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广州3月2日电 记者王雁翔、通讯员江秀礼报道:28岁的国防生邓学文没想到,自己走进广州军区某团,四年之内从排长走上营技术室主任岗位。更让邓学文开心的是,全团新装备驰骋战场不需再请厂家技术人员当保姆,他和战友们就能全程保障新装备训练。
缺乏新装备技术人才,一度是该团领导最头痛的难题。前几年,新装备遇到技术难题,动辄请厂家到现场保障。对此,团党委提出,驾驭新装备,要从传统思维定式中跳出来,走创新发展之路。
过去,团里只有一个修理所,难以满足保障需求。团党委抓住换装转型契机,将技术保障向基层延伸,使营里首次有了技术室,连队有了技术员,形成一条技术人才成长保障链,一批新装备技术骨干在团营连三级技术保障岗位上梯次成长起来。
毕业于武汉理工大学、现在三连当排长的邓学文,爱技术,善钻研,团领导果断让他改行从事技术工作。近3年,该团有10多名军官改行走上技术岗位,一批能力素质与新装备保障不相适应的技术干部相继退出。
新装备列装,只有说明书,没有教案。他们以新装备训练、教材编写为实践平台,让技术人员放开手脚钻研,助理工程师罗旋不仅完成了某新型反坦克导弹教案的编写,还钻研出了一整套检测技术,带出了一批技术骨干。
据团长于长江介绍,如今,该团快速成长起来的新装备技术保障人才骨干有30多名,基本都能独当一面。某新型装备今年首次发射实弹,面对一系列难题,团里组织7名技术骨干围绕精确打击、侦察、指挥等难题展开课题研究,不到1个月,就拿出了7项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