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内外媒体接连报道了多则有关中国航母的新闻。在沉寂了一段时间后,航母热再次袭来,引发各方关注。
“辽宁”号航母编队初现雏形?
4月23日,美国“战略之页”网站刊登文章称,中国正在为首艘航母“辽宁”号组建护航编队。文章称,中国首个航母编队正在紧锣密鼓地组建当中。目前,“辽宁”号的护航编队包括2艘051C型驱逐舰、2艘054A型护卫舰以及1艘补给舰,这与美军长期以来的编队配置方式颇为相似。如今,美军航母护航编队一般包括3至4艘驱逐舰、1至2艘护卫舰、1艘攻击核潜艇和1艘补给舰。文章认为,中国的航母编队中之所以暂时没有潜艇,是因为解放军的核潜艇数目还很少,且性能“并不是非常好”。
在“辽宁”号的众“保镖”中,051C型驱逐舰标准排水量7100吨,舰员配置290人,使用4台锅炉和两部94000马力的蒸汽涡轮主机驱动,最大航速49千米每小时,最大航程为15000海里。该舰火力强大,专门为防空作战进行优化设计。其舰载武器包括48枚俄制S-300防空导弹、8枚C-803反舰导弹、1门100毫米舰炮、2门30毫米反导速射炮、6部鱼雷发射管和1架直升机。其中,S-300型导弹采用垂直发射管进行发射,为半主动制导远程防空导弹,最大射程150千米,射高10-27000米,飞行速度高达8倍音速。C-803型导弹射程可达300千米。
054A型护卫舰标准排水量4300吨,最大航速48千米每小时。该舰人员编制为165人,主要武器有1门76毫米舰炮、2门30毫米多管反导速射炮、8枚C-803型反舰导弹、6枚反潜鱼雷、12枚240毫米反潜火箭、32联装导弹发射装置(可发射防空或反潜导弹)和1架直升机,战斗力同样不容小觑。值得一提的是,以上两舰的雷达、声呐和电子设备全部为国产。
文章认为,在驱逐舰设计方面,中国似乎与日韩一样,都以美国为模仿对象。目前,美军的驱逐舰主力型号为“伯克”级,该舰设计于上世纪80年代,代表着二战至冷战近半个世纪内驱逐舰设计的最高水准。即使在研发完成后,该舰仍在不断改进设计。目前,最新型的“伯克”级驱逐舰排水量高达10000吨,火力强大。除90联装的导弹垂直发射装置外,该舰还配备有1门127毫米主炮、2门20毫米反导速射炮、6部鱼雷发射管和2架直升机。这种武器配置方式在中国的驱逐舰上同样得到了体现。
在舰队补给方面,中国为“辽宁”号航母安排了新型的903型“福池”级综合补给舰。解放军现役共有4艘该型舰,其首舰于2004年开始服役。“福池”级补给舰排水量23000吨,主要负责为舰队提供燃料、淡水、食品和其他补给。当这些必需品耗尽后,该舰需要停靠当地港口进行重新补充。
文章认为,903型补给舰与美军现役12艘T-AKE型补给舰类似,但后者的排水量和数量均远远大于前者。目前,中国需要更多的补给舰,因为其军舰经常进行远航,不仅仅包括索马里沿海的反海盗护航,也包括其他深入太平洋的任务。
文章称,“辽宁”号于一年多前开始海试,半年前开始舰载机试验。目前看来,中方“明显打算”要将24架喷气战斗机和26架直升机上载到该舰,以便为今后的航母培训飞行员和其他专业人员。而护航编队的组成将使解放军能够演练护航船只与航母的协同作战。
中国将拥有多艘航母
近日引发外界关注的另一条航母新闻,是解放军海军副参谋长宋学就中国航母建设发表的讲话。今年4月23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64周年纪念日。当天,来自64个国家的75名武官应邀参加以中国航母的建设发展为主题的海军节纪念活动。活动期间,海军副参谋长宋学和辽宁舰舰长张峥就航母建设回答了外界感兴趣的多个问题。
