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海军核潜艇部队的主要作战使命正在经历着根本性的变化。随着4艘“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完成常规化改装,美国海军的“核常兼备”的二元化发展思路已越发清晰。
成功的“常规变身”
冷战时期,美国和苏联海军一直竞相大力发展海基核威慑力量。为强化二次核反击能力,美国海军先后装备了18艘“俄亥俄”级战略导弹核潜艇。这种水下庞然大物长170米,宽13米,排水量超过1.6万吨,可潜至水下240米隐蔽身形。艇上装备有24枚“三叉戟”洲际弹道导弹,堪称世界上威力最大的“末日战争机器”。
冷战结束后,俄罗斯的核威慑力量大幅缩水,继续保留大批“俄亥俄”级核潜艇已经显得十分多余。于是美军从2002年起,对4艘“俄亥俄”解除核武装,拆除了艇上装备的“三叉戟”洲际导弹,在其中的22个巨型发射筒内换装了154 枚可垂直发射的“战斧”式巡航导弹。强大火力,加上惊人的安静性和自持力,使变身后的“俄亥俄”可在对手的眼皮底下发难,对上百个高价值目标同时发动突然袭击,令对手猝不及防。
与航母相比,水下航行的“俄亥俄”级巡航导弹核潜艇更加安全。水下平台本就无需担心来自对手先进战机和水面舰艇的“导弹饱和攻击”,而“俄亥俄”装备的先进声呐和先进的鱼雷又使其在水下罕逢敌手,因此其实战性更强。
运送突击队搞偷袭
在换装常规导弹的同时,美国海军还抱着“将潜力挖尽”的心态,在这艘满载巡航导弹的潜艇上塞进了66名特种部队士兵(一般是“海豹”突击队员),并在艇身上加挂了一艘微型潜艇。由于微型潜艇采用全封闭设计,并且直接与核潜艇的一个密封舱口对接,潜艇中的特种部队士兵可“衣不沾水”地直接在目标区秘密登陆,对敌方的高价值目标发动出其不意的袭击。
毋庸置疑,美国海军对“俄亥俄”级战略导弹核潜艇进行常规化改造,适应了当前美军应对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和反恐战争的现实需求。加装微型潜艇并换装巡航导弹,意味着“俄亥俄”将从大洋深处冲向战场的前沿,向对手发动防不胜防的“导弹齐射”,还可支援美军特种部队执行海岸渗透等特种任务。从这个意义上说,美国海军的“俄亥俄”级核潜艇已经走上了“核常兼备”的二元化发展道路。
来源:国际在线-《世界新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