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军80周年军旗飘扬:南昌—英雄城踏上新征程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29日 09:21 新华网

  新华网南昌7月29日电(记者周伟、徐壮志)80年前的8月1日凌晨,中国共产党在南昌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这一天在后来成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南昌则被誉为英雄城。

  80年风雨兼程,80年天翻地覆。建军80周年之际,记者重访南昌时发现,南昌起义,始终被英雄城人民作为最宝贵的历史记忆和精神财富而继承和发扬……

   八一精神:英雄城不竭的动力

  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八一起义纪念碑、八一广场、八一公园、 八一大道、八一礼堂、八一大桥、八一中学……走进南昌,就是走进一个用“八一”两字标识的城市。

  “八一,就是英雄城的城市名片。”南昌市市长胡宪说,80年来,南昌人民始终以此铭记那段光辉的历史,用革命先辈创造的精神财富建设家园。

  江西省委党史办专家万建强说,南昌起义不仅打响了武装反抗

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同时也孕育了伟大的八一精神——坚定信念、听党指挥;敢为人先、开拓进取;军民团结、百折不挠。

  在赣江边上,一段老式的铁路站台已经废弃多时,成为历史遗迹。这就是过去南浔铁路的南昌终点站——牛行车站。当年贺龙、叶挺的起义部队从九江乘火车出发,就是在这里下车进入南昌城的。

  如今,牛行车站已少有人知。不远处,红谷滩新区栋栋现代化的高楼已经在赣江边拔地而起。作为南昌市对外开放的窗口,红谷滩被誉为“南昌的浦东”,吸引了大量国内外客商。

  而就在几年前,这里还是荒芜的滩涂,空旷寂寥。2002年5月,南昌市决心投资80亿元,打造红谷滩新区。

  对于财政力量有限的南昌市来说,这是空前巨大的挑战。中共江西省委常委、南昌市委书记余欣荣说,1951年,曾参加南昌起义的邵式平任江西省省长时,就为南昌市修建了宽达60米的八一大道。

  “当时也有人质疑,为什么修这么宽?邵省长说,要用50年不落后的眼光来规划城市建设。”余欣荣说,前辈的远见卓识,早被南昌今天的发展所证实。而作为新一代南昌建设的领导者,他们要做的,就是继承前辈们敢为人先、敢闯新路的胆略。

  红谷滩的变化只是近年来南昌加快发展、城市日新月异的一个缩影。如今,南昌市已跻身全国最具竞争力的24个城市之列。在这个曾经诞生过新中国第一架飞机、第一辆轮式拖拉机、第一辆摩托车、第一枚海防导弹的地方,继承了八一精神的南昌人民正继续谱写新的辉煌。

  2006年,根据联合国对全球150座增长速度最快的“二级城市”评选结果,南昌以投资的活力、快速的发展和日益增强的后劲,被美国《新闻周刊》评为全球十大动感城市之一。

  拥军:英雄城永恒的旋律

  在南昌起义总指挥部旧址、当年的“江西大旅社”,4个大水缸吸引着人们的目光。

  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老馆员、今年已81岁的凌家传老人告诉记者,这4个大水缸都是当年“江西大旅社”的原物,本为养鱼、防火之用。1927年南昌起义时,气候炎热,老百姓就把这几个水缸洗干净,盛满开水给起义军的战士们喝。

  从南昌起义开始,南昌人民就与人民军队结下了不解之缘。无论是炮火纷飞的战争年代,还是热火朝天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南昌人民始终如一地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军民关系,像珍惜生命一样珍惜军民团结。

  已脱下军装1年的李危平没有想到,南昌市有关部门会主动找上门来,告诉自己被安排进铁路局工作。

  “我知道退役士兵安置很难。”李危平说,所以,当有关部门主动安排他参加职业培训时,自己并没有抱多大希望。没想到,有关部门始终记得自己的事。

  余欣荣说,从加强军地联系到退役士兵、转业干部安置,近年来,为了推动双拥工作再上新台阶,南昌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六个统一”的思路:全市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双拥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统一研究;纳入社会和经济发展总体规划,统一部署;纳入目标管理,统一考核;纳入重点督办范围,统一督查;工作机构纳入正规编制序列,统一设置;双拥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统一划拨。

  如今,南昌市的军民团结已进入社区。从社区环境、社区治安、社区卫生、社区文化到社区服务,都成为了双拥工作的载体。全市各地依托社区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军民共建活动,形成了“上下一条线、军地联成片、层层有组织、事事有人管、条块相结合、帮扶送温暖”的社区双拥网络。

  从1992年起,南昌已连续5次被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城”。

  民生:英雄城新征程的基点

  对家住南昌市中山路的夏鹏跃夫妇来说,2007年4月16日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才4个月大、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孩子终于得到了就医的机会。

  “孩子生下10天就发现有心脏病,我们又都没有工作,无力到医院进行治疗。”夏鹏跃说。

  给夏鹏跃带来希望的,是南昌市刚刚开始试点的“全民医保”工程。南昌市卫生局局长魏国华说,解决城乡群众医疗难问题,是南昌市大力推行民生工程的举措之一。

  ——2002年起,南昌市连续4年实施“百路大会战”,对老城区470多条小街巷进行了综合改造: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小街巷路通了,灯亮了;

  ——

经济适用房开始“阳光销售”,首批中低收入家庭取得购房资格;

  ——

廉租房政策推开,占全市2.8%的约15000个城镇困难家庭开始实现“居者有其屋”的梦想;

  ——投资20亿元,彻底解决了城市一到雨天就“内涝”的现象;

  创业培训,小额担保贷款,污水处理,河湖改造……虽然南昌市经济水平与一些大城市相比还有差距,但,南昌在发展中所追求的,并不一味是速度。

  “老前辈闹革命,为的是人民。我们发展经济,最终的目标也是人民。”市长胡宪说,因此,注重“民生”,注重“和谐”,是南昌发展的一个重要思路和基本原则。

  在南昌采访,记者发现,英雄城注重的,何止是“民生”——

  为了使市内天香园、象山森林公园和南矶山等地栖息的数十万只每天往返于鄱阳湖的候鸟“一路畅通”,南昌市特别规定,在候鸟往返的“空中走廊”上,不许兴建城建设施、民房建筑和工业厂房。

  2007年,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授予南昌市天香园全国唯一的“城市候鸟之都”称号。

  光荣的南昌起义已经化成了永远的丰碑,激励着后人不断开拓进取。在加快崛起的新征程上,英雄城正在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稳步前进。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