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向我防长秀固若金汤核掩体 刻意发心理威慑

2013年08月25日 09:41  南方日报 

  8月16日,中国国防部长常万全启程访美,这是中美双方防务团队换届后,中国国防部长首次访美,也是中国军方为落实今年6月国家主席习近平访美时提出的“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采取的实际行动,对于推动中美两军关系的健康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值得注意的是,常万全访美期间,参观了位于夏延山地下的北美防空司令部(即夏延山核掩体),该司令部号称是“全球防备最森严”的军事基地。这个高度机密的军事设施首次向中国军方开放,引来全球高度关注。北美防空司令部是一个怎样的机构?夏延山核掩体是怎样的军事设施?美国军方邀请常万全参观如此高度机密的军事机构,释放了哪些信号?本期“焦点放大镜”为您做出解读。

  “核对抗”催生秘密指挥中心

  这座隐藏在美国科罗拉多州夏延山山洞内的世界上规模最大、设备最现代的军事指挥中心是冷战“核阴云”催生的产物。1951年,苏联相继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枚洲际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美国对此大为震惊,时任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下令加快发展洲际导弹技术和航天技术,并要求加强对洲际导弹的监视和警戒能力。

  1958年5月,美国和加拿大签订协议,成立了用于监视和警戒苏联洲际导弹和远程轰炸机的“北美防空司令部”,监视网设在美国的阿拉斯加州和加拿大境内,数据处理中心依照靠山隐蔽、易防御、难摧毁的原则选在了美国科罗拉多州的夏延山山体内。

  从卫星图像上看,北纬38.5度,西经104.4度的位置,是一座海拔2400至2500米,与地面相对高度约600至700米的山丘,与附近的其他山丘并无太大区别。但是在构成山体的坚硬的花岗岩以下大约500米,建有15座大楼,这就是世界上惟一的全天候负责监视太空中围绕地球运行的8000多个人造物体的监控中心——北美防空司令部。

  著名军事评论员宋忠平介绍,这个司令部的最初职能就是防御来自于空中的目标,如冷战时期的战略轰炸机以及来自于天上的洲际弹道导弹。随着“冷战”的加深,这个联合司令部增加了监控太空的卫星及反卫星武器的职能。随着“冷战”的结束以及反恐战争的开始,尤其是“9·11”事件对美国国土安全带来的巨大冲击,美国又赋予了这个联合司令部新的职能——“神鹰计划”,即监控飞越北美境内所有的民用飞机。

  “不仅如此,鉴于恐怖袭击可由海上发动,北美防空联合司令部开始就海上安全警戒发挥作用,并开发了有效的海上预警和应急程序。如今,北美防空司令部已经将海上警戒职责与防空防天预警和控制任务并列为优先级任务。”宋忠平说。

  有数据显示,北美防空司令部拥有200多个由超大型或大、中型计算机组成的网络和600多条专用通信线路,中心通过通信卫星、微波中继线路和光缆等多种通信工具与外界交换信息。它能接收来自军用卫星系统、民用卫星系统、空中预警网和地面预警网等各种探测、监测手段提供的数据;还通过有备份的、强生存力的热线与五角大楼、白宫、美国战略司令部、加拿大武装力量司令部以及分布在全球各地的美国主要军事基地保持密切联系。

  钢筋混凝土核掩体“固若金汤”

  宋忠平说,整座大山已被“掏空”,建有15座高楼。整个北美防空司令部都由30毫米厚的钢板拼焊而成,底部由近百枚大型弹簧支起,以便于承受住天然地震或遭到核攻击时的强烈震动。顶部和四周都被厚达数百米的花岗岩包围,形成了坚不可摧的掩体。通往外界的大门厚达2米、由钢筋混凝土制成,一旦关闭后则“与世隔绝”,可在受到核打击时抵御强大的冲击波、核辐射等的毁伤,可谓固若金汤。

