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中国直升机救援短板:机型不配套数量太少

2013年05月03日 13:37  中国科学报 

  芦山地震后,在雅安市宝兴县灵关镇中医院,一位身受重伤的70多岁老人被现场参与救援的特警抬上门板、送上皮卡车,运往3公里外的直升机停机坪。

  “在地震这种各类复杂因素夹杂的灾难面前,直升机与其他飞行器相比有独特的优势——垂直起飞降落、不用大面积机场、能批量运载物资和伤员。”四川省地震局应急救援处副处长龚宇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表示。

  这个停机坪,是震后紧急赶工完成的,设在河边一处荒野上。然而,令人失望的是直升机并未如期降落。

  到底是什么影响了直升机的科学使用呢?

  短板难以解决

  有观点认为,在地震发生后的前72小时内,直升机虽然在运送伤员和救灾物资方面发挥着很大作用,但其造成的巨大噪音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救援,原因在于被震塌物体掩埋的伤员,发出的呼救声往往因为掩埋过深以及伤情严重变得微弱。

  对此,龚宇认为,这种观点有一定道理,但并非没有办法解决。直升机救援有利有弊,但不能因此就不使用直升机。应急救援也讲求多元手段配合,地震现场的噪音是难以避免的,呼喊声、汽车行驶,甚至垮塌声都有,直升机造成的噪音只是其中之一。

  “有的伤者因为在被掩埋前就已受伤,或是出现脱水、意识模糊等症状,连呼救声都难以发出,这时候更应该配合生命探测仪和搜救犬搜寻伤者。”龚宇说,目前的状况是,由于地形和通信的限制,直升机救援的短板问题难以解决,而且直升机的数量仍有限。

  多重因素影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刘沛清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直升机在救援时往往受地形和海拔限制。每一种直升机都有不同的设计性能,如果这种直升机是按照在低海拔地区使用而设计的,那么它就很难在高海拔地区正常飞行作业。

  军事专家、《航空知识》副主编王亚男告诉记者,起降场不完备和气象条件恶劣也是影响直升机救援的主要因素。由于雅安市地处山区,除少量公路外,几乎没有可供直升机起降的场所,而大多数公路又在地震中毁坏。据王亚男介绍,在一次救援行动中,只有两架米-17安全降落在一段稍微完好的公路上,而其他直升机到了目的地却苦于找不到降落场而一直在盘旋。

  事实上,在灵关镇修建的临时停机坪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是停机坪附近电线太多会影响直升机降落,另一方面,由于通信问题使得空中和地面难以沟通联络。

  此外,这次地震灾区的气象条件也十分恶劣。由于云层较厚,直升机为了看清降落场只能越飞越高;而云底较低,只有400米,导致直升机刚一出云就会碰到山尖。这些都使直升机无法安全降落。

  营造使用环境

  王亚男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说,很多人都感觉这次地震灾害我们派出的直升机太少了。而问题的关键是人们还不了解,直升机可以执行哪些救灾任务,以及直升机在救灾中的分工。

  由于直升机机动灵活、可悬停,但载重小、航程短,导致直升机的作用就是在第一时间抢运伤员,而大量物资运送却不是它的强项。从运力和运输效率来看,公路运输要远远大于直升机运输。即使直升机可以运送一支抢险队进入灾区,但由于无法携带大型破拆工具,仍然不能有效地展开救援。

  所以,直升机在救灾时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有所侧重,重点执行抢运伤员的任务。

  王亚男介绍,汶川地震时,针对堰塞湖的重型直升机就严重不足,只能依靠俄罗斯的“米-26”;而目前,我国可执行救援任务的中型直升机也只有“黑鹰”和“米-17”。

  中国工程院院士、航空动力专家刘大响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在灾害救援上,我国的直升机与世界先进水平还有一些差距,主要体现在救援装备数量太少,救援机型不配套,因此应该加大直升机的研制力度。

  另一方面,营造可供直升机使用的环境也尤为重要。在王亚男看来,在每一个乡镇地区都建设直升机停机坪显然不现实,但可以利用现有的资源进行合理规划。比如,可以在足球场、街心广场中留出一定的空间,高压线等线路在这个方向可以采取地下填埋的方式。另外,要建立一些临时导航站,以便在紧急情况时投入使用。(记者 魏刚 童岱)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