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约记者 钟友国 李华敏 张科进 特约通讯员 濮照
■写在前面的话
如今,在许多白发苍苍的老军人心中,1964年依然是军旅生涯中一个难忘的年轮。
上个世纪60年代初,我军面临一个严峻选择:告别了“从战争中学习战争”的传统训练模式,我们这支从创建之日起几乎天天在打仗的军队,兵该怎么练?
就在这个历史关头,“郭兴福教学法”在全军推广,立即产生了巨大的辐射效应,引发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军事大比武,在和平年代的我军军事训练史上,留下了“在训练中学习战争”的精彩一页。
练兵之法,教戒为先。历史公正地记载着:这场大比武,是由一名教练员揭开序幕的。如今,我军正在跨入信息化战争时代的门槛,一场由新型“武教头”引领的群众性练兵活动,在岭南大地高潮迭起。广州军区部队开展的军事训练教练员会操活动,使贯彻落实新大纲有了坚实的基础,预示着按纲施训步入科学发展轨道。
日前,军委首长对这一活动给予充分肯定,称赞它“不仅是贯彻落实新大纲、提高训练质量效益的好措施,也是培养提高干部骨干的好办法”;“既是对军事训练的高度重视、对训练规律的深刻认知,又是在训练中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实际行动,具有普遍借鉴意义。”
牛年伊始,岭南军营风起云涌。一场以“打造新型教学人才,推进按纲施训落实”为主旨的军事训练教练员会操活动,在广州军区部队如火如荼地开展。
短短几个月时间,成效喜人:
——1.5万多名干部骨干会操场上竞展风采,优化和规范了14个兵种专业、8400多个训练课目教学;
——重点研练了680多个新大纲增改和重难点课目,涌现出139个具有示范性和创新性的优质课目;
——一套涵盖所有专业课目训练教学的电教录像片和数十个专题的授课教材,成为全区部队新大纲组训施教的“范本”;
——摸清了军区教练员队伍的数质量情况,丰富完善了人才库和训练教练库,为信息化训练奠定了坚实基础……
新型“武教头”引领大练兵,意义不同凡响,吸引记者走进演兵场,发幽探微,细看究竟。
群英荟萃精彩纷呈
初夏时节,白云山麓,广州军区军事训练教练员会操观摩示范现场。
11个现场课目、12个录像课目,都是从军区各部队普及性会操上万个课目中筛选出来的精品。校场内外,军区机关和基层部队的数万名将校尉官和士兵骨干,共享这场历经3个多月精心筹划的训练教学“盛宴”。
特种大马力车辆咆哮嘶吼,由火炮和各型雷达组成的火箭炮群驶来,奏响了会操的序曲。调试、展开、发射、转移……教练员详细娴熟地演示操作过程,一举一动均呈现在参赛的官兵面前。与此同时,操作画面还通过远程闭路电视系统,传到战区军营、高山、海岛……
“这是一个好办法!”现场指挥员高兴地介绍说,这种新装备是个“巨无霸”,按照过去的组训方法,仅场地就需要方圆数十公里,平时只能依托野外训练才能进行,训练次数少、成本高、效果差。某炮团以此次会操为契机,研究创新了小场地组训办法,使训练效益成倍提高。
演练场上,地空导弹、精确制导炮弹等新型武器系统令人目不暇接,某频段卫星车、精确定位装置、车载雷达等信息化新装备成了演示主角,其应用教学占到示范课目的“半壁江山”。
“新装备数量少、保障难、精度高,过去部队普遍存在不会训、不敢训的现象。如今,我们从培养教练员入手,先打造一批按纲施训的明白人,新装备训练就好开展了。正应了那句古诗: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军区司令部领导告诉记者,在本次会操活动中,100%的新装备课目都有了合格教练员,可以随时开展示范教学。
炮车离场,沙尘未散,训练场上爆炸声震耳欲聋。硝烟中,某部特种射击教练班长骆庆坚攀越高墙、跨过栅栏、趟过泥沼,一个鱼跃进入掩体,一声枪响,靶标开花。“丘陵山地战时狙击的要领是……”骆班长讲解示范后,全班战士纷纷上阵,演示特种射击训练课目,赢得观摩官兵阵阵喝彩。
实战化教学,也是这次会操活动的一个亮点。记者看到,警报响起,某地空导弹营教练员连续组织了复杂电磁环境下抗击空中目标袭击训练、装备保障要素训练、情报接力传送训练等课目演示。“复杂电磁环境是真实的,教练员应对功夫不过硬就会演示失败。训练走出课堂,走向战场,教学也有‘高风险’!”高坡上,电子对抗分队指挥员介绍说。
现场示范偃旗息鼓,一场网上教学演示随即展开。依托某直升机团“飞行指挥模拟训练”课目教学系统,数十名飞行员利用三维动画、多媒体、虚拟交互等新技术,完成了模拟倒飞盘旋、U形起飞、O形着陆等高难度战斗动作演示,夜间射击、悬停攻击、快速机降等实战课目也活灵活现。
新型“武教头”济济一堂,效益凸显:最新教学成果从个别人和少数单位的“看家本领”,一下子变成了全区官兵的“集体财富”。
按纲施训 谁来领跑
日历翻回到今年年初。我军新一代训练大纲正式颁布实行。
这是一张严肃的考卷:面向未来信息化战场的训练课题、联合性的纲目体系、基于效果的训练方法、突出能力的质量标准,令各级指挥员耳目一新,同时又深感准备不足。
展阅新大纲,联合训练内容已独立成章,但许多训练课目受现实条件制约难以开展;信息化是新大纲的显著特点,但不少教练员信息化素质欠缺,组训施教心有余力不足;多样化军事任务训练,各单位“八仙过海,各显其能”,但缺乏正规施训的办法……
新大纲是新生事物,训练教学与训练内容如何进行配套、衔接?训练的标准怎么制订、规范?组训施教需要注意哪些关键环节……广州军区主要领导亲自带队,深入各单位调查研究,一批制约按纲施训的深层次问题相继浮出水面——
一些官兵对新旧大纲的区别不甚了解,不知道改了什么,更不知道为什么改。不少教练员对大纲新增新改内容心中没数,眉毛胡子一把抓,训练没重点。有的“穿新鞋走老路”,说是按新大纲组训,不知不觉又回到过去的老套路上。某部一场防夜视器材侦察训练,让军区首长眉头紧锁:侦察分队用的是老装备,干部骨干用的是老教案,训练还是老模样……
更多的现象令人担忧:个别单位抓新大纲训练时争彩头、使偏劲,时间精力向少数尖子教练员和金牌课目倾斜,导致教练员队伍单个冒尖、整体弱化。某团入伍训练阶段集中少数优秀教练员组织“专长任教”,看上去热热闹闹,但主要负责组训和教学任务的班长、士官被边缘化,坐了“冷板凳”。有的单位只有寥寥几名训练尖子掌握了新装备训练要领,基层干部手中仅有几本说明书和教材,官兵训练如“老虎吃天”,不知从何“下嘴”。某部组织新型核爆监测系统训练,战士们很难在大纲规定的时间内掌握,出现“夹生”现象……
这些现实问题,引发了军区领导机关的思考。新大纲的科学理念、信息化内容、先进组训方法要在部队训练实践层面得到普遍落实,靠什么?
按纲施训,谁来领跑?军区党委研究认为:军事训练,是“教战”的实践活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全军盛行的“郭兴福教学法”,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示范教学法”。落实新大纲,最关键的是必须有一大批精通新大纲的“明白人”教学组训。只有抓好教练员队伍,才能破解按纲施训的主要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