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军队艺术团队的梦想

2013年01月02日 02:59  解放军报 

  ■本报记者 邹维荣

一个军队艺术团队的梦想

战友文工团新创排的舞剧《霸王别姬》剧照王 冰摄

  从1937年12月11日,前身抗敌剧社成立至今,北京军区政治部战友文工团整整走过了75年的战斗历程。2012年12月10日,记者踩着厚厚的积雪,走进坐落在西山脚下的战友文工团,探寻他们75年来追求和编织的光荣与梦想。

  追求军旅艺术本体

  2012年12月11日到12日,由战友文工团推出的音乐舞蹈诗《我们的节日》在北京国家大剧院歌剧院连续两天成功演出。这台音乐舞蹈诗注重艺术本体元素的探索与挖掘,以春节、元宵节等中华民族传统的7个节日为基本线索,汇集丰富优美的民族传统舞蹈元素为呈现主体,以演员扎实全面的基本功和出色的艺术表现力为基础,构思精巧,新颖独特,给人空灵隽秀、美轮美奂之感,为首都舞台增添了一道靓丽风景。

  “这台舞剧的成功正是由于我们始终秉承对军旅艺术本体的追求,没有去追求过度包装,而是把精力放在了对艺术本体自身的突破与挖掘上,放在了艺术创作的提高与艺术表现的精益求精上。”战友文工团团长刘斌介绍说,这台舞剧的每一位演员都是经历了多次选拔与考验,是以自己的真正的艺术水平和艺术功底,来赢得掌声和尊重的。

  2007年初,缩编后仅有19人的战友文工团京剧队,接到总政赋予编排一台反映当前军事变革的现代京剧的任务。“要创造出有生命力的作品就必须克服浮躁的情绪,以沉潜的创作心态,回归到艺术本体中来。”为此,他们从剧本抓起,脚踏实地重视每一个艺术细节的创新,他们组织的编创小组多次深入北京军区某综合训练基地体验生活,十易其稿,终于形成一部颇具创意的《红沙河》剧本。

  新版的京剧《红沙河》直面新军事变革背景下的部队现实生活,既反映军事训练内容,表现当代军人的崭新精神风貌与气质;又有表现形式上的突破,如充满“军味”的动作、特制的迷彩服戏装,这些与传统的京剧相比,都使该剧达到了一种新的高度。显然,这一高度是和作品中创新的思维息息相关的。

  “作为军队艺术团体,舞台就是战场,演员就是战士,更应以科学的态度,实现对艺术本体的创新和追求。”作为全军唯一的一支京剧专业文艺队,每年双拥晚会,京剧队都要登台亮相,但年年都以不同的创意、不同的形式和不同的节目,给晚会带来新意。

  近年来,战友文工团在庆祝香港、澳门回归时,创作的《香江泪》《妈阁紫烟》,为建国50年大庆创作的《阅兵梦》、《长征组歌》,舞剧《霸王别姬》,大型话剧《红星照耀中国》《战斗里成长》……战友人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勇开先河,在艺术本体上不断追求新发展、新突破,新作品层出不穷,让文艺创作始终保持勃勃生机。

  让民族文化走向世界

  2010年7月的地中海,气候宜人,风光绮丽,古老的尼罗河更显一派生机。受中国文联委派,作为中国文化的友好使者,北京军区政治部战友文工团舞剧《红楼梦》剧组一行75人,赴埃及进行为期10天的访问演出,浓郁的中国艺术元素,如诗如画的舞台呈现,无不引起埃及观众热烈赞叹和追捧。

  由于文化的差异和宗教信仰的不同,他们起初最担心的是舞剧《红楼梦》能否被埃及观众所接受。意想不到的是,首场演出一炮打响。演出刚到中场,曾是著名芭蕾舞演员的埃及国家文化中心主席兼开罗歌剧院院长穆尼姆·卡米勒先生早已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走到后台,用阿拉伯语称赞说:“这是一部如此美丽的舞剧,你们让埃及,让阿拉伯世界看到了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看到了伟大中国的今天。”

  “看到中华艺术以其深厚的底蕴和无穷魅力,博得广泛赞誉,受到异国观众的喜爱,更加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艺术自信心。这让我深刻感到,世界需要更多地了解中国文化,中国文化只有走向世界才能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政委赵宪志对记者介绍,近年来,战友文工团《红楼梦》剧组受国家有关部门委派,先后赴美国、加拿大、新西兰演出,在不同国度引来好评连连,赞誉不断。外国观众纷纷把舞剧《红楼梦》称为“辉煌绝顶的艺术大餐”“大强度的美感瀑布”和“当代中国艺术发展最新成就的品牌之作”。

  舞剧《红楼梦》之所以在国际社会受到高度评价,取得良好的演出效果,根本原因在于战友人对艺术的不懈追求。《红楼梦》从创作到演出历时十余载,不断修改、锤炼,日臻完美,在国内连连获奖,受到一致好评,但他们始终以”鸡蛋里头挑骨头”的精神,瞄着国际舞台精雕细刻,将这部中华民族的文学瑰宝打造成世界舞台的艺术精品。

  近年来,他们在参加“双拥晚会”“八一晚会”和赈灾义演等重大演出活动的同时,积极贯彻国家文化“走出去”战略,服务社会、引领风尚,依托军地合作“社会化联演”的崭新投资制作方式,依照国际演出市场的需要,运用规范的国际化运营手段,把更多的精品剧目成功地推广到海外。

  倾心打造人才队伍品牌

  “人才队伍是团队的品牌,光有几个名演员是不够的!”身为著名歌唱家的刘斌团长意味深长地说,“光我一个人唱得好,我不高兴。我喜欢听全团人的大合唱!”为确保大型剧目的排练和演出,近年来,他们共招聘地方应届毕业生和社会文艺人才139人,初步形成了人员配置完整的演出队伍。

  用艺术作品培养尖子人才,靠尖子人才提升艺术作品,这是战友文工团培育人才队伍的成功法宝。每创作出一部新作品,他们都有专门的艺术委员会,进行审查、论证和修改,争取使其成为精品。对新人新秀,他们不仅为其量身定做新作品,而且还进行重点扶持帮带。对于成名的艺术家,他们适时为其召开作品研讨会,让他们的艺术成就最大限度地成为社会的共同财富。正是这种特别的育人方式和创作环境,使团队上上下下形成了人才与作品互动、新人和新作频出的好风气。

  为了让人才队伍快速成长,他们还大力倡导“有创新才有作为,有作为才有发展”,对创新成绩突出的同志给予表彰奖励。去年,该团先后派出25名编导、72名演员,在全国全军重大活动中担当编导、创作和演出任务,推荐青年演员参加声乐、曲艺、舞蹈等重大赛事,为他们锻炼成长提供平台。

  如今,战友文工团紧跟时代发展和部队建设步伐,先后创作演出了歌曲《当兵的人》《东西南北兵》、舞蹈《走 跑 跳》《军中蛟龙》《毕业歌》、京剧《香江泪》、电视剧《黄土岭1939》《红领章》《我们的连队》等一大批反映部队现实生活、讴歌时代精神的优秀主旋律作品,有近百件作品和多名演员获得国家和军队最高奖项。

  肥沃的土地,必能使大树根深叶茂,结出累累硕果。如今的战友文工团良才生辉,人才济济,聚集了刘斌、于文华、张迈、王晓岭、臧云飞、赵明、甲丁等一大批享誉全国全军的中青年优秀艺术家。

  ■本报记者 邹维荣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