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想搞军备竞赛
——专访原海军副司令员张序三海军中将
张序三说,他第一次见到张爱萍是在1949年4月28日。当时张序三所在的陆军团刚刚集体“下海”,转成人民海军初创时期华东海军第一批部队。张序三说,那天是在江阴召开大会,张爱萍司令宣布成立海军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办公室等几个部门。当时张序三还只是一个连队指导员,他对海军一无所知。没多久他成为中国海军第一代驱逐舰舰长。几十年后,他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副司令员,海军中将。
主笔◎蔡伟 记者◎陈超
三联生活周刊:您刚参加海军时,当时海军部队是什么情况?
张序三:当时张爱萍司令员接受任命开始筹建海军时,基本上没有人员和装备。三野司令员陈毅等研究后,决定把华东野战军教导师第三团编入海军成为海军警卫团,我当时就在这个团,一下从陆军变成海军了。当时转成海军的还包括华东野战军侦察营和一个海防大队。那时候我们团有2000多人,加上侦察营和海防大队,从陆军转到海军的总共不到1万人。此外还有国民党第二舰队司令林遵起义带来的2000多国民党官兵。所有这些就是我们海军最初的底子。
当然,海军成立后,军委开始把整个军、师改成海军建制,比如二野14军就全部改为海军,成立了海军青岛基地,这就是北海舰队的前身。
三联生活周刊:你们这些陆军是怎么向海军转型的呢?
张序三:当时海军决定,首先要挑选一批身体好、有点文化的干部在华东军区海军联校进行培训。我当时是连队指导员,因为上过6年高小,就算是个知识分子了,被选入联校培训。联校里,陆军转入海军的人员编成了一个大队,我任其中一个中队指导员,本质就是一个学习海军知识的学员。当时学习海军知识还只能在教室黑板上画图。什么是锚,什么是甲板,画起来麻烦得很。其实带我们实际上舰看看学习会快得多,直观得多。但是当时我们没有军舰啊。
原因是,国民党军起义的军舰当时都在江上抛锚,还没有靠码头。当时还出过另一件事情,也让我们一时不能上舰:第二舰队起义后,有些陆军官兵上舰参观,当时我们的部队上舰参观都是荷枪实弹。但有一艘起义舰艇上的人表面欢迎,等我们一个班的官兵走进一个密封的舱室后,突然把水密门关上,你有枪有手榴弹也出不来了。最后他们开船逃到台湾,这些陆军官兵都被挟持走了。由于缺乏海军知识,不会开船,我们陆军人多也没有用。所以当时张爱萍急着要把士兵训练出来,否则类似事件还可能发生。
但是紧急中也就是学习一些常识性的东西,两个月后就上船了。那时候舰上的技术人员还是国民党起义的官兵。张爱萍说,我们缺少海军技术,国民党起义官兵缺乏人民军队的作风,我们都是瘸子,要把两个瘸子组建到一起,互相配合。我上船后是当政治干事,同时担任党支部书记。海军每条舰上都设舰长和政委,二人同级,但政委负责重大事情的决策,舰长负责舰艇的训练、技术、调动指挥,就是为了保证重大问题决策控制在人民军队手里。
三联生活周刊:当时从陆军转到海军的官兵和国民党起义官兵的融合如何?
张序三:海军成立第一年的主要任务是在长江口清扫国民党撤退时布下的水雷。但是扫雷非常困难,我们没有专门的扫雷舰,边实践边摸索,依靠的主要技术骨干都是国民党起义的爱国官兵。1949年10月25日,我从联校毕业,到“黄河号”上工作。这艘军舰在国民党时期叫“美盛号”,是一艘中型坦克登陆舰。几个月后我当了副政委,在军舰上,副政委是不能开船的,可你没有技术说话也没人听。
当时把解放军陆军士兵和国民党起义官兵融合起来还是很不容易。记得我当政治干事的时候,就有人在军舰黑板上写“政治干事是特务”。我当时非常生气,去找大队长傅继泽,说不干了。傅继泽一句话给我顶回来:“给我回去,我们不干谁干?”其实我当时也是气话,从陆军转海军,谁都没经验,张爱萍司令员开始还跟陈毅讲自己不想干呢。
我们的突破点来自国民党起义官兵内部。因为当时国民党舰艇内部情况很复杂,他们有福建派、广东派和山东派。山东派是少数,被其他两派孤立,他们就主动靠拢我们,跟我们反映情况。我们就和他们接近,学技术,了解情况,慢慢才把他们都团结过来。国民党部队当时等级森严,官兵地位悬殊。只有官能教兵,兵绝对不能教官。我当时很想学开船,可是人家不教你,我就去问懂技术的国民党起义水兵。他们非常高兴,从没有当官的虚心请教他们。后来我和有些人还成了很好的朋友。
三联生活周刊:海军初创时,主要舰艇装备从哪里来?
张序三:国民党第二舰队起义的时候有10多条船,加上小艇,总共二三十条,这是海军装备的第一批来源。第二个来源是通过买一些商船改造成军舰,这是原国民党海军积极分子出的点子。因为过去有把军舰改成商船的,现在不过是再把它改回来。当时上海有很多商船可以买,香港招商局特别爱国,送给我们几十条船。我们再向苏联买一些130毫米口径炮,加上小型37炮装上,就变成军舰了。
那时我们既不能自己造,修也很难。后来海军的装备开始向苏联购买,再往后才开始我们从小到大自己造。我记得最开始我们在上海试造25吨的小炮艇,叫“八一”艇。由于设计有问题,刚下水就翻了。后来25吨炮艇造了一大批,当时在东南沿海打仗主要就靠这个。1954年我们从苏联买了4艘驱逐舰,那是国家第一批驱逐舰。当时上面只有鱼雷、火炮,我们拆下鱼雷,改装成导弹驱逐舰,这才有了中国海军第一代导弹驱逐舰。
三联生活周刊:您也是我们海军第一代驱逐舰的舰长,此后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代导弹驱逐舰前往南太平洋为运载火箭发射任务编队护航时,您担任编队参谋长。您怎么看我国海军当时主力战舰的装备和发展?
