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南空搜救直升机成功穿越高山和高压线障碍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20日 17:22 中国军网
空军某部克服种种气候变化、地行复杂等困难,多次进行三机起降,提高了空运时效,被灾区人民称为“希望的神鹰”。刘海山 摄影
范飞 本网特约记者 伍轶 申进科 “蒋雨航的身体完全健康!”5月19日傍晚,南空某搜救团团长李春辉执行任务回到宿舍。政委方涛拿着一张当天的《成都晚报》高兴地说。听到这个消息,李团长欣慰地笑了。 5月17日下午,淡淡的薄雾笼罩着成都太平寺机场,远处的群山若隐若现。由于天气原因,该团仅仅只出动了3个架次。想到灾区群众已被困了120多个小时,全体机组人员一边焦急地等待着天气好转,一边恨不得马上飞到灾区。 17时50分,眼看天就要黑了,天气依然没有好转。早上6点就进场维护飞机的机务官兵开始准备给飞机盖上蒙布,这时,机场引导员的对讲机里穿来急促的呼叫声:“汶川县映秀镇发现一名被废墟掩埋5天的幸存者,××号飞机立即准备起飞,运回太平寺机场。”空军特级飞行员、机长李春辉摊开地图,机组人员迅速聚拢在他身边。前一天,他们载着一吨通信设备飞过一次映秀,对那里的复杂地形早已了然于胸。只是这种低云低能见度的恶劣气象条件,会不会给飞行带来危险?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李春辉身上。“救人重要,马上准备起飞。”李团长斩钉截铁地说。装载物资,开车、拉升、出航……一系列动作一气呵成。18时,直升机满载物资,急速奔赴映秀。 映秀地处深山腹地,航线必经之处高山林立,是整个灾区最难到达的地点之一。云翻雾腾的狭窄山谷间,李春辉发挥专业搜救直升机的优势,通过气象雷达监控前方一两百公里外的气象情况,驾驶飞机沿着多普勒导航计算机提供的航线,在刀削斧凿般的峭壁间灵活穿行,距离机载GPS显示的降落点经纬度越来越近。 18时40分,降落点出现在李春辉眼前,但着陆必须穿过两座间距仅有100多米的高山,同时必须越过架设在1300米山谷间的高压电线。飞高了,看不清降落点;飞低了,高压电线拦在前面;飞偏了,有撞山的危险;飞快了,超过了降落点;飞慢了,到不了降落点。 李春辉沉着冷静地驾驶直升机上升到1500米高度。越过高压电线后,控制好飞机的状态和速度,垂直盘旋下降,稳稳降落在一条河沟旁边的空地上。 旋翼巨大的轰鸣声中,一群医疗队员抬着一位20岁左右的青年向飞机直奔而来。他就是蒋雨航,在废墟中被困123小时,救援人员花了7个小时才把他救出来。 19时30分,李春辉驾驶直升机顺利降落在成都太平寺机场。早早等候在此的120救护车将蒋雨航转运到成都市医院接受治疗和检查。 一场惊险的空中生命接力圆满落下帷幕,现场的官兵、医疗人员和志愿者纷纷向走下驾驶舱李春辉竖起大拇指。(中国军网成都5月20日电)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