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老式岸舰导弹受雷达限制只能在高山上发射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18日 07:20  解放军报
资料图:解放军C-602反舰导弹试射
资料图:解放军C-602反舰导弹试射

  曲林 本报特约通讯员 李高健 曹金平

  上世纪80年代,在国家经济实力还难以满足装备更大程度更新的情况下,我岸防部队官兵响应党中央、中央军委的指示精神,充分利用改革开放的大好时机,不畏艰难,不等不靠,发挥官兵的聪明才智,在现有装备的基础上进行技术革新,提高装备的战斗性能。岸舰导弹超视距射击这一革新成果就是官兵大胆改革创新的结果。

  那时,岸防部队不断跃升的训练改革和技术革新热潮引人振奋,拍打着许多人的心坎。北海舰队训练处岸防科参谋吕振喜被这股热潮引领,提着简单的行李来到某岸导团。

  官兵反映,当时的岸舰导弹发射方法,是靠阵地雷达和指挥仪指挥射击,岸导营的独立作战能力虽然很强,自动化程度也比较高,但它的缺点是十分明显的。导弹射击时,用阵地雷达引导,只能在雷达“视距”内攻击目标。而雷达受发射阵地山高的限制,绝大部分岸导阵地的雷达视距都小于岸舰导弹的动力航程,雷达的这个盲区使岸舰导弹无法进行远程射击。正因为此,传统的射击方法使得导弹发射阵地只能建立在高山上。建立这样的导弹阵地需要很长的时间和大量资源,而且阵地对山头还很挑剔,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山太高了,雷达视距虽远但发射导弹不安全,容易出现坠海现象;山太低,雷达视距近,导弹无法实现远射程射击。无山或山不在海边的地方更是无法建立阵地。而且山头阵地上一下子展开几十辆发射保障车辆,极易被敌发现。

  一个问号在吕振喜的脑海中形成:岸舰导弹的射程受阵地雷达视距的限制,那么,能不能抛开阵地雷达,借用千里之外的“千里眼”呢?他想到了万里海疆上的雷达观通站,想到了装有雷达的直升机,想到了气球雷达,想到了军事侦察雷达……他认为,从理论上讲,这些雷达都可以引导岸舰导弹超越原有视距进行射击。

  然而,运用这种方法引导岸舰导弹射击,原有的导弹武器系统的射击原理已不适合,原射击指挥仪也不能胜任。那么,谁来担负射击指挥的角色呢?吕振喜想到了某岸导团团长傅全昌。傅全昌是海军岸防部队第一支岸舰导弹团的团长,岸舰导弹的20个专业,他项项精通。吕振喜提出这一设想前,傅全昌实际上已经在进行探索了。他曾带领部队在无指挥仪条件下射击,2发2中。

  吕振喜和傅全昌就这样一拍即合起来,两个人一起向上级请示进行超视距射击探索,很快就得到北海舰队和海司岸防部的支持。时任海军岸防部部长的苏国栋带领参谋人员对吕振喜和傅全昌的方案进行了专题论证,之后把方案提交给海军领导。海军领导对他们这种大胆改革创新的精神十分赞赏,要钱给钱,要人给人。这样,这边吕振喜埋头写出了《超视距射击法》,那边傅全昌给导弹设计师提供各个修正弹道的数据。

  1985年8月,傅全昌组织某岸导营使用超视距射击法,由观通站和直升机引导,进行实弹射击。第1、第2枚单射,第3、第4枚齐射,均在较大射程命中目标。接着另一个营试验超视距射击,也2发2中。这一结果证明,超视距射击改革成功!

  结果报到海军首长那里,海军首长问道:“试验只打死目标,打活动目标行不行?”吕振喜和傅全昌齐声说“行!”于是,一次用超视距射击活动目标的试验开始了,当遥控靶艇以24节的高速在海面奔驰时,3发岸舰导弹又一次准确命中目标!

  岸舰导弹超视距射击这一成果后来获得全军技术革新二等奖。有人说,奖给得低了。因为,超视距射击的成功,不仅意味着导弹不受阵地高度和雷达性能的限制,而且证明导弹可以从山头走下来,在沿海公路、田野、滩头任何可以设置导弹发射架的地方都可以发射了。

  也就是说,岸舰导弹也可以机动打游击战了,哪儿需要就去哪儿攻击,哪儿隐蔽就在哪儿展开,提高了导弹的机动能力和生存能力。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中国 岸舰导弹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