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数字化通信从点对点提升到网络整体化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05日 08:43 解放军报
解放军数字化通信从点对点提升到网络整体化
总参某研究所总工程师于全博士。刘涛 摄

  本报记者 于春光 特约记者 张彦中 张日军 通讯员 姚建军

  创新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没有创新的事业,是平淡的事业;没有创新的人生,是平庸的人生。——题记

  人生充满选择,而总参某研究所总工程师于全博士当年的两次选择却出人意料:

  作为一名留法博士,他面对汹涌澎湃的出国潮,选择了归国创业;

  作为一名科技俊才,他面对盛极一时的下海潮,选择了从军报国。

  有道是:有什么样的选择,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自从穿上国防绿的那天起,于全便致力于我军信息化网络的构建,取得了一连串突破性成果。1月8日,于全领衔研制的某新型通信网,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5月3日,他荣膺“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标兵”。

  “拨开信息化战场的‘迷雾’,是我们刻不容缓的责任”

  2003年3月,伊拉克战争爆发。一则报道让于全惊讶不已:

  美军中央总部司令端坐在6个大屏幕前,看着几分钟刷新一次的全战区态势图,从容地指挥作战。有人惊呼战场“迷雾”已趋稀薄,于全联想到我军的现状,心里沉甸甸的:“作为军队科技工作者,拨开信息化战场的‘迷雾’,是我们刻不容缓的责任。”

  其实,于全早在几年前就发起了冲锋。他的目标是:对多种通信手段进行综合集成,打造新型通信网,为联合作战提供信息共享平台。

  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世界级难题:涉及多个分系统、几十种装备,一系列关键技术需要突破……虽然难题一个接一个,但于全毫无惧色,勇往直前。因为强烈的使命感在他心中激荡。

  为了摸准信息化战场需求,于全带领课题组干脆把实验室搬上了演兵场。从选题、研发到试用,他们成天泡在演兵场上,仅大演习就参加了十几次。于全多的时候一年有一半时间在部队和协作的科研院所之间奔波,以至能叫出某通信团每一名通信士官的名字。

  遇上演习和野外试验,他们常常战酷暑、冒严寒、睡帐篷、啃面包,却浑然不觉苦。

  结果,课题组不仅很快量化了数百个需求指标,拿出了总体研制方案,还大大缩短了研发、改进多种关键技术、关键设备的时间。

  走上演兵场,于全和课题组还发现并解决了一系列部队遇到的通信难题。某型电台天线故障率高,他稍加改进,就降低了故障率,还使通信距离一下子增加了几倍。于全比拿到大奖还高兴:“我们追求的目标是提高战斗力,不是获奖。”

  “哪里是信息化战场的前沿,就从哪里抢滩突破”

  2003年冬天,渤海湾畔,天寒地冻。于全带领课题组搭帐篷、架设备,在这里展开了某通信网电磁兼容课题的攻关。

  百把号人白天顶风冒雪做试验,晚上挑灯夜战读数据。几个月下来,采集数据数千万个,自动记录仪吐出的数据纸连起来有数百公里,可是解决难题依然没有头绪。众人心急如焚,于全寝食不安。

  “强攻不成,能否迂回呢?”

  那些天,每当夜深人静,于全的脑海中便刮起“暴风骤雨”。循着“绕开问题本身、从网络求突破”的思路,他带着课题组终于攻下了电磁兼容这个难题。他们乘胜前进,先后突破了10多项关键技术。

  多年来,于全主持或参与过20多项大课题攻关,破解了野战通信的一系列重大难题。迄今,他已获得6个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以上的大奖。

  他有什么秘诀?前辈称赞他“思维不拘一格”,学生说他“善于出奇制胜”,而于全的回答则是:“哪里是信息化战场的前沿,就从哪里抢滩突破。”

  抢占前沿,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作为一名技术专家,于全像情报专家一样痴迷科技情报和外军研究。一次,同事买的一本英文专著被于全看到了。他借来一看,是最新的权威著作,更加爱不释手。一个月后,他还书时,顺便给那位同事带去一份特殊的礼物——厚厚一叠打印的专著译稿。后来,于全还把这本书的要点制成课件,给博士生讲解。

  工作再忙,也不能放松学习;不学习,就意味着放弃明天。这是于全给自己的忠告。

  “耐得住大寂寞,才能出大成果”

  “获奖专业户”于全,2000年后,在近7年的时间里从公众视野里消失了。有人问:于全怎么了?

