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评论:为什么要纪念诺曼底登陆 | |
---|---|
http://jczs.sina.com.cn 2004年06月07日 03:44 新京报 | |
昨日,纪念诺曼底登陆60周年活动达到高潮。 1945年5月9日,在全部德军投降几天后,英国首相丘吉尔给美国总统杜鲁门发出了一份电报。在电报里,丘吉尔对艾森豪威尔将军这位盟军司令和诺曼底登陆的总指挥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在丘吉尔看来,艾森豪威尔将军是一位把盟军的团结一致置于一切民族主义思想之上的人。在艾森豪威尔的司令部里,统一指挥和战略是惟一的支配精神。团结一致的程度达到了英美部队可以没有丝毫困难地变更指挥关系。这种精诚合作、彼此信赖的精神也正是诺曼底精神的核心所在。 而在另一个场合,艾森豪威尔将军则用另一番话诠释了诺曼底精神的更深层次意义。在一次演讲中,艾森豪威尔说:“如果每一块土地上的母亲都能教育子女了解其他土地———美洲、欧洲、近东、亚洲———上的孩子们的家园和希望,世上的和平事业将大有希望。”在这位一生都强调合作、珍视友谊的领导人看来,减少冲突的一个重要前提是理解他人、欣赏他人、尊重他人,这与雅斯贝尔斯所说的“只有宽容占上风时,世界秩序之路才能达到其目标”不谋而合。 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有句重要的论述,“甚至整个战争的总的结局,也并不永远是绝对的,战败国往往把失败只看成是在将来的政治关系中还可以得到补救的暂时的不幸。很显然,这种情况也必然会大大缓和紧张程度和力量使用的激烈程度。” 这一点已经被二战后德国和日本的崛起所验证。从某种程度上说,那些在战争中失败的国家,之所以能够从废墟中崛起,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在战败之后仍能得到必要的尊重,他们对未来仍然充满希望,他们重新融入国际社会的愿望能够得到充分的考虑。 从这种角度看,今年的诺曼底庆典实在是有着跨世纪的意义。在德国总理施罗德“兴高采烈”地前往诺曼底之际,人们欣慰地体会到,战争的意义绝不仅仅是布什所说的战胜敌人,而是重建人类的尊严与信任。在这方面,一战后的德国与二战后的德国是最典型的例子。 在历史学家看来,一战结束建立起来的凡尔赛体系的最大问题是对德国的彻底剥夺和对日耳曼民族尊严的极大亵渎,它使得德国人民长久地无法从心灵的伤害中解脱出来,从而为希特勒的上台铺平了道路。 而值得庆幸的是,二战后,美国明智地在包括德国在内的欧洲推行了马歇尔计划,重建了德国,也重建了德国社会的理性和自信。如果当时不那么做,德国今天就不会成为北约的一员、欧盟的核心力量之一。 所有成功的重建似乎都建立在理解和尊重的基础之上。正如伊查克。爱迪斯所忠告的那样,“如何对待自己的敌人是非常重要的……即使是战争也要用尊重的方式来处理。你必须表达出值得信赖的内容,否则一场战争的结束仅仅是为下一场战争埋下种子。” 在昔日的二战对手德国人面前,在昔日的冷战对手俄罗斯面前,在因伊拉克战争几乎撕破脸皮的盟友法国人面前,在伊拉克战后重建进入关键性时刻之际,美国总统布什确实有必要重新温习一下前人的教诲,真正理解诺曼底精神的实质,以尊重代替傲慢,以精诚合作代替强加于人,进而找到一条弥补大西洋联盟裂痕、成功重建并体面退出伊拉克的希望之路。 本报特约评论员张国庆(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国际问题专家) 相关专题:纪念盟军诺曼底登陆60周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