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江凯II新护垂发模块设计思路与美MK41相同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16日 09:12  航空世界
国产054A新护装备的导弹垂发系统
国产054A新护装备的导弹垂发系统

美制MK-41导弹垂发系统
美制MK-41导弹垂发系统

  出乎原先许多人的推测,“江凯”级导弹护卫舰被优先部署于东海舰队,而非原先预期的南海舰队。首舰“马鞍山”号于2005年2月18日服役,二号舰“温州号”则在2005年9月27日服役,两舰均属于东海舰队。“江凯”级导弹护卫舰的出现似乎意味着中国的造舰技术可能已经与西方一流水平相差无几了,不过在此同时也反映了我国海军现代化过程中难以突破的困境一一许多装备获得困难或者研发进度跟不上,因此“江凯”级跟051B一样还是得屈就许多令人失望的装备,最明显的就是“海红旗”7近程防空导弹。不过毕竟基本总体已经是全新的,未来换上最新装备并非难事。随后中国便以054为基础推出054A(西方称为江凯一II级)并大量建造,配备三坐标对空搜索雷达、垂直发射防空导弹系统等。

  相比较“江凯”级而言,“江凯”II型增加了不少新装备,所以满载排水量比“江凯”级增加200吨左右,达到4500吨。舰体改进方面,前四艘054A舰体侧面的折线相较于054有所不同,折角线位置较高,仅涵盖船楼而已,而非原本054一般从舰首直达舰尾;054A的设计虽然可能会部分地增加雷达截面积,但也加大了舰首与舰尾的可用甲板面积(故其最大舷宽增加了1米,达到16米),尤其是直升机甲板面积因而增宽,对于直升机起降较为有利;然而第五艘“江凯”II型开始,舰首的折线又恢复了类似最初054型的设计,折线设计的前后思维转变颇令人玩味。

  在防空方面, “江凯”II型最大的变化就是以新的垂直发射防空导弹系统取代原本054使用的“海红旗”7型近程防空导弹。 “江凯”II型的垂直发射防空导弹是中国新研发的海“红旗”16(HQ-16),此种导弹采用终端半主动雷达导引,射程约20千米,而美方认为HQ-16是根据中国取得“海麻雀”防空导弹的技术发展而成的。“江凯”11型装有四具俄制MR-90型H/}频照射雷达,其中两具位于舰桥上方两侧,另外两具位于机库上方两侧。MR一90照射雷达是S A-N-17防空导弹系统的一部分,因此也有人认为054A将使用SA-M-12防空导弹系统的垂直发射版。

  “江凯”II型的垂直发射系统(VLS)一改以往俄系的“转轮式”,而使用与西方惯用的方格状设计,而每个VLS模块八管(2X4)的设计也与美国MK-41、法国SYIVer等西方主要VLS相同。“江凯”Il型的舰艏B炮位装有四组八联装VLS单元,每个VLS单元的配置方向系长边(4单元)为纵、短边(2单元)为横,整个B炮位的VLS配置为纵向4单元,横向8单元。一般认为此种新型VLs的技术可能来自于俄罗斯,不过俄罗斯为垂直发射版SA-N-12导弹而研发的3S-90E1垂直发射系统(已被印度的“班加罗尔”级导弹驱逐舰采用)采用的是每组12联装的设计;俄罗斯曾协助中国研发舰载垂直发射系统。据说以俄制KIi ROk垂直发射系统(转轮设计)为基础。这有可能是HQ一16的VLS的技术来源之一。不过,仔细观察这套垂直发射系统的外观,包括发射板盖以及转轴、中间的燃气排气道板盖等特征与欧洲SYl Ver垂直发射系统相似,反而不像MK-41,因此不排除中国从欧洲渠道获得相关技术支持的可能。此外,根据照片显示,中国海军用来测试许多新一代舰载装备的“毕升”号实验舰上,除了装置用于052C导弹驱逐舰的HQ-9防空导弹的轮型VLs单元外,还安装了另一种采用类似于美制MK-41的方管固定式VLS,这很可能就是HQ-16使用的发射器。不过,目前并无法确定这套垂直发射器究竟为冷射或热射式,考虑到各国发展舰载垂直发射技术时的经验,以热发射的可能性居多。为了配合垂直发射器的安装, “江凯”II型将“江凯”型原本舰楼前方一块高起的平台(即安装HQ-7发射器的位置)取消,以扩大B炮位的甲板面积。根据俄罗斯北方设计局在Tema 978工程的具体建议书中指出, “江凯”II型使用的防空导弹系统为HQ-16(此时垂直发射版SA-N-12还未通过俄罗斯的国家验收,故不太可能被054A采用),而MR-90照明雷达为了与之配合,还特别修改了操作频率与模式。在后期型SA-N-12防空导弹中,每具MR-90能以轮流照射方式同时导引两枚SA-N-12导弹攻击同一个目标(但不具备单一雷达分时照射不同目标的能力),因此理论上“江凯”II型可能最多可以同时导引8枚防空导弹攻击4个目标。由于防空导弹系统的变更“江凯”II型便取消了原本“江凯”级使用的345型照射雷达。

  主炮方面,054A并未继续沿用062B/C以及054的中国自制87式100毫米单管舰炮,而改采以一门中国国产的76毫米快炮,此炮堪称俄罗斯AK一1 76M型76毫米快炮的中国版。中国海军为了寻求一种新型中口径快炮,以取代原有的旧式双联装57毫米快炮,早在1994年就决定自俄罗斯引进AK-176M以及所属RFCS LASKA火控系统的技术(同时连带采购少量原装A-176M快炮,用于中国部分规役小型舰艇的换装,例如“红箭”级导弹快艇的五号舰);然而,AK一176M的国产化计划并不顺利,N2000年之前基本上一事无成,并在2000年撤换了总设计师,最后终于在2003年由郑州机电所完成国产化作业,成为中国海军新一代的制式中等口径快炮。AK-176M系统全重(含下甲板装弹机)16.5吨,射程11.5~15.5千米,炮身俯仰范围5~+85度,水平回旋范围左右各175度,射速60~120发/分,拥有两套位于甲板下方的自动供弹系统,各储存有152发炮弹。AK一176M以火控雷达和电视跟踪系统(俄罗斯原版系统的射控雷达为MR一123—02),具有自动与人工两种操作模式。自动模式只需两人在战情室内遥控即可,人工模式则需四名人员进入炮塔操炮。原版LASKA射控系统使用两个旧式设计的圆形屏幕显控台,而中国获得的则是更先进的改良设计。接受技术转移之余,中国本身也在2000年左右对AK-176M的设计进行再改进,最明显的就是改用具有隐身设计的复合材料制炮塔壳,此外内部结构也进行了不少改进,包括改用控制较为精确的新型电子伺服驱动装置,并改良火控系统与装填机构等,性能大幅提升。在2003年5月。中国海军进行了一项试射,由同一套LASKA射控系统指挥的两门国产版AK一176M 76毫米快炮与二门A-630M 30毫米机炮(两型炮均为俄罗斯技术转移给中国的版本)担纲射击,据说发射的45发76毫米炮弹中只有一发脱靶。

  相关专题:航空世界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专题:航空世界

更多关于 中国 海军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