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当实现中国梦的理论先锋

2013年04月28日 04:50  解放军报 

  “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的梦想,就一刻也不能没有先进理论。我们党长期培育出来的理论队伍,是研究传播党的指导理论的主要力量。国防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始终不渝地奋战在研究传播党的创新理论前沿,肩负理论战线忠诚卫士的重大使命,是党的理论研究宣传领域的“梦之队”和优秀代表。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更加需要思想的力量。深入思考、认真总结他们的先进事迹和成功经验,有助于进一步加强党的理论队伍建设,更好地发挥理论研究宣传对实现中国梦的重大作用。

  实现中国梦——做好理论服务义不容辞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一部“无端忽作太平梦,放眼昆仑绝顶来”的追梦历史,同时也是一部“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理论之路。中国共产党从成立时起,就把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为革命、建设、改革的成功提供了科学指南。道路是党的生命,理论是道路的指南。党的指导理论具有引领方向、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指导实践的强大功能,用这一科学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党的理论工作者的神圣使命,需要千千万万个理论工作者积极担当、竭诚奉献,让党的指导理论占领阵地、主导舆论,深入人心、走进实践。多年来,研究中心的同志无论属于哪个专业领域,无论资历深浅,都“咬定青山不放松”,把全部精力都用在学习研究传播党的创新理论上。正是由于许多像他们这样的理论工作者的恪尽职守、奋发有为,党的理论事业才出现了勃勃生机,理论成果才更加广泛地深入群众。

  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中国梦需要理论诠释,以理论的真理性给人以信心、给人以力量,以理论的科学性展现中国梦的丰富内容。特别是当前面对前进道路上的风险挑战,面对现实生活中的复杂矛盾,面对党员群众中的种种困惑,如何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如何破解改革发展难题,如何让中国人民人生出彩、梦想成真,如何将13亿人的智慧和力量汇集成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等等,都是迫切需要给予科学回答的课题,都是理论工作者的责任使命。党的十八大召开前后,研究中心通过理论研讨、撰文、宣讲、接受访谈等多种形式,推出了一批在军内外有影响的理论成果,为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做出贡献。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中国梦后,他们迅速聚焦中国梦这一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新起点,先后在中央主要媒体发表了《坚定走在复兴之路上》《奋力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梦在前方路在脚下》《牢牢把握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等重点文章,产生了很大社会反响,表现出党的理论工作者高度的政治自觉和理论自觉。

  他们的形象既是军队理论队伍的缩影,也展现了当代中国军人的气质和品格。研究中心的同志忠实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把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作为最高准则和从事理论工作的基本遵循。习主席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我军作为执行党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必须把听党指挥作为军队建设的首要,确保部队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军队理论工作者从事理论研究宣传教育工作,享有讲台、论坛、媒体等资源,具有一定程度的知名度和说服力,特别是研究中心作为党和军队理论战线的重要基地,必须按照“三个绝对”要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始终当好党的理论战线的先锋战士,始终保持军队理论工作者的良好形象,为党的理论事业做出更大贡献,为强国梦、强军梦的实现做出更大贡献。

  实现中国梦——理论工作必须勇立潮头

  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时曾指出:“要造就一大批人,这些人是革命的先锋队”。党的理论队伍是实现中国梦的理论先锋。有了这样一大批理论先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力量就更加强大,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信念就更加坚定。

  走在前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的产生,党的理论创新重大观点的提出,党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决策的制定,都需要理论工作者作出深入研究、积极宣传、通俗解读,架起从中央到群众、从理论到实践的桥梁。研究中心始终把服务服从党的理论工作需要作为头等大事,工作再忙,也要集中人力精力,自觉行动、主动作为,一切工作都要以研究宣传党的创新理论为中心;任务再重,宁肯放弃外出开会讲学,减少自己著书立说,推迟职称考试评定,也要首先保证和完成好中心工作。正因为研究中心以走在前列为己任,以冲锋在前为职守,聚焦于党的创新理论研究宣传,从邓小平理论的研究宣传,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研究宣传,从科学发展观的研究宣传,到中国梦的研究宣传,他们都做出了大贡献,取得了大成绩,赢得了大荣誉。他们取得的成果已在军内外理论界产生品牌效应。