张序三:虽然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代导弹驱逐舰在前往南太平洋护航时,是第一次跑那么远,但是技术性能没什么问题。1954年我们买了苏联驱逐舰以后,就开始考虑摸索自行建造。但因为苏联这批舰艇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造的,性能太老。后来我们造051的时候(前往南太平洋为运载火箭发射任务护航的驱逐舰型号),我们第一代驱逐舰4个舰长中的3个,范豫康、马骏、杨健和其他一些搞造船的同志都被调到北京,成立了第七研究院,专门研究舰艇建造。
建造驱逐舰首先需要可靠的动力。柴油机马力太小,原来我们都是购买国外的蒸汽发动机。造051时,海军向哈尔滨汽轮机厂定了一套机器,动力确定后,才能根据发动机大小开始设计造军舰。结果当时上级还为此批评过海军,说发动机只能算051舰的配套设备,不能算单独的装备。这其实是有问题的。我们军队中,一个小小的手榴弹就算一个独立装备,但是庞大的蒸汽轮机却只算是配套设备。这是长期以来对动力重视不够。
三联生活周刊:1983年5月您率领由补给舰和运输船组成的编队首次抵达曾母暗沙,当时的远航情况怎么样?
张序三:我们这次去是实习编队,舰上有一两百的学员实习,不需要作战舰艇护航。我们这些补给舰上也有武器,防海盗是可以的。中国海军的战舰以前当然去过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巡逻,但是作为舰艇编队,这是第一次去。
今天看来,当时那个运输舰还是很小,只有1000多吨。到了太平洋,很多人还是很紧张,虽然天气炎热,但是很多人衣服和救生衣都不脱,其实也没有必要那么紧张。我当年最早驾驶的那个“黄河号”登陆舰才900多吨。那是美国援助国民党海军的,不也是从大洋那边横穿太平洋开过来的吗?所以不要认为船小就不能走大洋,这个不对。
三联生活周刊:上世纪80年代南海一带的紧张局势,给当时海军发展和决策带来什么影响?
张序三:1988年南海爆发了“赤瓜礁海战”,指挥作战的是海军南海舰队榆林基地的参谋长。当时对方开了第一枪,打伤了我们一个枪炮长,我们开始自卫还击。我那时候在北京,总部根本不知道发生了海战。当时这个参谋长指挥完,回来的航程中还想着回来可能要受处分坐牢呢。我们当年很多海上战斗,几乎没几个是上面下命令才开战的,形势一触即发,请示哪里来得及?
打完这一仗后,我们就派船到那里。当时岛礁上没有设备,甚至都没地方站,那礁盘一涨潮时上面人受不了啊。于是我们就设计出高脚屋作临时守卫,后来才开始建设固定的岛礁哨所。
说起来,建设固定岛礁也有别的原因。当时联合国要中国在南沙建一个国际气象站。任务下达后,我们只有南沙的永暑礁稍微大一点,就决定在永暑礁建气象站。这就需要挖礁石,从暗礁上挖出港口,挖出的礁石堆起来就成了水面平台。这是个很大的工程,后来就在平台上盖房子,建气象站。这些是我们在北京规划,由南海舰队副司令员徐振忠具体实施。
那时我们还没有提出要建航空母舰,直到我们海军的战略转变,航母的研究才开始被正式提出。人民海军过去是在沿海依靠岛屿执行“近岸防御”,现在改成“近海防御”。这个转变后,我们开始在装备规划时减少小艇和岸防的部分,发展中大型舰艇,组成机动舰队。我还提出“集中建设、机动使用”这个原则,我们的军舰开始强调远航作战的能力了。
三联生活周刊:这是否意味着我国海军放弃过去的近岸防御,开始走向蓝水了?
张序三:海军建设初期强调“空、潜、快”,强调发展海军航空兵、潜艇、快艇,这主要是针对当时国民党海军舰艇骚扰,适应沿海作战提出来的。小艇从隐蔽的岛屿出击,速度快,作战突然,国民党海军还真是没法对付。潜艇和航空兵则一直是我们的发展重点。虽然现在我们有了更新更大的导弹快艇,但导弹快艇航行距离依旧有限。
从战略上说,我们表示要保卫第一岛链内的水域,但是第一岛链外也是我们的作战区域。为此海军的发展必须是护卫舰、驱逐舰、潜艇、海军航空兵和航母的综合发展。我们的海军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现在有人问我,我们海军要是对付某个海军大国怎么样?我说当然可以对付啦,但是想跟它达到同样的装备水平不可能!我们没有全球战略,也不想搞军备竞赛,中央财政主要还是要用来改善发展人民生活的。
过去我当舰长的时候,国家经济困难,当时我们买了4艘苏联“二战”时期的驱逐舰,一艘就要7000万元人民币!那还只是鱼雷驱逐舰。发展到今天,我们国家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中国也必须要发展强大的海军,但也一定要避免像过去某些国家那样进行军备竞赛,拖垮了自己。我们要坚持的,还是执行有效的防卫这个精神。■
相关专题:海军建军6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