些全国全军重大典型,有心人发现,他们都来自同一所军校——国防科技大学。
更让人惊讶的是,在第11届“全军十大学习成才标兵”中,竟有5人毕业于国防科技大学! 谈及这一现象,政委王建伟说,对接国家和军队需求,始终是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具体来说就是“两个驾驭”——培养驾驭国防科技的工程师、科学家、战略家;培养驾驭未来战争的设计师、指挥家、军事家。
如何实现这个壮丽目标?记者眼前的两摞厚达千页的大16开《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研究生培养方案》提供了清晰答案。这些最新修订的方案不仅明确了各类人才要完成的课时和学分,还对军政素质、身体心理等方面逐一细化。 方案之外,人才塑造的“配方”也让人眼睛一亮—— 在作战部队建立29个认知实习基地,与部队开展联演联训;举办研究生暑期学校,邀请国外著名专家授课,帮助学员开阔学术视野;开办“钱学森创新拓展班”“卓越指挥人才创新拓展班”,每年选拔40名成绩优异、发展潜力大的新学员,实行个性化培养;建设纳星、高性能计算等9个研究生创新基地;实施研究生科技创新计划、博士生交叉培养计划…… 8月12日,当其它高校还处于暑假休整之时,国防科技大学已经开学。漫步国防科大校园,从本科生、研究生到将星闪耀的将军学员,展现在记者面前的是一幅壮观的人才培养画卷。
“名校不是喊出来的,科大校徽是一个个毕业学员擦亮的。”军事高科技培训学院院长刘戟锋的话提醒记者,眼前这所由“哈军工”传承而来的军事工程高等学府,如今已走过60年。 翻阅该校校友名单,我们的目光充满敬意:两弹元勋任新民、歼十总设计师宋文骢、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天河二号总设计师廖湘科、北斗导航系统重大专项专家王飞雪、雷达瞬间极化理论提出者王雪松、某部高级工程师江旻舟……
采访结束之际,恰逢新学员赶来报到。“哈军工”最新的传人走进了校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