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信部装备工业司与科技司联合召开第一届装备制造领域专利态势报告会。会上发布了《装备制造领域专利态势报告(2012)》,相关单位分别就机床行业、密封件领域、商用涡扇发动机核心机、船舶产业、海洋钻井平台等领域的专利态势进行了分析和预测。
尴尬的“第一”
装备制造业是一国实现工业化的保证。2011年,中国装备制造业总产值超过美国,产业规模位居世界第一。然而中国装备制造业大而不强,使其专利态势也面临相似的尴尬局面。
2011年我国装备制造业专利申请43.2万项,是工业领域专利申请最多的行业;但发明专利申请量仅15.4万项,占总量的35.6%。与此相对应的是,2011年外国在华专利申请为32447项,其中发明专利31199项,占比高达96.2%。专利分为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其中发明专利的创造性最高,其审核也最严格。
在专利申请人构成方面,中外差距也很明显。以船舶产业为例,国内专利申请中,企业申请仅占30%,其余都由个人、高校和研究机构申请,而这部分专利往往与实际生产脱节,缺少应用价值;反观国外来华申请,企业申请量超过95%,紧扣市场需求。
“核心的东西是买不来的”
专利质量不高直接制约了企业的竞争力,意味着在核心专利上受制于人。一个典型案例是,合资企业生产的汽车十分畅销,而国产的无人问津。
“核心的东西是买不来的!”装备工业司副司长李巍一语中的。今年5月工信部发布了《2012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知识产权推进计划》,其中着重提到要实施知识产权风险评估与预警工程,加强企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能力的培育。
对于国内企业专利战略意识的匮乏,科技司副司长韩俊愤愤不平:三星申请了一堆外围专利,不管有用没用,先拿下来再说。而中国企业在与外企的竞争中连怎么输的都不知道!
企业创新能力亟待提高已上升为国家意志。今年十八大报告中第一次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要完善知识创新体系,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其思路正是要转变企业原先依靠规模扩张的粗放发展模式,通过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经济的质量和效益。
装备制造业严峻的专利态势
在第九届珠海航展上,中航工业拥有完全知识产权的“岷山”、“九寨”两款发动机成为了中外关注的焦点。其中“岷山”的最大起飞推力可达4700公斤力,以L15飞机为装机对象。
但我国商用航空发动机发展远没有军用发动机快。2011年,中国商飞宣布国产大飞机C919将选用LEAP-X1C发动机,该发动机由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和法国赛峰集团联合研制。2009年以来,通用电气公司加快了专利布局。以涡扇发动机核心机中的高压压气机为例,通用电气公司在中国申请的专利数量就达304项。
面对装备制造业严峻的专利态势,李巍最后以习近平总书记的“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来激励在场企业,“装备制造业要讲实干,少说多做!要把专利当做一个长远的、战略性的事情来谋划。”(记者 文学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