其中,宋学少将有关“中国将拥有不止一艘航母”的表态引发了国内外媒体的高度关注。宋学称,中国将根据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的需求,确定航母的发展规模,未来解放军将拥有不止一艘航母。他表示,“辽宁舰满载排水量5万多吨,下一艘航母我们希望能造得更大,因为这样可以搭载更多的飞机,战斗力会更强。这是我们的目标”。
美联社24日对该讲话进行了专门报道,报道认为,宋学的讲话由官方媒体新华社报道,是目前中国准备扩大航母建造计划的最清晰表态。
宋学少将的讲话,被国内媒体纷纷转载,令国人振奋。事实上,中国将拥有多艘航母早已是一个“公开的秘密”。早在去年5月,五角大楼便曾对外宣称,中国已经开始自行建造航母。此后,日本《读卖新闻》、美国《华盛顿时报》等媒体又先后以醒目标题刊登文章,进行相关报道。报道称,中国首艘国产航母已经在上海长兴岛开建。未来,解放军很有可能在此基础上追加至少2艘。
《华盛顿时报》援引一名“与中方高层关系密切官员”的讲话称,上海江南造船厂“正在同时建造2艘航母”。该报报道称,上海长兴岛在建的航母“设计与‘瓦良格’号相近”。目前,美国军方情报组织正在严密监视中国的航母建造工作。印度智库“观察家基金研究会”的外交政策分析家拉加·莫汉又在《印度快报》发表文章称,中国正在建造第二艘航母,但该航母可能不是在上海建造。
面对外界的种种猜测,宋学将军在讲话中也做出了回应,明确表示外媒有关中国在上海建造航母的报道不实。事实上,此前便有专家指出,由于卫星照片如今随手可得,像航母这么大的舰船只能在众目睽睽之下建造。中国未来肯定会建造更多的航母,但并不会急于开工,而是将等“辽宁”号进行了足够多的海试后再确定航母的具体设计型号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未来道路还很长
在外界纷纷报道“辽宁”号的最新进展时,也有一些媒体表现得较为冷静,提醒中国其航母大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4月23日,日本《外交家》杂志编辑哈利·卡兹阿尼斯便发表题为《中国新航母:前方长路漫漫》的文章,称“辽宁”号距离真正形成战斗力,还有很大的距离。文章援引《人民日报》等国内媒体报道称,“辽宁”号自2月27日靠泊青岛海军港口后,一直在按计划进行各类测试和训练,将于今年择机进行远洋航行。目前,青岛军港能够为该舰提供各类港内补给,并且还在不断完善。
卡兹阿尼斯认为,尽管中国的首艘航母明显在“大踏步”前进,但要想实现定期远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文章指出,航母并不是在“泡沫中运行”,也不会独自出海。即使抛开在飞行甲板上定期安全起降战机以及一艘现代化航母后勤保障的复杂性不说,单单是航母的护航编队便是一大难题。
文章指出,航母需要和多艘护航和支援舰船配合作战。目前,解放军的航母战斗群还缺乏完善的护航编队,尽管其最新型的导弹驱逐舰足够胜任防空任务,但反潜作战仍是一大短板,尤其是在中国的潜在对手美国和日本均是水下作战高手这一情况下。
此外,战斗后勤(包括油船、军火船、冷藏货物船等)也是解放军海军的软肋。这些舰船貌似不那么光鲜,却至关重要,因为它们将确保战斗人员能够长时间在海上滞留而不用返回港口。除非中国能够在这一领域填补空白,否则解放军的航母编队仍将很脆弱,并依赖岸上后勤的支持。
由此看来,尽管“辽宁”号取得了巨大进展,但它必须被纳入一个更宏远的目标中来——组建起中国航母战斗群。要实现这一点,还需要假以时日。舰载机飞行员需要无数的训练小时数才能真正执行任务、航母作战的种种问题需要理出头绪……类似需要克服的问题还很多很多。
文章最后认为,就现阶段而言,中国航母还只是北京海上力量不断发展的象征,实现其全部潜能还需要多年的时间。(徐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