  原来,他正全身心投入新型通信网的攻关。

  作为项目总师,他的麾下有军内外20余家单位的上千名技术人员。了解军事需求,掌握前沿动态,制定攻关方案,他的任务千头万绪。

  为了排除干扰,他给自己定了“三条规矩”:成果不报奖,不急着出专著,不接受媒体采访。

  2002年,他主持的一项研究获重大突破,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唾手可得,课题组有人跃跃欲试,但是他摇了摇头。

  “报奖太牵扯精力了。我们的研究寄托着全军上下的厚望,可不能分心。”

  视名利淡如水,于全多次在报奖时划去自己的名字,把自己上万元奖金悉数分给他人。他常说:“鸟儿的翅膀绑上了黄金,怎能飞得远呢?泰戈尔说得好啊!”

  一名年轻骨干,集数年之心血,取得一项重要成果。他万万没想到,成果在外地试验时评价很差。失望、委屈涌上心头。他悄悄买好返京车票,准备一走了之。于全连忙派人找他,并给他打电话,用自己科研受挫的亲身经历告诉他:“耐得住大寂寞,才能出大成果。”这名年轻人当即退了车票,重返岗位。

  十年磨一剑。2007年,经过于全和近千名技术人员不计名利的协作攻关,某新型通信网终于诞生了。金秋时节,它成功保障了一次重大演习。某集团军军长兴奋地说:“新型通信网,使我军野战通信实现了从点对点分散保障到网络化整体保障的历史性跨越,为联合作战提供了先进的信息共享平台。”

  “他像一块巨大的磁铁,凝聚着团队的每个人”

  于全其人,圆脸庞、戴眼镜,儒雅睿智,极富亲和力。

  心如其人。他对人充满爱心。一名博士生出差,母亲恰在此时进京看病,于全就悄悄为其母租好房子,联系好医院。

  “于全式提问”体现的,则是他对弟子更深层次的爱。

  一名博士生找他汇报完后,于全便不紧不慢地开始了发问。

  问题一个比一个刁钻,回答一次比一次迟缓。1个多小时过去了,学生汗流浃背,于全依然紧追不舍……20多岁的小伙子突然泪水夺眶而出,呜呜地哭出声来。

  于全的学生,几乎都被“于全式提问”问哭过。

  “为什么要哭呢?”记者问。

  “你不知道,他越问,你就感觉自己的漏洞越多,心里就越内疚。”于全刻意用这种“答辩式指导”培养弟子严谨的学风。很多人后来都喜欢上了“于全式提问”,常常主动求教。

  “他像一块巨大的磁铁,凝聚着团队的每个人。”某研究室主任如是说。

  前些年,国内IT业的技术人员年薪动辄几十万,所里的一名年轻人多次提出转业。于全不赞成,不知推心置腹地和他谈了多少次心。从民用通信90%是重复外国人的劳动,说到在部队拥有的无限创造空间;从自己留学时西方媒体对中国形象的歪曲,说到回国时机场武警战士的庄严军礼;从科研对信息化军队的作用,说到青年一代的机遇和责任……慢慢地,这名年轻人的心被彻底征服了。后来,于全决定把一个重要课题交给这名年轻人。他全身心投入攻关,很快取得成果。之后,他又相继承担了4个最艰苦的野外试验课题,每次都出色完成任务。

  “在于博士手下,你有多大本事,他就会给你搭多大的台。”这是几位助手的共同感受。于全曾把一个280万元的关键课题交给刚毕业的年轻人,被传为佳话。

  在于全看来,培育团队比做项目更重要。多年来,他倾心打造了一个能打硬仗的核心团队,其平均年龄只有32岁,由9名博士、11名硕士、2名本科生组成,每年承担10多项重点课题,80%的人担任过课题组长。

  如今,于全和他的团队正瞄准信息化战场的最前沿,发起新一轮冲锋!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