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美国以色列近期频繁峰会讨论对伊朗动武问题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3月05日 07:56  中国青年报微博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5日访美并与美国总统奥巴马举行会谈。以色列总统佩雷斯周内也要访美并与奥巴马面谈。

  在军事打击伊朗的“战争阴云”笼罩下,这次美以会谈格外引人注目。

  对伊动武 两国要“对一对手表”

  美以两个盟友之间的高层互访本来是司空见惯的事。然而,过去两国首脑之间会谈的最主要议题通常是中东和平进程。眼下,在伊朗核问题不断升级、以色列军事打击伊朗预期持续增强的情况下,奥巴马与内塔尼亚胡的这次会谈格外引人关注,也引发不少猜测,认为与奥巴马政府协调以美两国在军事阻止伊朗发展核武器问题上的立场是以色列领导人此访的核心议题,甚至可以说是唯一议题。

  此间有熟悉内情的官员对本报记者表示,通常认为内塔尼亚胡此次访问加拿大和美国,是寻求美、加支持以色列在伊核问题的强硬态度,即加大对伊朗的军事威慑并“在必要时”对伊朗动武。而奥巴马以及加拿大总理哈珀则会尽力说服内塔尼亚胡:制裁和外交解决仍是首选,动武只会使局势恶化。

  奥巴马也已向内塔尼亚胡政府发出过警告,如果以色列在时机并不成熟的情况下贸然动武,将使伊朗获得更多同情并引发严重后果。问题在于:“成熟的时机”应该如何界定?为此,奥巴马与内塔尼亚胡很有必要在此次会晤中仔细地“对一对手表”。

  以方要早下手 美加力劝暂缓

  在是否对伊朗核设施进行军事打击问题上,美以双方的严重分歧早已是公开的秘密。据此间媒体报道,奥巴马将劝说以方在未来几个月内不要打击伊朗核设施。但内塔尼亚胡还未到美国,以方已再次对伊朗的强硬立场进行“表白”。

  内塔尼亚胡2日在加拿大时表示,伊朗的核进展不仅是对以色列的严重威胁,也是对全世界的严重威胁。

  针对伊朗此前表示重返P5+1会谈的表态,内塔尼亚胡说,这是伊朗“故计重施”,希望通过和谈来拖延时间,背地里却“加速推进核技术并最终成为有核国家”。

  内塔尼亚胡说:“我认为,国际社会不应掉进伊朗的陷阱……以色列将保留(对伊)军事行动的自由权利”。

  以色列国防部长巴拉克2月27日访美时表态更明确:如果以方决定对伊朗核设施进行“先发制人”打击,以方不会事先通知美方,“以降低美方为此担责而招致报复的可能性”。

  美国早有打击伊朗的一系列方案

  就在内塔尼亚胡访美前夕,奥巴马罕见地公开表态:对伊动武并非“虚张声势”。

  他在接受美国《大西洋》月刊采访时表示,以色列和伊朗都应该认真对待美国打击伊朗核设施的可能性。

  他说,虽然美国不会宣传对伊政策的真实意图,但“以色列政府应该认识到,作为美国总统,我不是在虚张声势……伊朗和以色列都应该清楚:当美国说伊朗拥有核武器是不可接受的时候,我们是认真的”。

  此前,美国军方2月29日也罕见地公开表态:国防部内部一直都有“空袭伊朗的计划”,包括空军在内的美国军方曾向白宫提供过一系列可能的攻击方案。

  美国空军参谋长施瓦茨表示,一旦决定对伊实施军事打击,美国中东战区司令马蒂斯将军将负责指挥对伊朗的战争,空军及海军陆战队等将会参战,包括为以色列战机进行空中加油,直接攻击伊朗革命卫队、军事基地和情报设施等。在打击伊朗地下核设施时,美国可能使用“重型钻地炸弹”,伊朗隐藏的核设施“无法免疫”。

  力压伊朗回头 勒住以方冲动

  不过,不具名的美国官员对本报记者表示,美方的罕见强硬表态,并不意味着美国对伊朗政策的改变。美国目前的政策是通过收紧国际制裁来迫使伊朗重回谈判轨道,而战争选项可以说至少在今年被排除在外。

  奥巴马在接受《大西洋》采访时也表示,在他与内塔尼亚胡5日的会谈中,他将劝说以色列推迟潜在的袭击伊核设施计划。他希望说服内塔尼亚胡:目前国际制裁已对伊朗造成重大打击,经济压力可能很快迫使德黑兰重新考虑其核计划。

  奥巴马称,理解内塔尼亚胡此刻感到“巨大的、历史性的责任”,犹太人受迫害历史是以色列的沉重负担,但内塔尼亚胡“也是一个现代国家的首脑”,会考虑到任何军事行动的巨大代价。

  奥巴马表示,在与内塔尼亚胡会谈时会提出一个“关键性问题”:对伊动武对以色列的安全环境会造成怎样的冲击?

  此间专家认为,奥巴马政府正进行艰难的政策平衡:一方面通过制裁和威慑向伊朗施加更大压力,迫其放弃核项目,回到和谈的轨道;另一方面,必须说服以色列:在压伊弃核问题上,美以战略目标一致,但目前动武并非最佳选项。

  本报华盛顿3月4日电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美国 以色列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