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纪念征文--军事记者记忆中的战争(上) | ||||
---|---|---|---|---|
http://jczs.sina.com.cn 2003年7月26日 10:50 舰船知识网络版 | ||||
海韵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除了人们看得见的用枪炮进行生死较量的战场外,还存在着另一个肉眼无法看到的用笔墨进行战斗的没有硝烟的战场。中国人民不仅在军事战场上取得了最终胜利,也同样在后一个战场上取得了胜利。 这后一个战场上的胜利者就是当年对抗美援朝战争进行报道的中国的新闻记者。正是由于他们用一篇篇不朽的新闻作品记录下当年朝鲜半岛所发生的一切,才让全世界人民有幸了解到抗美援朝战争的真相。 为了报道这场伟大的反侵略的正义战争,新华社当年曾先后派出和调配了50多名记者、编辑,在志愿军总部的全力支持和帮助下,组建了新华社志愿军总分社及其分支机构,跟随志愿军部队,深入作战第一线,出色地完成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宣传报道任务。 在半个世纪后的今天,虽然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尽,虽然岁月的河流无情地冲刷掉许多往事,然而,抗美援朝战争却成为深深镌刻在这些老军事记者们每个人生命中永不磨灭的记忆。 李耐因:长津湖畔歼顽敌 作为新华社首批派出报道抗美援朝战争的记者,李耐因几乎亲眼目睹了战争的整个过程。他用手中的笔记录下所看到的一切,写出了揭露美军对朝鲜人民犯下累累暴行的<德烈布林卡的地狱>、反映第五次战役的《红五月的献礼》和歌颂中朝人民友情的《伟大的友谊》等大量优秀作品。 当年的毛头小伙而今已变成为花甲老人。回想起那些令人心神激荡的岁月,最让这位老记者难以忘怀的还是在刚到朝鲜战场时跟随志愿军9兵团第20军在二次战役中围歼美国海军陆战第1师的那些日日夜夜。 他介绍说,我军是仓促入朝的,第9兵团更是从南方驻地紧急北调而来,虽然补充了冬季御寒装备,但却无法适应北部朝鲜酷寒的气候和冰雪作战的要求。在连续的冰天雪地的作战中,部队冻伤减员非常大,耳朵冻掉、腿脚冻坏的相当多。因此,当时部队中流传着一句口号:“第一要打败严寒,第二才是打败敌人”。 打败严寒还只是打败第一个“敌人”,还有第二个“敌人”,这就是饥饿。我军在进行穿插攻击和追击拦截行动时,后勤供应接济不上,步兵每人随身携带的只有一根干粮袋,在作战的头几天就被吃光,后来完全是在饿肚皮的情况下连续作战的。东线我军入朝的第一个胜仗,就是在这样情况下打来的。 彭德怀司令员对三野的部队(东线三个军都是原三野的部队)曾给予高度评价,他说,这支部队了不得,后勤供应中断,冻伤大量减员,这支部队一声不吭,不叫苦不唤难,硬是把个美国王牌陆一师啃下来,完成了战役任务。彭总说,三野部队的作风真过硬,这样的部队让人放心。 在侵朝的美军中,美国海军陆战队第一师却算得上是历史最老、装备最好的一支,据说“没有”打过败仗。一位美国记者在写到这支部队时说:“如果共军打败陆一师,那么,他们就赢得了朝鲜战争,甚至也许赢得世界战争”。当时正向鸭绿江挺进的陆一师的指挥官曾狂妄地叫嚣:没有任何力量能挡得住陆一师的攻势,除非太阳从西边出来。 当然,太阳还是从东边出来的。可是张狂的陆一师却被中国人民志愿军打得丢盔弃甲、一败涂地。长津湖一役,陆一师丧失一万多兵马,还有大批的坦克、火炮。我当时在战士中采访到许多有趣的故事。 12月2日,在并潭里遭受我军打击的陆一师先头部队,拼命向下碣隅里突围。尽管他们有空军掩护,三天三夜却只走了十华里,丢下了大量的坦克、大炮、卡车和死尸。在长津江桥下,我军捞上许多蹲在冰水中“躲灾”的美军士兵和军官;我军攻占1419高地后,副班长王金斗发现有两具美军“尸体”上没有雪花,也不见伤迹,他踢了两脚,硬挺挺地不动。他大喊一声,一拉枪栓,这“尸体”却跳起来,举手投降了; 担架员们也捉到不少俘虏,他们没有武器,一根木棍子就能吓住美国兵。这就是“从未打过败仗”的美军王牌陆一师。当9兵团在长津湖、黄草岭地区给美海军陆战第一师以歼灭性打击、重创美军第七师,并收复东海岸重要海港城市咸兴、元山的时候,志愿军西线部队同时在德川、价川一线围歼美伪军,收复平壤。