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江宛柳
【大事回放】 1999年10月1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盛大阅兵式在天安门前举行,也称世纪大阅兵。
10年一瞬,转眼迎来了共和国60华诞。而采访庆祝共和国成立50周年世纪大阅兵的经历,依然历历在目。
那是个令人激动的早晨,一夜秋雨将盛装的天安门广场洗得格外绚丽。和来自世界各国的记者们一起挤在天安门观礼台西临一台的我,有一种特别的自豪感,因为我对即将走过天安门前的52个阅兵方阵如数家珍。我知道,世界将会为之震惊,从1984年国庆35周年阅兵开始,跨越15年改革开放历程,走上精兵之路的中国军队发生了多么巨大的变化!
此前的两个多月里,我跑遍阅兵村的所有方队,近距离看到了第一次参加阅兵的陆军航空兵、海军陆战队等方阵和三军部队最新型的现代化主战装备,目睹了共和国武装力量的崭新阵容。其中二炮阅兵村给我的印象应该是最深的,在那里训练的4个导弹方阵,是大阅兵阵列中最令世界瞩目的亮点。也就是在那时,我认识了二炮阅兵大队大队长、后来成为感动中国人物的导弹司令杨业功。
当时杨司令向我介绍,比起国庆35周年我战略导弹部队首次揭开面纱,中华长剑历经15年打磨,锤炼得更加锋利。参加大阅兵的导弹方阵全部是二炮最年轻的部队,他们的诞生,使第二炮兵形成核常兼备、远中近配套的武器系列,从整体上提高了我军战略威慑能力。
1999年夏天是北京历史上少有的酷暑,阅兵村的机场跑道就像是“铁板烧”。我看到杨业功将军军容整齐,亲自在队头队尾检查动作,登上高大的装备车指导校准,盯着清洗装备车油箱,一点点把油滤清。他是整个阅兵部队里职务最高的指挥官,但他从早到晚脊背上湿透的汗渍一点也不比战士少。
时任二炮阅兵大队政委、如今已是二炮副政委的杨立顺将军回忆道:“进村第一件事,杨司令领着我们全体受阅官兵举手宣誓‘牢记使命,英勇顽强,展示形象,扬我军威!’常规导弹方阵来自杨司令亲自领导组建的一支部队,中国第一枚常规导弹发射也是杨业功亲手点火,他对这支部队爱之极深,训练也极严,他是在用一名军人的全部激情,准备着向世界展示我军撒手锏部队的雄风。”
世界确实被震撼了。当世纪大阅兵的铁流气势磅礴地走过天安门前,伴随着呼啸而来的空中雄鹰梯队,地面的压轴之阵——4个雄健的战略导弹方阵驶进人们视野,观礼台上的欢呼激越达到鼎沸。
20世纪末的大阅兵,以其恢宏与壮阔在人民军队史册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但那并不是休止符,而是我军以全新的姿态跨入新世纪的进军号角。
进入21世纪,我军在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与军事斗争准备中又跨出了巨大步伐。2003年秋天,我在杨业功的部队再次见到他,他刚带领部队从西北高原完成发射训练归来,他指挥官兵成功发射了第100枚二炮常规导弹。我特别注意到,一些征尘未洗的导弹车上喷着红五星,那是参加过世纪大阅兵的功勋战车。
10年后的今天,又要大阅兵了。杨立顺将军动情地说:“参加完世纪大阅兵回到部队,杨司令提出把阅兵中严、实、廉的作风带到部队建设中,把天安门前的荣誉化作部队建设的动力,部队精神面貌又有了大跃升。这10年,是二炮部队加速发展的10年,更是我军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不断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10年。”
杨业功走了,他为之付出生命的和平之盾,已经成长为一支具有全方位精确打击能力的战略威慑核心力量,将在共和国60周年大阅兵的阵列中,以更新的风貌、更强大的阵容、更雄壮的军威展示给世界。
相关专题:新中国六十周年大阅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