  推出精品。社会文明的发展进步,社会成员的素质提高,社会思潮的多元多样,社会生活的丰富复杂,都对理论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理论工作既要有话语权,还要有说服力,增强说服力才能增强话语权。党的创新理论的魅力,根本在于自身合乎发展规律要求与合乎人民价值需求,这就要求理论工作者充分揭示其深刻内涵,准确把握其时代精神,努力反映人民心声,用深思熟虑、深钻细研的理论成果说服人,用经得起推敲、经得起检验的理论精品引导人。研究中心的同志把提高理论宣传的质量当作自己的职业追求,把多出精品力作作为自己的理论品位。习主席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发表后,《光明日报》迅即在头版显著位置刊登了研究中心成员撰写的《实现中国梦的伟大道路》长篇文章,从政治统率、依靠力量、精神旗帜、价值愿景、国际形象等方面阐述了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保证。不仅出手快,而且质量高,有新的认识、新的见解,受到读者高度关注和普遍好评。

  坚定不移。理论工作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思想政治上的坚定是第一位的要求。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与各种错误倾向、错误思潮的斗争中进行的,理论工作者在大是大非面前必须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党的十八大召开前夕,社会上“新自由主义”思潮、“普世价值”论调迷惑人心、混淆视听,有一定的市场。研究中心及时组成课题组攻关,在《人民日报》等媒体率先发表了《认清西方“民主人权输出”的实质》《新自由主义与国际金融危机》等重头理论文章,深刻揭示了“西化”思潮的本质,廓清了理论上的一些重大问题,受到中央领导同志充分肯定。党的理论工作者必须经受得住各种压力,包括来自不同方面的诋毁攻击。网上有人对研究中心讴歌改革开放的文章进行攻击,把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观点诬之为“保守倒退”。研究中心的同志以“世事沧桑心事定,胸中海岳梦中飞”的态度应对,不畏流言蜚语,始终坚定信念勇往直前。

  实现中国梦——宣传理论需要竭诚奉献

  民族复兴的时代是需要理论创新的时代,是理论工作大有作为的时代。研究中心顺势而生、应运而兴,他们在研究宣传党的创新理论中写下了闪亮的篇章,他们的心血汗水换来了思想的结晶、理论的硕果,他们在为中国梦而奋斗的过程中也圆了个人的理论成果梦。

  弘扬献身使命、爱岗敬业精神。勇当先锋来自于对理论事业的忠诚,对理论工作的热爱,对本职岗位的敬重。理论工作没有惊心动魄的故事,要的是持之以恒、几十年如一日的勤奋耕耘。有了献身使命、爱岗敬业的精神,就能够创造出第一流的业绩,就能够放射出夺目的光彩。党中央、中央军委把军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放在国防大学,是对国防大学和军队理论工作者的高度信任。研究中心的同志深知肩上的重担,殚精竭虑、从不懈怠,始终站在全党研究宣传党的创新理论的第一线,不断迈出紧跟党的理论创新步伐,创造支撑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理论成果。有了献身使命、爱岗敬业的精神,就能够精益求精、力臻完美,对理论创新的事业负责,对理论研究的成果负责。他们的理论成果多次荣获“五个一”工程奖、国家图书奖、全军政治理论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有的还被译成英文、俄文向世界传播。

  弘扬奋力拼搏、刻苦钻研精神。中央军委为他们记集体一等功,突出成就来之不易,是他们用心血和汗水换来的。不少同志是全校有名的“拼命三郎”,他们长年累月奋战在理论战线上,平时抓紧时间学习积累,提高理论水平,提高专业造诣。遇到时间要求紧、质量要求高、创新难度大的课题,宁肯不休息也要按时保质完成。久而久之,研究中心的信誉逐步扩大。为了党的理论事业,很多同志放弃了许多、牺牲了许多,但无怨无悔。目前,军队有7名理论专家入选中共中央宣传部“学习理论文库·理论家自选集”,其中有6名曾是或现在仍然是这个研究中心的领导和骨干,他们长期在理论战线奋力拼搏、刻苦钻研,做出了贡献。任何事业的成功都需要这种顽强精神、拼搏精神、奋斗精神。这是一项光荣艰巨的伟大事业,需要迎难而上、攻坚克难。

  弘扬团队协作、合力攻关精神。随着现代生产方式、技术要求的变化,以及创新频率加快、周期缩短的新趋势,团队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理论工作也是如此,国防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念体系研究中心之所以历经多年而不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依靠团队的力量、合作的效能、协作的机制,增强了凝聚力,提高了战斗力。研究中心是全军的研究中心,办好研究中心是全军理论工作者的共同愿望。他们通过每年一度的联络员会议和全军性的理论研讨会等方式,通过与各大单位和其他院校的协作交流,集智聚力推进军队理论建设。研究中心设在国防大学,办好研究中心是学校的重要任务。我们依靠全校的力量办中心,实现资源共享、学术互补,工作质量水平不断得到提高。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能发展,团结就出成果。只要精诚团结、通力协作,就没有实现不了的目标和梦想。

  (作者系国防大学校长、政治委员)

  王喜斌 刘亚洲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