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10月1日消息:马来西亚星报9月30日文章称,中国即将举行的国庆大阅兵,使得外界尤其是西方国家将中国的军力崛起视为挑战,实际上这种看法并不恰当。文章举例说,与美国强大的远洋作战能力相比,中国海军支持沿海军事行动的最远距离可能还不超过160公里。
文章称,今年两个事件再度将世界各国的目光汇聚到中国之上:首先,中国2009年经济增长率可能会超过8%,这说明中国将成为首批从全球经济大衰退中恢复的国家之一。其次便是为庆祝新中国建国六十周年而举行的十一国庆大阅兵。毋庸置疑,这两个事件都会引起世界各国对中国实力的关注。然而,中国认为其是在"和平"崛起,北京面临的挑战是投射"软实力",而非塑造强硬国家形象。
近年来,中国的经济实力空前提高,在过去的三十年里经济平均增长率高达9.5%。而在这种强劲增长势头的带动下,中国得以在过去的4年里以平均17%的增幅提高其国防经费。在充足国防经费的支持下,中国军力发生了令人形象深刻的变化,具备了撼动世界秩序的潜力。现在,中国已经拥有了全球规模最大的常备军力--225万士兵以及包括核动力潜艇在内的先进军事平台。此外,中国目前也在积极采购航母。
文章指出,如此以来,中国日益增强的硬实力无疑会被看成是一种威胁,尤其是对美国而言--其一直因中国军事实力及战略到达能力的提高紧张不已。然而,事实上,这种担忧是没有必要的。例如,中国官方数据显示,中国2009年国防预算为703亿美元,仅是美国国防开支持10%。而且,其进攻性能力也远不及美国:中国海军支持沿海军事行动的最远距离可能还不超过160公里,战机数量不足美军一半,相对西方标准而言中国枪炮系统大都已过时。
文章称,中国已意识到其军力的提高带给世界各国的震动,也已认识到了对其军事现代化的目的及性质做出解释的必要性。目前,中国在这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今年6月,北京和华盛顿恢复防务磋商谈判,并在上个月进行了海上安全会谈,以便减少类似于南海对抗之类的冲突;中国国防部还开设了中英文网站,提供大量有关中国军力的信息。
而且,中国还设法取得硬实力和软实力之间的平衡,中国的最终目标是树立良好的形象。例如,在海上领土争端方面,中国于1978年提出"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建议,为去年与日本达成联合开发东海天然气田的突破性初步协议铺平的道路。中国还与邻国在非常规安全领域合作,如毒品交易、海盗、恐怖主义、洗钱和网络犯罪等。
此外,中国正努力成为国际好公民。中国一直都积极参与国际热点地区的维和行动,去年12月还应联合国安理会之邀,派遣三艘舰艇前往亚丁湾打击索马里海盗--这是中国海军首次在太平洋之外执行任务。除此之外,中国还向海外国家提供了大量的经济及技术援助。截止到2005年底,中国已在非洲完成769个项目,其中多数项目都与促进当地可持续发展结合在了一起。
与此同时,中国还启动了两个大型项目以扩展软实力:首先是成立孔子学院,其次是启动针对全球听众的"媒体航母"计划。为了扩大中国的影响力,中国政府已连续向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和新华社四个政府新闻组织投入了230亿人民币。此外,中国还计划开通国际新闻频道,对全球新闻进行24小时不间断播报,这看起来很像是中国版的阿拉伯网络半岛电台。
最后,报道得出结论称,由于中国希望建立"负责任的大国"的良好形象,而这可能会使中国减少对硬实力的应用,所以中国的崛起具有积极意义。(编译: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