两支部队齐头并进,把北犯美军五个师及其他部队一气赶回到三八线以南。 这次战役总计歼灭美伪军三万六千多人,缴获了大量重兵器。也就从此役之后,朝鲜战事基本上在三八线上进退,美军再也没有一兵一卒进入过北朝鲜领地。这是在朝鲜战争中美军遭受打击最惨重的一次。狂妄的美军远东统帅麦克阿瑟,难逃失败罪责,丢官卸职,灰溜溜地回到老家当寓公去了。 王玉章:截然分明话士气 王玉章是于1951年2月初与著名军事记者闫吾一起从华东被抽调到新华社志愿军总分社的,此后,直到1953年7月金城反击战为止,除了1953年上半年奉调回国之外,他在朝鲜前线共进行了两年的采访报道活动。在那段时间里,他先后到过志愿军的10个军,足迹遍布东线、中线和西线战场,用大量的新闻报道忠实记录下了他所亲眼目睹的抗美援朝战争。 谈起在那场伟大的战争中武器装备远远落后于敌人的志愿军何以能最终赢得胜利的原因,这位老记者用他的亲身经历给出了问题的答案: 1951年2月22日,在第四次战役中,我随同26军的一个连队采访。当时连队正在汉城以北的群山里执行阻击敌人的任务,在经过了一天的炮火袭击、飞机轰炸后,我们好不容易找到朝鲜农民的一座茅屋,我同一个班的战士刚一躺下就睡着了。到了下半夜,大家正睡得香,连长来了,他把全班的人都叫起来,说刚从营部领了任务,我们的任务加重了,要抗击敌人20天。要完成任务首先要挖好工事,在敌人的猛烈炮火下,有工事才能有人在。这时,外面正淅淅沥沥地下着雨,到处都是天寒地冻的,战士们却二话没说,扛起铁锹和镐头就上山挖工事去了。这件事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记忆,在我的经历中,无论是在多么艰苦和困难的条件下,我们的志愿军官兵从没有一个叫苦叫累,始终保持了高昂的斗志。 也就是在第四次战役中,我采访了被俘的美军25师24团3营K连下士贝士莱。他说,美25师的士兵们在战壕里聊天的时候,话题的中心往往是“如何能够离开前线,离开这些令人诅咒的高山回到后方,回到美国去”。这位美军下士讲述了发生在他身边的许多真实的事例。 美军有一条规定,凡是骨头受到损伤的都可以回美国去。有一个士兵在站岗时,就对此动开了脑筋,他在想身上哪块骨头伤残了而不致于严重影响健康。最后,他确定了脚背上三根骨头中的一根,因为这是脚上的骨头,伤残了以后可以永不当兵,而三根骨头打断一根还能照常走路。为了慎重起见,他把头上的钢盔摘下来,给脚戴上,然后用卡宾枪瞄准中间的一根脚骨开了枪。“砰”的一声,枪弹打碎了钢盔,也射穿了脚背,可是不幸的是,由于钢盔的炸裂,却把他计划之外的另一根脚骨也打断了。当然,这位士兵最后还是实现了他的梦想,被送回了美国。 贝士莱说,像这种办法,毕竟付出的代价太大了。胆小的士兵就想出其它一些稀奇古怪的招数。比如,在朝鲜寒冷的冬季里,有的士兵夜晚睡觉时,故意把脱掉鞋袜的脚伸到睡袋外面,这样不到一夜的功夫,他就可以成为一个冻伤号回后方休息了;也有的士兵在行军的时候故意跌落到山沟里去,听凭上帝的旨意摔伤他身体的某一部分,以达到回后方的目的;还有的士兵在战斗时把身体藏在工事里而把脚高伸出来,迎接射来的流弹。后来,有人又发明了更好的办法,那就是把碘酒涂在纸烟上,吸了烟的人肺中马上呈现出一个黑点,用X光镜一检查,无疑是肺病的症侯,肺病患者在美国军队中是不允许存留的,于是即可安然回国。但是,用这种办法必须在靠近有X光镜的医院才行。还有一种办法就是假装患了美国流行的健忘症,贝士莱本人就曾试过一次。有一天,他假装把一切都忘了,连自己的姓名也忘了,他的长官只好把他送往后方医院休养,一直养了三个月,可是,有一天早上,睡了一夜醒来,他忘记了自己假装健忘,当医生喊他的名字时,他答应了一声,于是,装病被揭穿,重新被送回了前线。 贝士莱说,他所在的K连,先后就有以一班班长为首的24人用上述种种办法回到了后方或美国。 时任美第8集团军司令的李奇微在1950年12月26日写给美国陆军参谋长柯林斯的信中曾经这样写道:“这里确实无疑地有一种紧张不安、大难将临、动荡不安的气氛,一种惊慌失措的精神状态……我很清楚,我们的部队已丧失信心。他们表现出那样的精神状态是有其原因的……” 这一切已极为清楚地向世人说明了,只有劣势装备的志愿军之所以能够打败拥有大量现代化武器装备的美军的原因所在。
| ||||