  在普通人看来神秘的“核掩体”是什么设施?宋忠平解释说,“核掩体”,顾名思义,就是能够抵挡核武器爆炸的地下掩体。此类掩体一般用于保护重要的军事目标,比如核弹地下发射井、重要的军事指挥控制中心。这类掩体要求具备在核爆炸后能长时间维持掩体内的人员和设备工作的基础能力,就算与外界隔绝依旧能维持数月工作。

  宋忠平称,在冷战期间,包括前苏联、美国、英国、法国、中国等国家都有大量的军用核掩体。这些国家的战略导弹核潜艇就是隐藏在加固后的核掩体内,美国的“民兵—3”和“和平卫士”洲际导弹亦在核掩体的保护之下,前苏联及如今的俄罗斯更是有数量众多的核掩体,包括核导弹、战略轰炸机、核潜艇等都尽数隐藏在冷战时期打造的核掩体内。

  也许很多人认为“核掩体”距离自己的生活很远。然而,在很多国家,核掩体已经成为居民“安居乐业”的保障。除了大量的军用核掩体之外,多国在冷战时期建立了大量民用核掩体,如冷战时期的瑞士就建立了覆盖广泛的民用核掩体网络,不仅政府、学校等公共部门建有核掩体,而且该国的建筑法规规定,1978年之后的民用建筑必须建有能够抵御700米之内12万吨级的核爆炸冲击的核掩体。北欧国家芬兰和挪威等也有类似的民用核掩体建设工程。

  “常万全访问的北美防空司令部就是典型的预警及指挥控制核掩体。”宋忠平说,这座核掩体位于夏延山山体上,该山体全部由坚硬的花岗岩组成,本身就形成了一道坚固的天然屏障。

  此外,夏延山核掩体常年储存有充足的“干净不被沾染”的空气、食物和水,即使在与外界完全隔绝的情况下,也可以保证近千人一个月所需要的给养,目的就是即使在遭受核打击的情况下,也能够执行核反击任务。

  直至今日,建于冷战期间的夏延山核掩体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9·11”事件后,为保证美国政府的持续性,大约100名公职人员前往美国东部的两个秘密基地。其中就有夏延山核掩体。

  美军方欲“心理威慑”中方

  此次常万全参观了美国高度机密的夏延山核掩体,还是引起外界的密切关注。宋忠平分析说,“夏延山核掩体已经算是公开的秘密,包括其功能和性能大多为外界所知。但对于中国人对该指挥机构仍然比较陌生,毕竟百闻不如一见。相信美方邀请常万全部长参观夏延山核掩体是美国军方高层慎思后的“刻意”安排。

  在中美军方的高层交往中,邀请对方参观本国重要军事设施已经屡见不鲜。如2003年,时任国防部长曹刚川参观美国军方五角大楼;2011年,时任总参谋长的陈炳德参观美军诺福克海军基地等。而中方也向美国军方高层开放了一些解放军的重要军事设施,如2005年,时任美国防长的拉姆斯菲尔德参观了中国二炮司令部;2012年时任美国防长帕内塔参观中国北海舰队等。

  宋忠平认为,美国军方只是有限地把一些设施展示给中国军方,绝不会将自己的军事机密全盘托出,美国之所以邀请中国军方高层访问这一绝密预警及指挥机构,有三方面考虑。

  一是该机构诞生于冷战,随着冷战气息渐渐淡去,机构常规功能更加突出,如监控民用飞机和海上警戒等反恐任务,这些功能因不会涉及到敏感话题,美国正好可借此机会向中国展现“友善、透明”的互信姿态,以此作为“习奥庄园会”成果的展示。

  二是美国军方如此礼遇中国军方,最终目的是希望中国方面可以“投桃报李”,在美国军方高层访华期间开放更多涉及第二炮兵的核心基地。

  除此之外,宋忠平分析美国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考虑。即随着美国战略东移的推进,利用包括核力量在内的全部军事实力实施“亚太战略再平衡”,一直是美国军方的战略考略。此时美国向中方展示强大的核力量,是对中国军方高层发出的战略“心理威慑”。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